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Satokoay(舞鶴)考古遺址

歷史沿革 Satokoay(舞鶴)遺址自日治時代原被稱為マィヅル社遺址或舞鶴遺址(鹿野忠雄 1930),1988年內政部公告為國家3級古蹟時,即以舞鶴遺址命名。其後,考古學者建議依考古遺址最小命名原則更名為掃叭遺址,此主要是因為臺灣省文獻會出版的《臺灣古蹟集》中指出:掃叭石柱因為掃叭台地而得名(林衡道、郭嘉雄 1977:315)。本遺址於1988年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2006年重新指定為花蓮縣縣定遺址。 現名稱的Satokoay為阿美語(石柱所在之地),為當地原住民族對石柱所在空間的命名;「舞鶴」則為日治時期本遺址的名稱。為尊重原住民族部落傳統名稱與本遺址最初命名,花蓮縣政府於2016年重新公告為Satokoay(舞鶴)遺址。
文化意義 根據中央研究院郭素秋女士研究的成果,Satokoay(舞鶴)遺址存在著距今約3,000~2,400年前麒麟文化、約2,100 ~ 1,600年前花岡山上層文化,以及500年前以降的靜浦晚期文化(阿美文化)。有關麒麟文化的來源,由於縱谷中Satokoay(舞鶴)遺址的位於秀姑巒溪流域,而秀姑巒溪為穿海岸山脈連接東海岸和縱谷的孔道,不排除可能有東海岸中段的麒麟文化人群沿著這條河流擴散到縱谷中段地區,而使得東海岸中段到縱谷中段一帶成為麒麟文化的分布區域。其二,縱谷新石器晚期的麒麟文化在東海岸的花東縱谷中段出現的立石遺跡,來源極可能與花蓮當地早一階段的東部繩紋陶文化有關(郭素秋 2013)。 至於花岡山上層文化,則可能與來自北部植物園文化的印紋陶之影響有關。而靜浦晚期文化,則不能排除與現今的居住在當地的阿美族有所關係。 Satokoay(舞鶴)遺址除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研究上,可以對該區域的人群移動與互動產生重大突破;在現今原住民的神話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如太巴塱、迦納納、馬立雲等周遭的部落,阿美族、撒奇萊雅族等族群都視Satokoay(舞鶴)遺址的大石柱為重要的象徵物。
時代分期 新石器時代
現況 Satokoay(舞鶴)遺址大部份為茶園、果園,遺址中央有一大一小石柱,周圍約100公尺方圓已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管理處管理維護,種植草皮且於周圍修築木棧道、涼亭等,遺址環境有定期維護措施。Satokoay(舞鶴)遺址維持良好,無人為破壞;石柱維持尚可,偶有昆蟲附生與植物生長。
資料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