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斬龍山考古遺址

歷史沿革 從1920 年代日治時期的地形圖可見,除了水圳外,道路(金城路前身)也已穿過遺址範圍,道路北側計畫用地的山丘二側也已有建築,周圍則是大片農田。 配合1966 年的台北市市郊地形圖,在此時,遺址山丘東側的建築物數量明顯增加,道路南側也出現一排緊鄰水圳河道的房屋。 1978 年,遺址周圍的平地仍以稻田為主,計畫用地內山丘旁的建築分布與1966 年的地形圖相似,部分緊鄰山丘的建築或許已對史前文化層造成影響。道路南側的地形變化並不大,但可見公墓開始成形,水圳也還明顯可見。 1994 年的地貌已有明顯變化。金城路經過拓寬,道路走向也有些為變動,國道3號(第2高速公路,即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已建立,遺址周圍的稻田大幅減少並轉為工廠廠房等用途,公園範圍的西南低地似乎還有水池,墳墓及房屋數量皆大幅增加,到2001 年地貌都大致相同。 2007 年開始的「新北市土城暫緩發展區及附近地區市地重劃案」中,土城醫院東北側的土地已規劃為公園用地,之後決定做為「斬龍山遺址文化公園」的用地。2018 年由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在公園預定地內進行調查和試掘,確認範圍內的山丘區域仍保有史前文化層。2019 年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召開考古遺址審議會,依據歷年的調查和發掘成果劃定斬龍山考古遺址的指定及列冊範圍,指定範圍即為目前遺址公園的範圍。 (陳有貝、温天賜。2021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二期工程)-斬龍山直轄市定考古遺址列冊範圍調查:期末報告書》。中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執行。)
文化意義 斬龍山遺址為台北盆地南側大漢溪右岸的重要遺址之一,與鄰近的土地公山、鵠尾山遺址等並列為台灣北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性遺址,尤其是圓山文化如何轉變為植物園文化的關鍵性遺址。斬龍山遺址文化內涵的釐清,將有助於距今二千多年前考古文化如何產生變遷、區域間的文化互動等狀況等問題的解明。 (簡史朗、郭素秋。2019 《「斬龍山考古遺址出土遺物整理暨研究報告計畫」:期末報告書(二次修正版)》。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社團法人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頁1。)
時代分期 新石器時代
現況 本市在進行土城區暫緩發展區市地重劃時,特別將遺址的部分範圍劃為公園用地保存,並移撥給文化局規劃為遺址公園。2019年,公園範圍指定為市定遺址,其餘部分列冊追蹤。
資料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