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文化
台灣考古學者認為,台灣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三千五百年前左右,東海岸的繩紋紅陶文化發展成三個地方型 : 卑南文化、麒麟文化、花岡山文化;其中卑南文化經碳十四測定,年代約在2800B.P.至3400B.P.其主要分佈於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或山區的緩坡地,也有一些在海岸山脈以東與麒麟文化重疊。重要遺址有卑南、紅葉、鯉魚山、太平、掃叭、富山、漁場、太麻里、達仁、岩灣、東河等。但其中只有卑南遺址有過大規模的發掘,為卑南文化的代表性遺址。
從民國六十九年起,此遺址總共歷經八次的考古發掘以及整整三年的發掘資料整理,此主要是1980年至1990年,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宋文薰與連照美兩位教授率領考古工作隊,在南迴鐵路卑南新站基地範圍內進行的十三梯次歷時9年的搶救工作,發掘面積達1萬平方公尺。
台東縣卑南遺址是台灣考古學上最早發現與發表的遺址之一。此遺址位於卑南大溪右岸河階上,因遺址矗立數支板岩石柱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引起日本學者的注意。經由地表調查與發掘工作的進行,出土了1500多具石板棺與2萬多件精美的石器與陶器標本,也逐漸釐出遺址的廣大範圍,瞭解此聚落龐大,保守估計至少有20至30萬平方公尺,而且建築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具有頗具形式的社會結構。
此一文化的典型遺物為板岩石柱、板岩石板棺、板岩石槽、石臼等大型遺物。另外也出土大量的生活用品、工具、墓葬以及居住遺跡。陶製的有各種陶容器,特殊的小型陶器、陶槌、陶紡輪、陶環及陶偶;石質的大多是磨製石器,包括各種農具如斧鋤形器、石刀、石鐮、石杵等,武器如雙刃器、細尖長器,漁具如網墜,木工用具如錛鑿形器,加工工具如砥、礪石,另有板岩材料與廢料,裝飾品及玉片廢料等等,不勝枚舉。其中,有一件惟一的人獸合一造形的耳飾—“人獸形玉玦”堪稱卑南文化的代表遺物。
以卑南遺址所出土的遺留呈現的文化內涵而言,生業型態以農業為主,斧鋤形器雖不多,但有大量的石刀,石鐮和去殼用的石杵,推測是種植小米、陸稻等作用;此外狩獵工具的矛、簇也很多,但漁具就相當缺乏。生活用具的陶器以夾砂素面紅陶為主,墓葬內有特別製作的陪葬用豎把罐。很可能有人專門從事玉石飾品製作,並以玉製器物作交易。有數以千計的石板棺埋在建築物底部,成帶狀分布,而且與地上建築物的座向相同,顯然意義非比尋常。由墓葬資料,如棺與墓的結構及陪葬品項目與數量等之分析,卑南文化可能是個具階級分化的社會。學者認為棺內豐富又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顯示當時人已有靈魂觀念,相信死後另有世界,並且有相沿成俗的喪葬儀禮。由墓葬人骨的分析,也鑑定了卑南文化人的三項社會性的風俗習慣:(1)拔齒;(2)嚼檳榔;(3)獵頭習俗。
部份學者推測卑南文化的晚期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往山區移民,適應山地生活方式,成為後來排灣族或排灣群(包括排灣族、卑南族、魯凱族)的祖先。理由是卑南文化人和排灣族都住石板屋、葬在石板棺內,都有拔牙的習俗。其次,排灣、魯凱兩族舊社出土的陶器器形和卑南文化晚期非常接近。另一個發展方向,就是留在原來的平原及海岸台地,成為阿美族的祖先。間接證據是兩者居住地區及環境相同,而卑南社人相傳卑南遺址是阿美族的舊社。究竟何者屬實,往後的考古學研究當可進一步確認。
已出版的卑南文化研究重要著作有:宋文薰、連照美合著的《卑南遺址第9~10次發掘工作報告》(1987)、《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1988)、《台東縣卑南文化公園考古試掘報告》(1989)等等。另外,相關的學術論文有〈卑南遺址第109號墓葬及其相關問題〉(連照美,1982)、〈台灣史前時代人獸形玉玦耳飾〉(宋文薰、連照美,1987)、〈台灣史前時代拔齒習俗之研究〉(連照美,1987)等等。
2、連照美 1982〈卑南遺址第109號墓葬及其相關問題〉 1987〈台灣史前時代拔齒習俗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