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竹山後溝坑遺址


撰稿者
尹意智
內容

後溝坑遺址行政隸屬於南投縣竹山鎮頂埔巷,在地理區上則歸於集集竹崎丘陵的火炎山內。位於濁水溪北岸,台3丙往東方向,東南轉南投43縣道前進約1K處即可到達遺址所在地,在社寮國中與社寮國小後方的社寮台地上。遺址的海拔高度,約在180-200公尺。經緯度在東經120o 42' 55”,北緯23 o 48' 20”;方格座標為E220000 × N2633800。  

在2004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相關考古調查計畫時,發現有許多打製石器被堆放在茶園一角的石堆中,在台地西側的茶園地表可發現夾砂紅陶與夾砂黑陶散落;東側大部分都是墳地,雜草叢生,石器較稀少。本遺址大部分已開闢為茶園,部分被墳墓所佔,據當地茶農表示,因種茶翻整地面深達2公尺左右,故遺址已經遭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   

遺址的文化內涵,目前歸屬於距今2000-1200年前的大邱園文化。曾經出土的陶器類型主要有夾砂黑色陶、夾砂灰色陶、夾砂橙紅色陶三種;在石器方面,則出土有端刃器(包括笨重打製鋤形器、大型打製斧鋤形器、磨製鏟形器、打製鋤形器、打製八字型鋤形器、打製磨刃鋤形器、磨製鋤形器、打製斧形器、小型磨製有肩鏟形器、小型粗磨製鏟形器、小型部分磨製有頸鋤形器、部分磨製鑿形器、中型打製鋤形器、中型磨刃鋤形器等)、邊刃器、粗磨錛鑿形器、石片器和網墜等五種石器。   

遺址的範圍廣泛,內容豐富,為濁水溪南岸大邱園文化代表性遺址之一。史語所在調查計畫時比對劉枝萬先生在1956年刊登在《南投文獻叢輯》的〈南投縣濁水溪南岸社寮台地史前遺址〉一文後,認為後溝坑遺址與頂埔遺址同位於社寮台地上,其遺物分佈、地形連貫,故將之合稱為「後溝坑遺址」。遺址在內政部的評鑑等級,被列為「與已定等古蹟同等重要」;但是宋文薰教授建議,本遺址宜指定為「古蹟」,並進行相關的規劃管理。 (本文改寫自《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南投縣》之內容資料)

參考來源
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4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南投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臧振華 1977 〈南投縣烏溪河谷考古調查〉,收錄於張光直編《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163 – 23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七十,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劉枝萬 1956〈南投縣濁水溪南岸社寮台地史前遺址〉,《南投文獻叢輯》4: 7 – 89。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