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可以再靠近一點─談史前館建築景觀再造

文‧圖提供/盧梅芬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目前是臺灣東部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自2002年8月開館以來迄今17年。史前館奠基於卑南遺址搶救,以史前文化為核心,同時關注原住民族文化保存與再現,以及肩負國家級博物館的區域性責任。

自2017年至2021年,文化部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城鄉建設項下所推動的「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期待以文化保存及提升在地文化公共服務,活化區域文化資產與完善文化設施;其中之執行方法與策略即為地方館舍升級(註)。在此計畫下,史前館將擴充其核心內容至南島語族,拓展國人的南島世界視野,同時進行建築景觀再造。

許多觀眾到史前館最常見的問題便是在展廳迷路、空間具封閉感,以及戶外一些設定為活動的空間卻常因炎熱而無法親近。因此,史前館空間改造以親近公眾(access)與空間優化為核心目標,希望讓觀眾更容易親近、使用與發現史前館的各種價值與服務(展示、故事、教育與休憩放鬆);同時整修老舊空間或設備以提供嶄新的功能,包括永續節能之設計、友善平權及無障礙功能強化。

本案建築師為自宜蘭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移居臺東開業的陳哲生建築師(圖1)。由於本館空間再造涉及建築、景觀、遊戲場及機電消防等複雜項目,陳哲生建築師事務所團隊能夠貼身了解與掌握博物館現況,至為重要。

陳哲生建築師與館內同仁解說空間再造規劃

陳哲生建築師與館內同仁解說空間再造規劃。

尊重原建築設計師葛瑞夫(Michael Graves, 1934-2015 )的設計概念,是建築景觀再造的重要原則。葛瑞夫的空間佈局,主要是入口大廳延伸至山之廣場、後方中央草坪與群山的軸線。如何重塑其美好特質,並強化空間的親近性(access),是本案核心課題。同時,在時間與經費的條件或限制下,提出再造理念與優先順序。

軸線A為原建築設計師葛瑞夫的主要空間佈局

圖2.軸線A為原建築設計師葛瑞夫的主要空間佈局。

一、整體空間關係的重整

(一)突顯臺東的場所精神與易親近的地景:由於既有入口與景觀過於工整或嚴肅(圖3、4),空間再造後的入口廣場與後方景觀園區將更接近臺東的自然地貌;並強化景觀園區地景與臺東群山的連結感(圖5、6)。

較為莊嚴殿堂意象的博物館入口

圖3.較為莊嚴殿堂意象的博物館入口。

親近的入口草坡廣場示意圖

圖5.親近的入口草坡廣場示意圖。

景觀公園現況

圖4.景觀公園現況。

後方景觀園區再造為更接近臺東的自然地貌

圖6.後方景觀園區再造為更接近臺東的自然地貌。

(二)建築與景觀園區的融合:目前建築與景觀的關係被牆體或設施切割,將在視線與動線上,串連起入口大廳、山之廣場及後端景觀公園;並增加後端景觀公園的可及性。

(三)社區關係經營:與基地周邊社區,尤其是讓北側300戶興建中的幸福住宅,居民未來更容易親近博物館(圖7)。

史前館周邊之社區

圖7:史前館周邊之社區。

二、活化山之廣場

本館戶外山之廣場被建築與迴廊所圍繞,是一個「既內又外」的空間(圖8)。惟炎熱致民眾不易親近使用,且周圍建築或迴廊過於封閉致不容易連結至本館後方景觀公園。再造方式為,為山之廣場注入可調節微氣候的草坪,並注入適合觀眾親近使用或互動的設施(圖9)。

山之廣場現況

圖8.山之廣場現況。

注入綠意的山之廣場示意圖

圖9.注入綠意的山之廣場示意圖。

三、明確的動線與空間感

讓觀眾掌握自己在哪裡,讓動線儘量能「通」暢。本館入口大廳空間狹隘、展示廳的動線與空間配置容易讓觀眾迷路,將朝寬敞明亮的入口大廳、動線清楚與空間明快的展示大廳為改造重點。其中,為展示大廳引入自然的天光,是改造的重點(圖10、11)。

展示廳的天光序列

圖10.展示廳的天光序列。

另外,未來的餐廳具獨立營業動線,讓餐廳在閉館後仍有營業的彈性。餐廳位處於本館建築進入後方景觀公園的樞紐區,即山之廣場後端之二樓迴廊;用餐時可俯瞰山之廣場或景觀公園以及遠方群山。

明亮的展示中庭側廊示意圖

圖11.明亮的展示中庭側廊示意圖。

四、常設展與特展室空間關係

特展室動線與空間目前座落於常設展廳內,容易造成空間混淆;改造重點為特展動線獨立於常設展廳或讓特展室入口更為明確。。

五、空間的趣味與體驗

史前館目前的展示方式較為靜態嚴肅,將新設體驗式探索館,以及於景觀園區加入呼應本館探索館展示主題的遊戲場(包括巨石區、陶偶區、移動與相遇--船與海洋),增加趣味與體驗性展示或活動(圖12)。

以本館出土文物陶豬為靈感的遊戲區示意圖

圖12.以本館出土文物陶豬為靈感的遊戲區示意圖 。

戶外遊戲場部分,已於2019年五月與津和堂、陳哲生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辦理「小小遊具設計師 在史前館打造一個好玩的秘密基地 參與式設計工作坊」,希望打造臺東第一座結合博物館知識的示範性共融遊戲場(圖13)。

「小小遊具設計師」此一參與式設計工作坊,讓親子一起來史前館打造好玩的秘密基地

圖13.「小小遊具設計師」此一參與式設計工作坊,讓親子一起來史前館打造好玩的秘密基地 。

本案空間改造團隊,在有限的規劃設計時間內,邀請建築、景觀、遊戲場、燈光及機電消防等不同專業顧問參與,密集地討論與滾動式修正;希望未來蛻變的史前館,將呈現最具親和力的轉身並兼具探索有趣的魅力。讓史前館與觀眾的距離,可以再靠近一點。

註:可至文化部官網查看「城鄉建設──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檢索日期:2019/08/12)。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史前館建築景觀再造工程設計及監造案承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