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淺談2019文博會「Hi Story 過 去未來」─史前館如何發掘記憶
由文化部主辦的臺灣文博會2019年度主題「Culture On the Move文化動動動」,是一場以文化為主體的大型動態實驗。相較於2018年文博會展區為華山1914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與花博公園爭艷館,今年更串連了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機場鐵道博物館園區等產業空間,打造空間上「文化廊帶」的概念,時間上則結合傳統與創新、跨界的開放展場。2018年文博會主題「從身體創造Body Knowledge」探索從身體本能對於原創、美學、文化的重新理解,而2019年更近一步從豐富的文化出發,結合策展、設計、文化以及一般民眾,共同形塑臺灣的文化生活,透過展場規劃及串連、策展概念一同思考「文化該如何?」
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今年度延續往年博覽會設計品牌及圖像授權館;華山1914文創園區以編輯地方(Edit)、演變舞台(Direct)兩個主題方向探索道地文化特色及精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推出「混水釣蝦場」的特展,將原本空總內的羽球館翻轉成講座、演出舞台、釣蝦場、展覽、活動共聚的開放式空間,企圖開放城市成為一座思辨的場域;文化廊道最終站為臺北機場鐵道博物館園區,開放大眾一覽城市的歷史場景。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述簡稱史前館)於2018年以獨立攤位「史前文化遇上現代科技」為主題參與文博會,強調文化、科技、創新結合的無限可能,今年度則不同於以往參與文博會的展示手法, 係與四所文化部所屬博物館聯合策展,結合各博物館獨特的文化精神,一同論述臺灣文化的可能。筆者為2019年文博會史前館參展協助人員,期間與同仁共同參與主題、展示手法、展件等相關討論並協助現場導覽。本文將與大家分享筆者對於這次文博會的觀察及想法。
Hi Story 過 去未來
五個博物館館藏,映照出臺灣人的潛意識層–從發掘記憶、海島常民、情感技藝、現代知識、到普世價值,構成從「存在」到「價值」–島民進化的殷殷追尋。我們層層走入淘洗過去故事與物件中,早已醞釀「未來生活」的線索……從過去(history)詮釋故事(story),在故事裡「發現未來」,說聲hi
-「Hi Story 過 去未來」展覽手冊簡介
2019年文博會盛會中,史前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臺灣博物館及國家人權博物館聯合進行主題策展,主題名稱為「Hi Story 過 去未來」。五個博物館代表五種不同文化精神如何論述臺灣文化「過 去未來」。史前館以漫遊史前與現代的交界,透過數位科技挖掘臺灣史前文化的美與神秘;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人的在地、落地或離去,共同構築臺灣真實生活與日常的海島常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以人們觀察面對變化萬千的世界,產生的細膩情緒與想法,透過文字、曲等作品呈現的情感技藝;國立臺灣博物館呈現累積島嶼橫跨百年的生物訊息、族群紀錄與知識進程的現代知識;國家人權博物館則以亞洲第一個在威權統治下不義遺址上設立的國立人權館,展現捍衛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本次展覽跨距數萬年前至今的生活文化、情感、知識、價值、人權等,邀請民眾一同進入有過去的未來,以及有未來的過去。
標題以拆解歷史的英文History形成Hi Story,以基於事實的故事詮釋過去的歷史,次標題「過 去未來」則期許過去、現在即是走向未來的能量。筆者認為「過」可分別從名詞及動詞的層面詮釋,「過」作為過去的動詞,表示前往的動作。名詞解釋其一視過去為過往、以前,從線性時間面對現在發生的當下,即是過去,也就是當下的發生之於未來及過去的必要及重要性,但是我們如何讓史前及現在文化的價值在時間尺度中綿延地邁向未來?
「過 去未來」並非「過去未來」,這次副題中「過」同時包含了上述動詞、名詞的意義,我們依著傳承、延續、注入、創造文化等意念,一同帶著臺灣土地上發生的林林總總朝向未來,筆者甚至認為文化在時間洪流下的命題,亦可延伸至博物館所以存在的相關問題,博物館的工作為何?為何需要博物館?現今社會許多瀕臨消失的文化,顯示文化並不隨線性時間邁向未來,反而在衝擊之下不斷流失,而這些藏在土地的文化價值,更是隨時有遭到破壞的可能。文化在時間洪流下是相當脆弱,筆者認為博物館典藏、研究、保存、展示、服務等工作目標,也是思考著時間洪流下文化該如何邁向未來的重要一環。
挖掘記憶:數位如何探索臺灣史前文化之美?
「這些文物的工藝技術實在太厲害,現在的技術也很難做到這樣吧!」當初筆者與承辦策展的團隊討論史前館文物時,團隊對於史前文物製作的超高技術讚嘆不已,認為史前技術會讓前來參觀文博會的設計師、工藝師受到啟發的可能。其實團隊對於文物的功能性、裝飾性並非感到陌生,現今生活也有盛食器具、耳環、手環等用品及飾品,但現在發達的科技能夠輔助減少不少技術上的困難度,然而史前高超的技術又是如何達到呢?精湛的技術、文物精美的質地、樣式,更讓人好奇臺灣史前的模樣是什麼?
本次展覽中,史前館以數位科技手法的呈現方式,開啟現代科技與史前技術的對話空間,呼應「Hi Story ,過 去未來」的主題核心。現場展示數位互動展櫃、3D列印的文物(人獸形耳玦、四突起耳玦、玉廢料、玉核)、展廳中庭光雕投影VR影片、AR繪本、玉玦等相關文創商品。史前館透過不同類型的數位手法,觸及這次展示聚焦史前玉器的不同層面,透過數位互動展示櫃呈現文物經過3D掃描後印製的物件,如真實般的文物,參觀者可自行操作並從各角度觀賞,某方面也突破文物從單一角度觀賞的限制,跨過不可觸摸的展示界線,產生觸摸虛擬文物時的手感。
視覺、觸覺上的感受開啟了參觀者對於史前文物的認識、文化的想像,然而臺灣史前發生了什麼事?如何至今呢?我們與史前人是否有相似之處?現場可透過VR影片一同思索這些問題的答案。這部VR影片以360度環景拍攝方式,錄製展示廳中庭光雕投影Projection Mapping,當參觀者戴上VR顯示器將可突破地理限制,能夠身歷其境感受史前館展示廳中庭光雕投影感性敘事的影像、聲音。除了感官上感性的渲染,知識層面上參觀者亦可體驗AR繪本《山海先民》認識史前工藝技術,相較於傳統繪本,AR繪本更強調全年齡層的互動、樂趣學習方式,繪本中穿插的動畫影片、自行彩繪的小互動體驗也讓知識內容變得更加親民。
2019年文博會以民眾體驗感受為導向的數位互動展示手法,筆者認為某程度拉近民眾與史前事物的距離,數萬年的時間距離,也許並非我們想像中的漫長、遙不可及;在同一片的土地、星空下生長,也許史前與我們看到的是一樣的風景、感受相似的臺灣味。
2019年文博會現場史前館展區,數位互動展櫃吸引大小朋友。
2019年文博會現場史前館展區,展出文物以等比例3D列印的展品。
2019年文博會現場史前館展區,民眾欣賞光雕投影VR影片。
2019年文博會現場史前館展區,AR繪本讓民眾可於虛擬空間與過去互動。
未來的過去
文化部所屬博物館所於今年度文博會首次以聯合策展方式展出,策展團隊策劃這次不同博物館的聯展主題、概念時都受到相當程度的挑戰,主要原因為不同博物館各自脈絡完整度極高,內容也相當豐富,要如何以幾張照片、幾句話、幾項展品就能將各館主體精準發揮出來,且又能讓參觀者在文博會大量、快速瀏覽中留下印象。除此之外,還要找出臺灣這幾間博物館共通性中的差異點,最後還要扣回本次文博會主題「Culture On the Move文化動動動」。筆者推測不同介面如此緊緊相扣的意義,也是探索「文化該如何?」的路徑,如何讓未來是有過去的未來,這個思考不會隨著年度文博會的結束而暫告結束,而是持續的進行式。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建構智慧型博物館計畫之智慧數位互動展示系統計畫助理)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