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回想 • 迴響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崩潰與疲憊,邁向成就感超標的歷程

文‧圖/張譯云

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實習時,我第一個去的地方是本館的考古工作室,在此先認識石器和袋子標示的意思。袋子上的標示,例如CY-107、TP2、SC,像CY(忠勇)就是表示它從哪個地點挖出來的、TP是指開挖的坑位、SC則是地面撿到的意思。而字的顏色也都有它的意義,黑色是基本資料、紅色是重量、藍色是編號,這樣找資訊時會很方便、一目瞭然。

1

看懂袋子上的資訊,開始認識考古的世界。

袋子裡裝的可能是石器或陶片,我比較常接觸的是石器。第一次接觸時覺得很新奇,原本放在展示櫃裡的物品,可以這麼近、這麼清楚地拿著觀察,認識了網墜、砥石、石片等石器。網墜是一塊兩端有凹處、對稱的石頭,凹處部分可以用來綁線,長得很可愛;砥石就很像磨刀石,很大一塊;而石片是石頭做成石器時,被切割出來的廢料。

拿到石器後,首先要在紙上記錄它們的形狀、顏色、材質和完不完整之類的資訊,它可能會是斷一半的,或是它的某一端有錘擊痕,這些都要記錄下來。其中我最不擅長的是分辨顏色,黑色、灰色、灰黑、灰褐……看到後來我都覺得自己有點色盲了。登記的時候,也會出現不知道這個石器是什麼的狀況,這時候大家會一起討論,它的特徵是什麼、哪些地方被磨掉、它原本是什麼樣子,來推測它應該會是什麼,雖然寫字寫到手很酸,但還滿開心的,也認識蠻多東西。

2

練習分辨石器並用三種色筆寫上各種資訊。

後來我被派去卑南遺址公園協助清洗陶片,之前一直以為清洗陶片是把陶片放進機器裡沖洗,沒想到是用牙刷清洗它們。清洗時真的要很小心,因為陶片很脆弱,有可能放進水裡時就裂開、拿出水面就斷掉,如果刷得太大力會碎掉,所以在清洗的時候,真的是心驚膽戰。如果陶片是被包在一大塊泥巴裡,那麼要先浸到水裡,先讓泥巴化開不見,有時候很大一塊下去水裡,拿出來時就只剩一點點陶片,其餘都變泥巴水。剛碰到這個狀況時真的很傻眼,後來就比較習慣了,把所有陶片洗完超有成就感。洗完後要數袋、裝袋,有二十幾片的、也有好幾百片的,數到很崩潰,還要分辨部位,這對我來說比較困難,這是我第一次碰到陶片、初次認識陶片的過程。

3

不只是清洗陶片,還要分辨部位,真的是工程呢。

在研究典藏組實習期間最有印象的事情是拼陶片。一整袋陶片先按照材質分開它們,再從裡面找它們的小夥伴。說起來感覺很簡單,做起來真的很難,尤其是前幾天,根本不知道怎麼辦,眼前都是陶片,要找出它周邊的夥伴真的很崩潰。而且分辨材質也不容易,陶片的材質分成泥質和沙質兩種,但有時會出現泥中夾了一些沙或同一塊正面是沙反面是泥處,這一種讓人不知道怎麼辦的狀況,讓我非常困惑。這些事情非常考驗耐心,後來比較習慣後,就比較容易找到了,而且把一小塊陶片拼成一大塊的時候,成就感簡直超標。

4

分類黏合之前,到底誰是誰的夥伴呢?

5

可以把小陶片拼成大陶片,就會很有成就感。

黏陶片就像在玩立體拼圖,過程中最有趣的部分是黏合。黏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塗太多,不然拼合時,膠會被擠出也會黏到手,還得把溢出來的膠清乾淨。為了晾乾拼合的陶片,要倒插在乾燥劑盒裡,等完全乾燥後再收起來。陶片有黑色的和橘色的,我覺得黑色的比較漂亮,它是埋在土裡燒成的,有些表面會特別亮,像是打過蠟一樣。拼陶片的過程,前面一開始會讓人很疲憊,但到後來會越做越有興趣和成就感。

6

黏好的陶片要倒插在乾燥劑盒裡。

7

特別感謝考古隊的照顧,讓我學到很多。

還沒進史前館實習之前,只聽過學長姊的經歷,對他們所說的事情充滿著好奇和興趣。實習後,發現學到的、看到的更多,知道一件文物的出土沒有所想的那麼簡單,它需要經歷挖掘、清洗、修復、紀錄等等工序,而每一個步驟也都不能馬虎。能學到這些事情,我覺得非常開心;同時,也很感謝這兩個月耐心包容、教導我的大家。

這兩個月過得很開心,也學到很多,再次感謝史前館的每個人。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學生,2018年史前館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