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從史前館藝術駐村活動談博物館場域的開放嘗試
前言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每年都會選擇社會關注的核心議題,作為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而今年的主題即為「超連結博物館:新方法,新觀眾」(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在國際博物館日即將來臨之際,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今年首度舉辦的駐村藝術活動作為一個切入點,簡要介紹此項活動,並談談其背後發想的脈絡。
開放博物館文化知識的話語權
作為國內第一座專業的考古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其專業主題展示奠定其形象與風格, 而公眾對於史前館的期待多年以來亦不脫此範疇。回顧近十幾年國內博物館的定位,從單純文物蒐藏保存、教育推廣,逐漸導向法人化商業與經濟面向的考量,以及休閒娛樂化與文創風潮,在在都說明了公眾博物館實際上背負著國人諸多期許以及國家文化政策的考量,是風潮,也是壓力,都是博物館從業者不能任意忽視的。
然而,若能暫時拋開前述外在的趨勢風潮,回歸博物館最基本對於文物典藏維護功能,以及再現文物的展示功能,我們其實想很誠懇地討論,所謂博物館對於文化知識所擁有的權威性與話語權是否有開放的可能性,或者可以暫時去除框架的限制,有個活潑的想像?在這個發想的前提下,遂有本次駐村規劃的構想浮現。
創造更多接近「史前真實」的想像
因著展示廳需進行文物的展示與再現,多年以來,博物館研究人員的主要工作即是針對遺址與文物進行詮釋,各部門工作的核心首先由研究典藏組嚴謹提供各項出土文物資訊;展示教育組嘗試運用空間與燈光的美感手法,符合脈絡性的描述,以精心設計的展示空間向公眾呈現、傳達重組後的史前文化面貌, 使民眾能在舒適場域中親近轉化後的研究資訊;而公共服務組則進行與解說服務相關活動的安排與導覽。在前述知識的傳達過程中,所有訊息符碼無可避免需要經過一再的重組與排列。
然而以人類學家的看法,所有的詮釋,僅僅是努力接近真實的一種話語描述,無可避免的必然有著主觀的意識與學科的框架限制。在孔恩(Kuhn) 所著 ,1962年出版「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曾經探討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所有我們認知的「科學定律」,並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科學的發展過程其實是「漸進累積」的,所有科學思想通常存在著種種矛盾、衝突與辯證,最後會達到一個暫時性的平衡。這個暫時性的平衡將會因為越來越多新的研究與資料挑戰舊的典範(矛盾的產生),可能推翻過去的穩定而誕生新的知識典範體系。
前述的概念完全吻合考古學知識的產生過程,即「史前文化年代與分期」是一個暫時的穩定狀態,所有考古學家努力地在田野間尋求資料,在實驗室進行標本分析,不停創造新的矛盾,醞釀產生新的典範。因此,對於遺址與文物的詮釋工作,考古學家其實試圖以最有限的資料去推測無限大的未知,在某種程度上,很誠實地說,僅是學科內的創造與想像。
因而,我們以博物館從業人員的一種自省態度,加上期待不同學科對話的火花,今年度史前館嘗試開放場域,邀請藝術家近距離觀賞史前文物,並在史前遺址的空間維度內移動與創作,以雙手進行想法的傳遞。比起考古學家努力維持客觀研究態度,我們極為期待的猜想,藝術家強調自我主觀與直覺的作法, 透過藝術媒材創作的操作嘗試,或有可能更貼近史前人進行陶罐製作、裝飾品製作的身體直覺的感知,從而得到更多接近「史前真實」的想像 。換言之,對於史前文物的話語與詮釋權,我們博物館從業者期待以一種多元的方式,除去框架的限制,開放給藝術家進行自己的創造與想像。
在遺址上航向未來遺址
本館擁有三個館區,包括康樂本館、卑南遺址公園,以及南科分館,三個館區皆蘊藏豐富的史前文化遺跡,涵蓋六千年以上時間的蜿蜒歷史長河,而臺東康樂本館、遺址公園以及東海岸地區,是國內少數仍可實地見到各式石板棺與巨石文化遺跡的地方。
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質量並重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學者重新建構了過去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然而史前文物如何承載著前人的智慧與美感經驗,展示面板上的詮釋是否傳遞史前工匠的「真實」意念,則是未知的,因為文物並不會說話。對於史前時代的「絕對真實」,可憑恃依據唯有文物櫃裡歷經數千年而留存的物件。那些透過手作產出的工藝結晶,曾在不同時空被創造、被使用。
因此本次駐村計畫首先以五千年前的史前大坌坑文化作為第一年的發想主題,我們提出的概念是「未來遺址」-當代藝術家對於重構史前的想像是什麼?考古學家藉著文物勾勒歷史、想像前人的生活型態與日常慣習,而當代藝術創作者或可透過自我的挖掘,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將生命中的片段串起,以符碼轉譯再現,呈現其自身的未來遺址。你的,他的,眾聲喧嘩的遺址,或者更接近五千年前的真實。若仍舊是未知?也未嘗不可。
本次藝術駐村為一項四年期計畫,期待逐年以不同史前文化作為時代的切片,讓使用不同媒材的當代藝術家無設限自由發揮,在遺址公園現場開放的工作場域,體驗史前人存在過的空間維度,並開展為期兩個月駐村生活。透過近距離考察文物的特殊體驗,結合創作者自身的發展脈絡,甚至可跨出東海岸,與太平洋南島語系人群文化串聯,產生更多的交流與對話。
史前文物所闡述的歷史,曾經隨著國族主義與時空移轉發展出不同的論述,形成知識典範的轉移,從勇渡黑水溝,到航向南島新天地,想像的共同體建構出來的空間版圖,在歷經千年之後不斷擴大。至今,我們仍然生活在遺址上,如何得以航向未來遺址?歡迎,來創造你的遺址。
詳細 內容請見《未來遺址:用藝術挖掘歷史》2018年第一屆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駐館藝術家徵件公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未來遺址:用藝術挖掘歷史》計畫承辦人)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