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國際頻道

脫胎換骨的上海自然博物館

文.圖/劉少君

猶記20年前去過一次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SNHM),當時進入博物館內處處感到驚訝,不是因為有許多寶貴館藏品,而是無法想像在一個世界著名的上海城市中,它的博物館依然是採用過去年代的陳列展示手法,並無更新換展的跡象。包括許多建築斑駁的牆壁與天井沒有修繕,交錯在室內昏黃的燈光與外部透進來的光線讓人有迷離的詭異氛圍,此外還有許多浸泡著福馬林中的動物標本,空氣中都能嗅到一股難聞的藥水味,因而在夏日中參觀都有一種透心涼的陰森感。

這讓人連想到由Ben Stiller主演的「博物館驚魂夜」,一位警衛新人初次工作就來到有歷史的博物館值夜班,恰巧遇到館內展品在夜裡復活大搞破壞。其實這電影的靈感就是來自許多人兒時參觀博物館的投射心裡,感覺那活靈活現的標本還有一絲靈魂被禁錮在巨大的軀殼裡,總覺得那大大的眼睛無時無刻注視著你,這是我20年前對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印象。

博物館確實是一個驚豔之處,就像許多外地人已經把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列為「秘境」,或說是一個意外景點之一。其實這也是上海人共同的兒時經驗與回憶,就像臺北圓山動物園一樣已成為過去的記憶,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座帶著神秘與復古的地方。

20年後(2018)我再度來到上海,當然想再去看一看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因為聽說博物館搬家了,結合了藝術與科技以嶄新面貌與大家見面。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在21世紀初時,行政上併入上海科技館,改稱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經過了多年籌備與設計建館,在2015年正式對外開放。館舍佔地面積達44,517平方公尺,整體建築組織與形狀的設計靈感來自自然界最純粹的幾何形式之一的鸚鵡螺,故被稱為「綠螺」,是由Perkins+Will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設計負責人Ralph Johnson所設計。

博物館入口是一個30公尺挑高的迎賓中庭,眼前看到一面玻璃牆像是動植物的細胞結構,大量的自然光線透過玻璃牆射入室內相當引人注目。整體建築牆面有其語彙,像是東面牆植被描述東方生命,而北面牆設計了移動地殼板塊的岩石與流侵蝕的峽谷,圓形院落水池提供蒸發水氣以達到冷却的功能,而水池的水源是透過屋頂植被收集的雨水,如生物氣候建築般能透過對應自然光與水資源,這應該也是自然博物館教育展示的一部份。

植物細胞壁意象設計的中庭玻璃牆。

植物細胞壁意象設計的中庭玻璃牆。

非洲大草原展區讓參觀者可直接近距離參觀的大型震撼劇幕。

非洲大草原展區讓參觀者可直接近距離參觀的大型震撼劇幕。

館內不定期舉辦接觸標本的教育活動。

館內不定期舉辦接觸標本的教育活動。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於上海市中心静安區的静安雕塑公園内,它取代了原來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展覽空間是原先的20多倍,提高了博物館展覽收藏品的能力。建築空間有地上三層、地下二層,一共五層。博物館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透過「演化的樂章」、「生命的畫卷」、「文明的史詩」等三大主線,呈現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繽紛生命、生態萬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緣、未來之路等展區,以及臨展廳、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區域。藏品超過28萬件,還有來自七大洲超過11,000件標本模型!展示陳列逼真再現生機勃勃的非洲大草原等,內容豐富全面,適合各年齡層次參觀。

1
大型史前樹化石可以直接讓參觀者觸摸,有些還製成休息區的桌椅。

大型史前樹化石可以直接讓參觀者觸摸,有些還製成休息區的桌椅。

位於博物館二樓通往一樓「生命長河」坡道是最受注目的區域,展示以往的過客如恐龍與長毛象之類的大型動物,一直到近代的生物藏羚羊與鯨魚等,每一隻展現得栩栩如生。部分動物還加裝了機械裝置,如大型長脖子的恐龍會彎起脖子轉過頭來,小朋友便會感興趣開始向陪同的大人問起問題,成功開啟學童求知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整個場館內對於「保育」教育的介紹,讓保護地球與生物的觀念可以從小植入小朋友的心中。

「生命長河」展區讓參觀者身處大型動物之間,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展區。
「生命長河」展區讓參觀者身處大型動物之間,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展區。-1

「生命長河」展區讓參觀者身處大型動物之間,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展區。

接著來到博物館的「演化之道」,在這一層展區有很多亮點,看到了只在教科書上見過的三葉蟲!展區中也有逃出白堊紀劇場,體驗相當震撼,寓教於樂,呈現許多動物的骨骸模型。在地下室二樓的非洲大劇場有固定的放映時間,現場可以直接近距離觀看,場景、光影配合得當,還原草原的狂野感。透過大型劇幕的影片氣氛,感覺得出來小朋友們更能認真參觀學習。

除了以上幾個展區停留參觀的人數眾多以外,每個展區也不定期規劃了教育活動,只要有館員解說協助教育活動,都能吸引到不少小朋友停留,其中能夠觸摸標本也是提起小朋友學習興趣的誘因。說到觸摸標本,在館內最讓我無法理解的就是史前樹木的活化石,設計中將它視為休息區的桌椅,供參觀者直接觸摸,因此可以清楚看到許多小朋友直接摸抓化石,四周也可看到化石碎片。真的不知道這化石是真的標本,還是因為館藏化石數量多到可做如是運用。

上海自然博物館也有標準APP提供了場館的展區基本資訊、公用設施位置、劇場預約等,體驗感覺很不錯。由於場地很大,需要花費的參觀時間也比較多,除了展覽區外也設有許多休息等待區,所以場內也提供了餐飲服務。另外,目前展館內有六處AR場景,博物館AR用戶端掃描後會有特殊的觀展體驗。互動性和教育性較之舊館自然要強很多,展出的藏品數量和整體品質應該也明顯超過舊館,新館沒有舊館的樸素莊重,但新館的互動性比舊館強大太多。就科技互動上儘管還沒有上海浦東區的科技館來得吸引人,但水準極高,內容也充滿深度,整個博物館展覽空間大到可以逛一整天。除了有視覺上的享受,更可在過程中學習了不少自然知識,是一處值得參觀的博物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