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尋找〈編號27〉背後的無名者:談《月亮的名字》漫畫出版

文‧圖提供/盧梅芬

一、為什麼規劃此漫畫製作案?

2017年,時任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希望對臺灣藝術史進行多元複數藝術觀點的重新研究、詮釋與推廣;並有助於邊緣的藝術史研究,在遲滯多年後得以重新被重視。

在上述政策下,2020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執行原住民藝術購藏;並於2021年開始規劃以此批藏品為基礎,於2023年6月推出重新開幕後的大型特展「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同時也希望透過大眾化的方式轉譯,讓博物館形象年輕化並觸及更多觀眾,因此規劃了此次漫畫出版計畫。

「我是誰?」特展其中一個展區講述「你的名字?『被發現』的佳興部落雕刻師」,讓佳興部落雕刻的歷史更加清晰,亦為臺灣藝術史留下彌足珍貴的一塊拼圖。這本漫畫的內容,即取材自前述雕刻師「被發現」的過程。

漫畫《月亮的名字》封面

漫畫《月亮的名字》封面。

二、主題企劃:藝術指路與身分追尋

《月亮的名字》由史前館、2022年以《湧與浪:自由中國號》獲得金漫獎的漫畫家狼七,以及已與多間博物館合作漫畫出版的蓋亞文化攜手合作,並於2023年出版。

漫畫一開始的企畫,由筆者提出兩個主題:一是「藝術指路」,二是「身分追尋」。「藝術指路」的故事方向是「百年情緣—致博物館中的無名者」,起自日治時期至今,探險家、研究者、蒐藏商、雕刻師與博物館人共同交織出的藝術指路,如何讓佳興部落雕刻師的名字逐漸被看見。「身分追尋」則是希望呈現具有原住民身分的創作者,如何走出原住民刻板印象,追尋文化與自我認同的心理狀態。而狼七則在《月亮的名字》中,結合了上述兩個主題。

三、核心故事:從〈編號27〉展開

「名字,是辨識世間萬物的方法,也是存在的證明。」這是狼七為《月亮的名字》的核心內容所擷取的關鍵文字。

走訪博物館或美術館時,展品或作品旁的說明牌往往是重要的指引,得以讓參觀者清楚知道作者、年代、材質等資訊細節。但如果作者欄沒有創作者的名字,只標示所屬族群(例如排灣族),如何更能理解作品的歷史與故事?

故事設定在2016年前後,任職於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小黛,在日人探險家林木之助捐贈予博物館的一批木雕中,發現其中一件1920年代的作品〈編號27〉,沒有任何標示或說明,但無論刀工和立體感都比其他作品突出,因而展開了一場追尋之路。

小黛不希望只是簡化地以「原住民藝術」或「排灣族木雕」來看待這作品,她的藝術史背景讓她更想探究這件特別突出的作品,創作者是誰?創作時的獨特心靈以及想要說些什麼?而在小黛探究的過程中,遇到一位排灣族年輕雕刻師阿峰,正在尋找自己的創作之路,希望擺脫對具有原住民身分的創作者及其作品的既定或刻板印象。狼七透過男女主角,同時回應了「藝術指路」與「身分追尋」兩個重要的議題。

漫畫女主角的原型亦有部分取材自筆者的親身經驗。筆者自2005年開始研究屏東佳興部落木雕至今。「最初確實帶著一點執著,心想這麼厲害的雕刻作品,是誰創作的?如何從日治時期發展至今?」然而,1990年之前,無論人類學、工藝與美術等領域的木雕研究,主要著重在「族群」藝術、較少強調製作者,使許多作品的作者成為「無名者」(anonymity)。

例如,佳興部落有些作品已被一些博物館典藏,然而過去人類學博物館的典藏品登錄資料卻沒有製作者、創作時間等資料,主要僅標示族群、採集地與採集時間等。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究梳理,無名者不再是無名者,他們的名字終於清楚地進入公共視野,美術界也重新認識原住民藝術。

《月亮的名字》知識頁介紹沈秋大的作品

《月亮的名字》知識頁介紹沈秋大的作品。

四、〈編號27〉動人之處

創作過程,狼七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並以《天還未亮: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盧梅芬著)為主要參考文獻。漫畫腳本與排灣族語也經過史前館及佳興部落邱霄鳳老師專業監修。同時獲得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歌手阿爆(阿仍仍)、漫畫家AKRU、漢寶包等真摯推薦。

最後,這本漫畫對筆者來說最感動的部分,已不僅是讓失去創作者名字的藏品,在藝術史中重新歸位這個研究者的初衷;而是狼七賦予了〈編號27〉這件雕刻作品的象徵——友誼。一開始引發小黛展開追尋之旅的木雕作品,原來並不是要贈予博物館,而是歸還給作品所屬的部落。這件作品是林木之助要被遣返回日本前,阿峰的爺爺所作送給林木之助的離別禮,它的名字叫做——「朋友」(Qali)。

作品編號27

作品編號27。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員,「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策展人、《月亮的名字》漫畫出版企畫及內容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