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放大鏡
典藏文物介紹:新石器時代中期富山遺址的繩紋陶缽
如果在史前館的史前史展示廳想要找一件代表東部新石器中期的典型陶器,那麼出自於富山遺址的繩紋陶缽可說是本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圖1)。富山遺址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台11 線旁階地,根據地質學家與考古學家的研究,最晚自距今五千年前,這片階地便已經離開海水面,而史前人群應很快就開始在這塊區域進行佔居,因此當時生活的遺留便直接堆積在混合著珊瑚礁的階地上。
史前人群在富山遺址的佔居時間不算短,從新石器中期到晚期,遺物很多。這類帶著一對迷你把手的繩紋缽主要出現在東部新石器中期,約在四千年前左右,是很引人注目的物件。它們分佈的範圍很廣,根據考古學家的調查,在東部許多新石器中期至晚期(大約距今4000 至3600 年前)的遺址都可以發現這一類文物。
富山遺址分佈的範圍可以北至秀姑巒溪,南至多良一帶都還有發現。繩紋缽是全臺灣新石器中期細繩紋文化皆普遍可見的器物,比如說在西南部的牛稠子遺址、鳳鼻頭遺址、墾丁遺址都可以發現。然而西部與西南部的繩紋缽從來未見帶有一對把手。1994 年考古學家李坤修與葉美珍在發掘富山遺址時,就已經提出富山遺址上陶紋釜與繩紋缽帶一對把手的特色,也推測這點可能與後來新石器中晚期花岡山、長光與卑南文化出現雙把陶器的文化特徵有傳承的關係(圖2)。
最近筆者對富山遺址資料進行整理與統計,以其中一個探坑資料進行分析,在同一層位可辨識的150 件陶容器中,繩紋缽即佔了40 件,占全體的28%。因此以富山遺址發掘資料而言,這類器物在繩紋陶時代算是需求性高的物件。
這一類繩紋缽形容器,型制大致固定,直徑在36 公分至18 公分的範圍內。可以有相當大的容量(圖3),缽口會特意捏出一個平唇面,因此在容器口部外側可以觀察到平行修整的痕跡。在缽身外側1 至2 公分以下,開始施滿繩紋。幾乎都是平行斜向的繩紋,偶見直行的繩紋(圖4左上與右上)。常在缽口的兩側出現對稱的一對小把手。這一類小把手在5 至3 公分長,應該沒有實際供提拿的作用,裝飾性的意味應該比較重。
從陶片斷面觀察,可以觀察到許多平行排列的孔隙,這指出繩紋缽的製作技術應是以拍墊法製成。每一次拍擊的力道可以使得器身擴張,器壁受到瞬間力道而留下這些接近平行的孔隙。大部份這類繩紋缽的質地都是較細的泥質,偶有輕微夾砂(圖4左下)。這些線索顯示這類器物不是直接使用於烹煮功能的容器,比較偏向於盛裝以及特殊用途。
由於富山遺址所出現的其他主要容器有很大數量應為煮食用的夾粗砂罐,以及推測為存儲功能的高頸罐。因此,繩紋缽型器與繩紋釜型器作為特殊意義用途容器的意圖似乎更為明確。然而在新石器中晚期富山遺址上的繩紋缽數量有越來越少的趨勢,很可能是器表施加繩紋作為裝飾的製作傳統在人群間逐漸消失(或說不再是主要流行趨勢)所反映的現象。
參考資料
吳意琳,2017。潮來橋與富山遺址的陶器製作傳統。臺中。2016 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
李坤修、葉美珍,1995。臺東縣卑南鄉富山遺址1994 年試掘報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頁31-61。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