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探索
史前岩棺製造場─豐濱.宮下遺址
「岩棺」是臺灣史前時期十分特別的大型石造遺物,以岩塊打鑿加工而成,主要為帶一長方形凹槽與一貫穿內外之穿孔。史前館受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執行「地貌擷取科技於考古田野作業之應用:以花蓮縣豐濱.宮下遺址為例」計畫,主要為嘗試於考古作業過程中應用3D科技,進行相關記錄與地表資料擷取的可行性。過程中藉由觀察二座位於遺址地表的岩棺,更加確定豐濱.宮下遺址為一處史前岩棺製造場(葉長庚2017)。
關於豐濱.宮下遺址
豐濱.宮下遺址行政區隸屬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位於新莊聚落南側與東興聚落北側之間。此遺址在日治時期即由鹿野忠雄先生調查記錄岩棺的資訊,目前遺址區域可見宮下Ⅰ號岩棺與宮下Ⅱ號岩棺,過去學者大多視宮下Ⅰ號岩棺為未完成之岩棺(劉益昌等2004)。本文將從二座岩棺上發現的線索以及考古發掘出土資料,論述為何豐濱.宮下遺址是一處史前岩棺製造場。
宮下Ⅰ號岩棺
宮下Ⅰ號岩棺「被豎立」倚靠於遺址區域內一處階崖上,以一塊長約450cm、寬約220cm、厚度至少80cm的火山凝灰岩進行加工,於露出側可見一長方形凹槽。凹槽長約183cm、一端較寬約57cm、深約48cm、另一端較窄約38cm、深32cm,於凹槽底部可見一深約12cm的凹洞(葉長庚2017:140)。
宮下Ⅱ號岩棺
宮下Ⅱ號岩棺亦坐落於遺址範圍一處階崖上,位於宮下Ⅰ號岩棺東側約40m處。岩棺本體已嚴重破損,於露出側可見三個方形突起,材質亦為凝灰岩,長約193cm、寬約106cm、高68cm(同上引:143),可於其凹槽底部看見破損之穿孔遺留。經清整後發現該穿孔亦尚未貫穿,且極可能在穿孔過程造成岩棺的主要破損,故宮下Ⅱ號岩棺亦為一未製作完成之岩棺。
宮下Ⅱ號岩棺3D模型。
宮下Ⅱ號岩棺穿孔斷面圖(引自葉長庚2017:136、圖178)。
岩棺的製作過程
基本上,豐濱.宮下遺址製作完成的岩棺應該如同新社岩棺,具有完整的凹槽、外廓、貫穿內外的穿孔,以及可能帶有突起與其他細部加工。而宮下Ⅰ號岩棺僅初步完成凹槽加工,整體製造過程停止於進行穿孔部位之加工程序;宮下Ⅱ號岩棺亦已完成凹槽加工,並且完成側邊之方形突起製作,亦停止在穿孔部位之加工程序上。由此二座岩棺的線索似乎顯示出岩棺穿孔加工的困難度與變數,由於目前仍無法判斷二座岩棺進行製造的前後順序,故對於其整體製作過程的加工程序仍不明確。不過大致可以知道岩棺的製作程序,首先進行凹槽之加工作業,再進行外廓、突起或是穿孔之加工作業。
特別的是,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於宮下Ⅰ號岩棺北側階面與南側階面兩個考古探坑出土的地層顯示,岩棺所在處於史前時期即存在落差超過2m的階面,亦即岩棺在製作過程中即被豎立倚靠於階崖上。更精確地說,史前人群為了製作岩棺,會利用階面高度落差來翻動岩塊,以利加工作業之進行,或許在此遺址出土的大量打製斧鋤形器,是為了製作供岩棺翻轉用的階面。
臺灣史前岩棺的特色
目前臺灣考古調查資料共記錄至少16座岩棺,主要分布於海岸山脈東側區域。除了本文所述三座岩棺外,長光岩棺、奇崙山岩棺、白守蓮Ⅲ號岩棺、麒麟岩棺、和平岩棺及都蘭岩棺等皆仍位於遺址現地。這些岩棺主要可分為可被移動式與不可被移動式兩種主要類型,大多為長方形凹槽,並帶有穿孔,可被移動式岩棺外側可能帶有方形突起或突條(葉長庚2013)。
目前考古資料中尚未有岩棺出土作為埋葬死者之證據,雖然幾乎所有岩棺的尺寸皆足以讓成人平躺於內部,但其真實功能仍有待考古學者努力來破譯這史前之謎。或許岩棺皆帶有穿孔,以及其上可能設有蓋板等微弱的線索,正暗示某些可能性。
參考資料
葉長庚
2013 《臺灣史前岩棺─重要古物白守蓮Ⅰ號岩棺保存維護推廣手冊》。臺東:臺東縣政府、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17 《地貌擷取科技於考古田野作業之應用:以花蓮縣豐濱.宮下遺址為例》。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
劉益昌、陳俊男、鍾國風、宋文增及鄭德端
2004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宜蘭縣、花蓮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國際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