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談的是哪片天與地:「101年坐在卑南談天說地工作坊」辦理側記

文‧圖/吳佳芬

「坐在卑南談天說地工作坊」是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賡續辦理之學術活動,迄今已連續辦理3屆。猶記工作坊第一屆「盛況」,使得筆者更是兢兢業業籌備。在規劃之初,筆者認為卑南遺址研究應多面向且持續累積其研究成果,透過科學研究與文化感知不斷交錯的過程,彰顯卑南遺址有形與無形之文化資產。

文化資產的保存不單是保全與維護管理,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文化意涵的教育與推廣。因此希冀工作坊能提供一跨界與跨時的思考與整合場域凝聚研究的氛圍,透過討論與分享的過程中將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傳遞給世人。本次工作坊從漫談世界文化遺產返航,聚焦於本土的文化資產討論,帶領大家認識臺灣在地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12年5月20日文化部正式揭牌成立,中央級文化資產專責機構「文化資產局」(以下簡稱文資局)也同時依此誕生。工作坊特安排一場專題演講,邀請文化資產局古物遺址組組長梁華綸先生,講述「遺址保存開發與相關法令」,簡介我國文化資產遺址類保存維護工作。

梁組長以七處國定遺址深入淺出說明目前政府針對國定遺址的保存與開發情形,計有十三行遺址、大坌坑遺址、圓山遺址、八仙洞遺址、萬山岩雕遺址、卑南遺址及鳳鼻頭遺址。梁組長也特別點出遺址保存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包括易與營建工程發生衝突、遺址特性不易宣傳、考古專業人才不足,以及出土遺物存放空間不足等。

針對上述問題,文資局自2002年起辦理多場綜合遺址類文化法規、考古田野工作等課程培訓班、研討會,培養文化資產保存從業人員能具備正確觀念。同時也推動法制再造,如推動「遺址發掘資格條件審查辦法」修正等。此外,也建立「遺址GIS網路查詢系統」,以簡化民眾查詢作業。

史前館受委託擔任卑南國定遺址管理機關,卑南遺址及卑南文化對於建構臺灣史前時代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工作坊當天安排三場主題,以卑南遺址的保存維護與教育推廣,及地緣部落卑南族下賓朗部落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分享在地實踐經驗。

主題場次一邀請本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葉長庚先生,分享主題為「從卑南遺址的發展談文化資產與考古遺址的保護」。從爬梳卑南遺址的發展過程來討論文化資產與考古遺址的保護情形,從卑南遺址的發現過程與相關研究回顧中,可瞭解卑南遺址在考古學研究上的重要性,包括卑南遺址是臺灣考古史上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遺址之一,也是臺灣考古史上具有最完整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等。同時,亦藉由其它考古遺址案例,說明考古遺址保護情形。

為讓與會學員認識早在史前時期即存在之樹皮布文化,今年特別結合本中心首次辦理「時尚‧樹皮」特展並於當天開幕。該特展是本中心為推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教育而辦理「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園創作活動」所呈現之成果展。駐園藝術家林戎依小姐巧妙將傳統樹皮與現代色彩結合,創作出一件件富當代色彩的時尚樹皮布服飾,期盼透過觀展讓學員看到史前與當代的連結。

卑南遺址考古發掘研究最終目標是為呈現卑南的古聚落生活形態,「卑南古遺址村」的復建即為史前館為實踐考古博物館之社教功能所研擬的目標。下午第一場主題邀請本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李坤修,以「卑南遺址古聚落復原方法芻議」為題,從卑南遺址歷史條件、現有資料掌握及未來主題呈現來分享看法。

主持人劉益昌老師也針對此主題給予本館在未來執行「卑南古遺址村」復建地建議,例如利用衛星定位等先進儀器首先劃定重要區塊,接著針對這些區域進行遺址整備動作(註),以卑南文化最精華時代(2500年前)為時間軸,並以墊高形式作卑南古遺址村的現地展示。

在地文化資產的傳承,聯繫在地民眾與先民的情感。最後一場邀請鑽研臺東地方文化多年的在地文史工作者姜柷山先生以及卑南族下賓朗(Pinaski)部落的婦女代表,以「卑南族婦女除草團(misaur)的復振與傳承──以臺東下賓朗(Pinaski)部落為例」為題,分別從外來文史工作者的觀點,及部落內部實踐經驗來談論卑南族特有的婦女除草團(misaur)。

下賓朗部落方面,邀請到長期致力於部落文化傳承教育的孫優女女士為主要與談人,孫阿姨一開始便以misaur特有的呼喊口號「hu~ hu~ ha」來激勵學員提振精神,並現場吟唱古調。孫阿姨播放2011年misaur影片,並配合口述完整介紹整個活動的流程,她提到,misaur是部落女子學校也是女子養成教育的場所。透過misaur,部落女子學習到對長輩尊敬、具備生活技能等,成為一個真正的卑南族女子,整個主題分享在孫阿姨詼諧的介紹下結束。

一個活動能圓滿落幕,背後必定是眾人的協助方能順利完成,在此感謝遺址管理中心簡明雄主任暨全體同仁在各方面的協助,也謝謝公共服務組邱瓊儀小姐在媒體公關上的支援。

註:劉益昌老師援引日本的說法,整備意為整理與準備動作,為日本考古界作為考古遺址保存與開發之前置作業。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計畫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