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 • 迴響
追尋傳統‧迎向創新──樹皮布文化的啟程
擔任卑南遺址公園駐園藝術工作者這段期間,很幸運能夠在園區創作,可以跟很多遊客交流,讓大家認識到我的創作,也認識樹皮布的製作過程和文化。在交流當中,我發現自己對樹皮布文化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製作過程中也有更多改進的空間,在如此的環境下,使我能夠在樹皮布與文化等各方面有所進步。
園區這個環境和藝術家非常的契合,舒服安靜,是適合找出靈感及思考的地方。最棒的是在館方安排下,參觀了其他國家的樹皮布作品,了解不一樣的樹皮布製作方式,增加了我創作的思源,奠定了文化的基礎,以利於創作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更是收穫良多。
擔任駐園藝術工作者近八個月之後,我在園區發表了成果展「時尚‧樹皮Play Bark」。這個展覽內容希望發揚樹皮文化和改造樹皮形象,刺激部落年輕族群保留文化的企圖心,營造樹皮精品感的時尚商品,提升樹皮商品的價值及多樣性。
展場設計上為了使樹皮布作品能夠完整呈現,在佈置上以簡潔又帶點霸氣的形式擺放,使觀眾一進來就能被現代氛圍所吸引。展場其中一處介紹樹皮布文化的歷史、脈絡,讓觀眾朋友不只看到樹皮布現代化的作品,也能了解樹皮布文化,達到發揚樹皮布文化的目的。
在這次的成果展覽中,看到許多人對我的支持。其中,有一位從加拿大來玩的華僑留言說:「謝謝妳,讓我認識樹皮布文化。」當下讓我感到十分欣慰,覺得辛苦創作的成果沒有白費。也有觀眾給我在樹皮作品呈現的方式上給予回饋,例如:「展場可用樹皮的纖維呈現出藝術氛圍,也能看出樹皮原始的紋路及顏色,又能與現代化作品產生強烈對比。」感謝他們給予的回應及鼓勵,讓我對此次的成果展覽,增添對樹皮布表現方式的省思及靈感,希望未來能做出更具代表性的作品,繼續傳達樹皮布精神及內涵!!
雖然臺灣的樹皮布文化曾經一度消失蹤影,但在都蘭部落沈太木耆老、部落青年及史料研究人員的研究下把樹皮布文化資料找回得相當完整,也保存的很好,相信這珍貴的文化有這麼多人守護,會有更多人認識及喜愛!!目前除了都蘭部落,也有其他藝術家、服裝設計師把樹皮做為創作的材料,創作出強烈的現代感面貌,像裝置藝術、視覺傳達藝術等相關作品。
最後,我要感謝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給了我這個機會擔任駐園藝術工作者。在這裡,不只提升創作品質,也增加了文化內涵。也慢慢在樹皮裡面找到了自我認同,確定了自己的定位,找到真正要傳達的理念。有了穩固的基底支撐,我才能創作出有共鳴的作品,也能使樹皮作品發展的更長遠。
這段期間,我更了解樹皮布文化相關的歷史及對人類服飾的重要性,打開我對樹皮布文化更廣的視野,並重新思考樹皮布未來在臺灣的發展可能性。希望能規劃出專為樹皮布發展的一套系統,以便提升樹皮文創商品的價值,也能兼顧傳承的責任。
最後,期許自己在駐園藝術計畫結束後能夠保有最原先的感動,持續創作。我會繼續隨著前人的腳步,做出呼應傳統的現代化作品,並保持著在卑南文化公園裡體會到與自然環境契合、尊重、感謝的心態,使我無論在任何地方都能有回歸純樸自然的思泉,展現樹皮本質的能量。
(本文作者為2012年卑南文化公園駐園藝術工作者)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國際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