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特展經驗與轉型正義的思考
博物館以收藏文物進行研究、展示教育為主要任務,時代變遷下,國內外博物館均面臨早年文物來源的正當性及透過何種管道取得等議題,也引起社會諸多的討論與重視。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成立於1990年,文物多為價購或捐贈,收藏來源清楚,在思考當代博物館的定位及功能的當下,近年來與排灣、布農、賽夏族等進行傳統服飾重製計畫,博物館運用新的作法與案例,提供也標識著博物館的社會責任與意義。
「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特展即以賽夏族合作織品重製為基礎,敘述其服飾變遷與復振過程,策展團隊從資料收集、paSta’ay(矮靈祭)田野調查、文案與展件收集到特展製作,再送請「賽夏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共同基金管理委員會」審核,除了尊重族群文化詮釋權外,亦為參與實踐轉型正義的重要歷程。
一、paSta'ay祭儀的主體性
賽夏族象徵性的祭儀paSta’ay(矮靈祭)是對ta’ay(矮靈)表達「感恩」與「和解」的祭典,原為每年舉行,隨著時代變遷,日治時期受到禁止,改成每兩年一祭,現代祭儀也從早期六天五夜,縮短成為四天三夜。
祭儀中通宵吟唱的祭歌,配合著儀式變換踏步、隊形的舞蹈,呈現各階段群體對ta’ay的信仰與心靈狀態,儘管因應時代需求改為族人分組接唱,但歌謠中傳達賽夏族對自然界動、植物的宇宙觀,忠實地反映歌舞與族群(部落)文化發展的不可切割關係。
策展團隊記錄paSta’ay(矮靈祭)時發現一些疑問,族人僅簡單回答「多看、少說」,用「像狗一樣豎起耳朵傾聽」來形容。我們體會祭典期間,族人謹守相關禁忌維護祭儀莊嚴的用心。俟祭典過後再次深入調查,朱姓主祭說,如果沒有paSta'ay(矮靈祭)祭儀,以一個小族群而言,受到近代大社會的衝擊,族群意識可能早就散失了。外界常以日治時期以後改為「兩年一祭、十年一大祭」的說法,他強調並沒有所謂「大祭」的特殊祭儀內容,只是十年為一週期,祭場上會出現另一支大祭旗,由豆及絲兩大姓氏家族輪流負責掌旗,其實祭儀規模都一樣。
我們開始理解paSta’ay(矮靈祭)為何屢屢面對外在環境改變或政權更迭干擾,依然保有其堅定且紮實的文化傳承基礎其來有自。
二、祖先服飾返鄉
1964年間賽夏族在祭典時,穿著傳統服的族人明顯減少,反而當時來往嘉義阿里山、南投霧社一帶的商人帶著泰雅族式樣的服飾到部落裡來販賣,一度讓外界誤認為是「賽夏族傳統服」。
1980年代,原住民意識覺醒,賽夏族人開始要求參與祭典時須穿著傳統服,1985年南庄鄉公所成立家政班推動織藝,織女風秀鳳、徐年枝、林素娥摸索仿製傳統圖紋與針織製作服飾,2014年織女風順恩組織傳統服飾重製團隊,帶動更多族人開始投入製作傳統服,逐步找回屬於自己的族服。
史前館適時參與賽夏族織藝重製、復振工作,2019年透過研究調查,尋找老照片進行比對,終於發現館藏的一件短上衣「蝴蝶衣」曾於1970年間paSta’ay祭典時由族中長輩穿著。織女們藉由織品技術分析比對進行重製,並於2020年paSta’ay(矮靈祭)舉辦時,讓家人穿上該件上衣重回祭場,引起族人們的關注。
除了協助重製服飾外,史前館進一步與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 合作,2021年辦理「遇見kakita’(相見):文物返鄉特展」,將館藏賽夏族文物及服飾返回原鄉展出。
博物館典藏的古老文物回到原鄉,這是部落裡的大事,能夠再見到祖先的物件,是老少族人引頸期盼的事。私下和織女們聊天時,她們提醒服飾要掛起來,因為曾有(靈異體質的)族人看見「老人家(祖靈)排隊等候穿古老服飾」,而且「很多老人家是留著鬍渣、打赤腳的」。
在當地田調時,祭團主祭說,過去族人的喪葬都在自家墓園,並沒有刻意要立墓碑的習慣。他說死後肉身、骨頭化為自然,但靈魂會留在親人左右。想起了「靈魂不滅」的觀念,前後對照起來就很合理了。
三、博物館參與轉型正義的思考
本次特展籌備期間有關paSta’ay祭典的影像紀錄拍攝腳本及相關展示文案內容,特別送請「賽夏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共同基金管理委員會」進行說明及審核。
策展團隊擬訂文案初稿:「祭典舉行時間約在農曆10月15日前後,由南北兩祭團代表會面約定。祭典活動可分為祭前、祭典和祭後,祭前主要是祭祀者與各姓氏長老的協商;祭典包含祭告祖先、敬晚餐和迎靈、會靈和娛靈、送靈、塗泥、伐赤楊木、墜稍和毀架等儀式;祭後則為送矮靈們往東方的河流之後結束。」委員會認為儀式過程應回歸祭儀的專用語,將「迎靈、會靈和娛靈、送靈」修改為「祭告祖先、敬晚餐和kiStomal(正式開唱)、papatnawaSak(欲拒還迎)、papa’oSa’(送靈)」以符合paSta’ay祭典的特殊性。
「迎靈、會靈和娛靈、送靈」為人類學紀錄祭儀過程的用詞,問題在於若沒有提及「迎靈」,何來「送靈」?委員會認為祭告祖先、敬晚餐時,實際上已經有「迎靈」的內容。雙方在多次討論後,加入rara:ol(招請、迎靈)修正為:「祭告祖先、rara:ol(招請、迎靈)、敬晚餐和kiStomal(正式開唱)、papatnawaSak(欲拒還迎)、papa’oSa’(送靈)、塗泥、伐赤楊木、墜稍和毀架等儀式;祭後則為送矮靈們往東方的河流之後完成祭儀。」
從賽夏族角度,回歸祭儀專有名詞才是還原祭儀原貌與神聖性的方式,具有「轉型正義」的意涵。惟站在博物館立場,將繁瑣的理念或敍述脈絡,轉化為理解易懂的文字以進行教育推廣,是策展必需考慮的方向與工作。
史前館與賽夏族服飾重製回返之路,結合賽夏文物館的培力工作,適時銜接起斷裂的織藝文化,證實當代博物館角色從文物保存、研究,轉變為主動提供族群(部落)需求為主位的互動模式,不僅解開文物背後的脈絡知識,重構當代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同時藉由特展製作過程中的學習,也歷經一次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議題的洗禮。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策展團隊成員)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
- 牛罵頭文化與長山頂II遺址-Niumatou Culture and Changshanding II site
- 臺灣玉的奇幻旅程-The Fantastic Journey of Taiwan Jade
- 文化復振:西拉雅、馬卡道、大武壠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 The Siraya, The Makatao, and the Taivoan Peoples
- 南島新視:印尼 Austronesian New Vision :Indonesia
- 蘭嶼島與飛魚:教具箱介紹 Lanyu Island and Flying Fish: Introduction to the Teaching 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