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藏品放大鏡

史前珍瑤──談卑南遺址4組國寶玉器(上)

文‧圖/葉美珍

前言

卑南遺址自日治時代發現、報導後,至今已超過100年。遺址位於北緯22°47′10〞,東經121° 06′48〞,卑南大溪出海口右岸河階,西倚卑南山,卑南山位於海岸山脈南端,因卑南大溪切隔而成獨立山丘,卑南大溪於出海口切開泥岩利吉層,溪口並有貓山、鯉魚山等小山,形成地質景觀。卑南遺址東北方可見山形美麗之都蘭山,都蘭山距遺址約20多公里,在現生卑南族傳說中具「聖山」地位。卑南遺址矗立之板岩石柱為其地標,研究者對卑南遺址之調查、發掘亦始於石柱及其周圍。

1980年因臺灣鐵路局建設臺東新站,工程中大量石板棺露出地表,因此在1980至1988年間,內政部(臺灣省政府、臺東縣政府)及教育部先後撥付經費委託臺灣大學宋文薰及連照美教授進行新站基地範圍之考古搶救工作。

搶救發掘之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揭露卑南遺址生活層及墓葬層之內涵,生活層包括50處建築遺留,1萬多件生活用陶器、石器,墓葬層出土1500多具石板棺,1萬多件陶、石(玉)質陪葬品,顯示卑南遺址豐富的文化遺存。

此一連續工作所採集之遺物、標本成為卑南遺址最著稱之一批出土物(以下稱臺大採集標本),並產生較多的相關著作,亦成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稱本館)及卑南文化公園之肇始。1988年起卑南遺址考古工作目標進入籌建卑南文化公園以及保護遺址之階段,發掘工作趨小型化。

卑南文化存在於距今3500年前至2300年前,為卑南遺址主要文化層,目前出土之建築遺留、生活器物、石板棺及玉器等陪葬品被歸屬於卑南文化,為明確使用玉器之文化。文化層(含生活面及石板棺層)厚度可達2.5公尺至3公尺。由建築、墓葬與器物復原之卑南文化為興盛之史前文化,居住卑南溪口之卑南文化人可能因地利掌握板岩及玉器兩大資源,建立起大型聚落,居民的生業以農業為主,狩獵為輔。

石板棺之陪葬品質量不同,生前富裕者常陪葬許多玉器或陶器,尤其多次使用之複體葬大棺。重複使用的結果,每位亡者之陪葬玉器留存於棺內,可能達數百件玉器。玉器大多為綠色臺灣玉(閃玉)質,依據功能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工具、兵器(獵具)及裝飾品,數量龐大,類型豐富。

卑南遺址至今出土超過2000具石板棺,出土不少陪葬玉器,而本館史前廳展示之卑南遺址陪葬玉器多數來自臺東縣政府所移轉。原來在卑南遺址搶救發掘期間的1983年至1984年間,屬於新站基地範圍的月形石柱東南方6000平方公尺區域,因施工單位按進度執行排水及擋土牆工程,要求臺東縣政府協助處理出土之史前遺物,臺東縣政府在無財源可委託學術單位之情況下,由當時民政局禮俗文物課長吳敦善以少許經費率工作人員處理之。

該次工作以處理石板棺為主,在6000平方公尺範圍內出土473具石板棺,棺內陪葬品3000多件(以下稱東縣府採集標本)。當時發掘出土之陪葬玉器標本部分移轉本館,包括品質精良之重要器形,奠立本館史前廳展示之重要基礎。2012年本館選擇符合「古物分類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3、5、6款之4項8件玉器向文化部申請登錄審查,並獲通過登錄為國寶。史前國寶玉器分別為以下4項,在持續數千年的玉器傳統中出現於不同時間點,各代表一種獨特玉器品類,以下謹為之簡介。

喇叭型手環

戴於手上的手環玉飾,以塊狀臺灣玉材鑽鑿修飾而成,玉材綠而通透,帶少量鉻鐵黑斑。環肉高而斷面略呈「L」形,環身一面擴張如喇叭口部,擴張處弧度圓轉,器身修飾程度高。全外徑93.8mm,環內徑58.8mm,重105.9g。

圖版1

玉質喇叭型手環。

此型手環東縣府採集標本至少2件,臺大採集標本6件。單件陪葬,通常出自石板棺單體葬之女性棺主左手臂,戴時喇叭面朝上,棺內伴隨管珠項鍊或鈴形玉珠頭飾(連照美1998:361)。其環內徑58.8mm之尺寸,正適合左手圍中等的女性配戴,戴入後約可推至接近手肘關節處。出土此型手環之石板棺通常埋於較深層位,推估其年代約距今4000年前至3500年前。

本件標本屬於玉質喇叭型手環中器形完整且品質最精良者。除卑南遺址外,全臺至少有3處史前遺址出土此型玉質手環,包括宜蘭縣丸山遺址出土1件,該遺址年代以碳十四定年2480±50BP(未校正)為代表(劉益昌1986:95);雲林古坑大坪頂遺址第I地點文化層出土1件,該遺址碳十四年代早者距今3070年前至2860年前,晚者距今2350年前至2300年前(厲以壯2010);臺南北三舍遺址大湖文化烏山頭期地層亦出土一殘件,該地層年代為距今2700年前至2300年前(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2006:164)。

喇叭型手環於三處遺址出土年代均較卑南遺址稍晚,而且形制有所變化,如環肉較低矮,斷面「L」形垂直角度明顯,開敞之裙版較窄,器形似有小型化之趨勢。除上述遺址外,不排除另有未經報導之玉質喇叭型手環。

喇叭型手環具有深厚文化背景,屬於單凸領環類之一,在與其同時代或稍早的外在環境中,大陸華南、西南一帶流行著雙凸領環(環壁斷面呈「T」形)及單凸領環,玉質與青銅質皆有,且以雙凸領環居多,單凸領環較少。而在臺灣包括本件標本在內的同類手環皆屬單凸領環並稍作變異,尚未見雙凸領環,且多為玉石質,無青銅質,亦有遺址出土少量同類型陶質手環殘件。因此本件標本所代表之器物類型在文化要素溯源與變遷之探討方面有其關鍵性。

參考資料

連照美,1998。〈臺灣卑南玉器研究〉,《東亞玉器》第一冊:351-367,鄧聰編,香港: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厲以壯,2010。〈2009-2011雲林縣古坑‧大坪頂遺址搶救發掘〉,《2010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論文集》下冊:8-IV:1-18,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2006。《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臺南縣政府編印。

劉益昌,1986。《田野調查暨田野發掘實施報告》,財團法人蘭陽文教基金會委託計畫報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