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話題 • 話語

史前館的黑冠麻鷺

文‧圖/張至善

2013年4月1日自由時報出現這個斗大標題:

「生態live秀/ 黑冠麻鷺育雛 史前館隔窗直擊」〔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後花園成了黑冠麻鷺天堂,正有一對在貼近二樓玻璃的樹梢築巢,人隔著單面透視玻璃,撫育過程看得一清二楚,鳥也不受干擾,更有保全日夜巡邏加以保護……

為了讓大家更為瞭解黑冠麻鷺的相關知識,整理介紹如下:

黑冠麻鷺跟我們農村歌謠中傳唱的「白翎絲」(白鷺鷥)不太一樣,牠的棲息環境以林地為主,一般的鷺鷥喜歡出沒的環境是以開闊的水田、沼澤、魚塭、農田等環境為主要的棲息環境,當然這和牠們覓食的食物很有關係。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蒼鷺、夜鷺多以魚類為主食,而田間常見的牛背鷺(黃頭鷺)則是屬於雜食性,以昆蟲和蚯蚓等動物為食物(有時也吃老鼠)。

隔著玻璃拍攝到的黑冠麻鷺雛鳥

隔著玻璃拍攝到的黑冠麻鷺雛鳥。

黑冠麻鷺的分佈大本營是亞洲的東南亞地區,在臺灣地區過去定位為稀有的留鳥。以往觀察記錄並不太多,只零星地分佈於臺灣北、中、南部之低海拔山區,但不知是牠在臺灣的族群增加了,還是因現在的資訊流通方便,在臺灣各地卻有越來越多的目擊紀錄,或也許以上兩者都是原因吧!

在臺灣,牠主要出現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樹林裡,活動地點大多位於靠近溪流之闊葉林、竹林及果園等具有少數樹林之開墾地,近年來在面積較大的都會公園或校園裡常可以見到牠們的蹤跡。黑冠麻鷺屬於肉食性的鳥類,主要在樹蔭下尋找蚯蚓為食;其他食物如小魚、蜥蜴、甲殼類也吃,因此在溝渠、水池以及草地、樹林,若具有相當的濕度,無除草劑、農藥的環境,便適合黑冠麻鷺築巢成家,可見史前館後花園是個環境相當優質的地點。

體型上,全長約16-48公分,牠們的公鳥、母鳥在外型上大致相同,都是褐色的身體、棕黃而帶黑斑的胸腹部、黑色的嘴喙和橄欖綠色的腳脛;但仔細的觀鳥者仍可依據身體上些微的差異來辨識牠們的性別。亞成鳥則較易辨認,牠們的羽色是灰褐色帶有白色斑點。根據記錄,黑冠麻鷺的繁殖期約為3月至9月,築巢於樹上,每窩產卵3、4枚。這次史前館被觀察到的黑冠麻鷺巢便誕生了3隻雛鳥,由親鳥輪流餵食育幼。

黑冠麻鷺抓蚯蚓的功夫是野鳥生態攝影者最喜歡捕捉的畫面之一。藉由敏銳的聽覺及耐心,牠能將蚯蚓從地面下揪出吞食,但是如果揪住的是超級大蚯蚓,還會出現與蚯蚓拔河的場面,是相當有趣的畫面。此外,黑冠麻鷺還有「擬態」的本領,就是在遇到危險時,會豎直脖子,動也不動地呆立原地,以身上的保護色假裝成樹枝、木樁,等到危險過後,才繼續動作。史前館的環境優良,植栽多元化,生態日漸豐富,不論在本館的後花園或是在卑南遺址公園裡,若在樹林中仔細觀察,幸運的你也許可找到牠們蹤跡!

在史前館後花園育雛的黑冠麻鷺

在史前館後花園育雛的黑冠麻鷺。

曾有記者來館採訪黑冠麻鷺相關新聞時問到:「一般民眾該如何進行賞鳥或觀察自然的活動呢?」其實,目前全國幾乎各縣市都有野鳥學會的組織,共同致力於臺灣野生鳥類的欣賞、研究和保育工作,在臺東則是臺東縣野鳥學會。此外,在本地還有荒野保護協會臺東分會,會定期辦理一些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的活動,都是很好的途徑和管道,歡迎愛護大自然的民眾多多參與,一起慢慢由觀察自然產生愛護之心,進而採取保護環境的行動,一起投入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的行列。

台東縣野鳥學會 台東市正氣路192號 TEL:345939.345916
e-mail:totaitung520@yahoo.com.tw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 http://sowtt.sow.org.tw/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