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一切都是關於「給了愛」: Paules陶珠創作成果展側記
認識胡莉亞(Paules)
2013年的「藝術工作者駐園創作活動」希望能傳達「自助人助」的樂觀態度,這要怎麼說呢?2009年八八風災沖毀許多人的希望,這當中也包括2013年的駐園藝術工作者─胡莉亞(Paules Makakadruwan)小姐。Paules在八八風災前住在鄰近嘉蘭部落的山上,是名養魚種菜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的家庭主婦。大水雖然沖毀她的家園,但外界的關懷與支持卻為她開啟了生命的另一扇窗。風災過後,Paules透過外界的協助成立「給了愛《kiljivak》」陶珠工坊,在這一小塊天地重新找回對未來的希望。
「kiljivak,在排灣族社會的解釋是天上的神或別人『給了愛』。大家『給了愛』、許許多多的(愛)給嘉蘭村,是你(妳)們的愛讓我們部落的婦女與學生,有機會學習陶珠進而從悲傷中走出來,就有成立『給了愛陶珠工坊』的企圖心」。Paules說著當初成立「給了愛」陶珠工坊的始末。
paules教導小朋友製作陶珠。
paules特展導覽。
Paules從事陶珠創作已堂堂邁入第五年,目前擔任臺東縣金峰鄉嘉蘭國小文化課程的講師,也會在周末之餘和部落的vuvu(長輩)們分享陶藝技術。Paules表示學會製作陶珠除了是興趣,也為了想讓排灣族的文化發揚出去:「藉由陶珠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文化,讓陶珠不只是飾品,更是讓排灣族文化與外界連接的軌道。憑藉著陶珠傳遞的深沉意涵與衷心祝願,將大家關懷嘉蘭的愛分享給每一個熱愛生命、情義相挺的好朋友們。」
「給了愛kiljivak」特展
五個月的駐園創作活動即將進入尾聲之際,正是創作成果要發表的時間。筆者開始與Paules討論,希望有助於Paules在討論過程中將成果展的想法具體化。Paules想藉由成果展表達感謝,感謝各界給了她、給了嘉蘭部落許多愛與關懷。更重要的是,Paules想藉由陶珠創作表達最深沉的謝意並再次將愛傳遞,於是「給了愛kiljivak」特展名稱就此產生。為提升「給了愛」特展中心思想的傳遞,展示作品除Paules的創作成果外,另外也展示嘉蘭部落vuvu們、嘉蘭國小學生的作品,而vuvu們與學童的作品皆是Paules在日常時與他/她們互動之下所產生的成果。
paules作品照。
VuVu們的作品。
VuVu們的作品。
VuVu們的作品。
籌備過程中,Paules常常會一邊看著作品一邊說:「這個黃我燒壞了好幾顆才燒成功」、亦或者是「這個紅好像太亮了,應該還要再暗一點」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筆者一度困惑,再三請教Paules後,才理解在嘉蘭部落,不論造型如何變化,不同圖騰的陶珠其色澤亮度、甚至是排列的方式都有其傳統規範。「外面的人看不懂,但在部落是會被人家取笑的。」Paules這麼解釋。雖然Paules擔心作品被所謂「內行的」族人們看到會被訕笑而自我要求嚴格,但另一方面卻也可以體會出文化的傳承與延續端賴枝微末梢的堅持。
一切都是關於給了愛
本館曾在2011年辦理「自助人助Babuzangal」特展,當時正逢八八風災過後不久,為傳遞正面積極的力量,本館將「關懷嘉蘭村莫拉克風災心靈教育重建計畫」的陪伴過程以特展方式呈現。多年後,筆者試圖在本次成果展再次傳達「自助人助」的概念,傳遞愛與關懷是撫慰人們在遭逢困厄的力量,而唯有自我堅強才能感受外界所給予的力量,進而從困厄中逐漸走出。
如同Paules在八八風災後積極參與外界所開設的陶珠創作班,在明碁文教基金會的資助下,開始她陶珠創作的生涯。而在國內知名視覺藝術家蕭青陽先生大力奔走之下,Paules有了人生中第一座燒窯,讓她得以將作品完整呈現在眾人眼前,而這一切地一切都是因為「給了愛kiljiavk」。
後記:本次特展特別感謝展示教育組林建成先生、劉少君先生以及本中心同仁,給予筆者在各方面的協助。最後感謝公共服務組邱瓊儀小姐在媒體公關上的宣傳。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業務助理、藝術工作者駐園創作活動計畫承辦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