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探索
岩岩夏日的探險:臺灣東部史前岩棺簡介
炎炎夏日何處去呢?不妨到臺灣東部探訪史前巨石的蹤影。 一般談論到巨石,大家通常會聯想到英國的巨石陣、復活節島摩艾像、埃及或馬雅的金字塔等。不過,臺灣也有巨石,雖然不如前述般地宏偉,不過一樣神秘且吸引人。
臺灣的巨石也吸引了早期日本學者的目光,讓鳥居龍藏、森丑之助、鹿野忠雄等人曾多次前往各個遺址記錄下這些巨石的資料,並認為臺灣的「巨石文化」包括大型石柱、岩棺、石壁、人形石像、石輪與各式單石等各式類型。後來,宋文薰教授在麒麟遺址的發掘以及連照美教授在都蘭遺址的發掘成果,認為這些巨石應該是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並將其命名為「麒麟文化」。
岩棺是臺灣史前時期最大型的石質遺物之一,考古資料記載至少曾發現過15座岩棺,然而目前較明確存在的僅有9座,其中6座仍座落在遺址地表(圖1)。基本上,臺灣的岩棺主要位於岩塊上雕鑿出一長方形凹槽的形態,大多帶有穿孔,區分可移動型與不可移動型;另外,在豐濱(宮下)遺址曾發現圓形的岩棺,以及在奇崙山遺址有座不規則形岩棺(或被視為人形岩棺)。
目前,白守蓮Ⅰ號岩棺因其重要與稀少性已被指定為重要古物,並持續於本館進行保存維護與展示等作業,相關資料亦於本館電子報與文化驛站有過多次報導與介紹,故本文將針對目前仍在戶外的兩座較完整的岩棺進行介紹。
長光岩棺
長光岩棺(圖2)位於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長光社區內,因地主進行農作整地,以挖土機於屋後沙丘中所發現。此岩棺為大型岩塊上雕鑿出一長方型凹槽的岩棺,屬於無法移動的類型,於岩棺凹槽西南角有一穿孔;另外,在岩棺開口處將岩塊雕鑿成一平面,似乎作為置放蓋板所用,大型岩棺表面有許多平行的溝槽,應該是以挖土機整地時所造成的痕跡。
目前露出地表之岩塊長約1000公分、寬約680公分、高約110公分,其凹槽內部長約177公分、北端寬約45公分、南端寬約60公分、深約44公分;其穿孔直徑約為10公分、穿孔長度約為15公分(葉美珍1993:96)。
根據記錄,長光岩棺被發現時,其上覆有破碎板岩片,棺內都是砂土,於凹槽北端發現有一顆大圓礫石,其它區域則有數顆小礫石與幾片碎板岩。目前岩棺所在區域被規劃為一休憩參觀區,環繞著岩棺所在之岩塊的周圍架設有木質步道與階梯,可供參觀者由各個角度觀看長光岩棺(圖3)。Google 地圖搜尋座標數據為「23.328836, 121.458364」,即可找到岩棺位置。
都蘭岩棺
都蘭岩棺(圖4)位於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西北側林地內,也是直接在大型岩塊上雕鑿一長方形凹槽的型式,於凹槽東北角處帶有一穿孔,岩棺西半側皆已明顯破損。從凹槽表面可觀察到些許加工製造痕跡,應是先經過打硺後再修磨,而岩棺開口面亦似有經過修整而成較平整的狀態(圖5)。
圖4.都蘭岩棺。
圖5.都蘭岩棺現況。
經量測得知,岩棺目前露出地表之岩塊長約338公分、寬約218公分、高64公分;其凹槽內部長約183.5公分、寬約70公分、深約56公分;其穿孔直徑約16-19公分,穿孔長度約為15公分。
由於該岩棺長時間曝露在野外,目前於岩棺表面與內部皆可發現地衣、塵土、落葉等附著其上,岩棺西半側有多處破裂情況,部份破裂之碎塊已被移離原始位置,所以參訪時應小心避免對岩棺造成破壞,以保護這僅存少數珍貴的文化資產。Google 地圖搜尋數據為「22.885002, 121.219969」,即可找到岩棺位置。
如果岩棺不是棺?
到底是為了什麼,史前人群要在這麼大的岩塊上加工成如此的長方形凹槽呢?是真如日本學者的看法作為葬具的功能,還是如現在的阿美族人將它視為「祈雨石」呢?那麼如果岩棺不是棺,又會是什麼呢?
由於大多數的岩棺皆曝露於遺址地表,未能經過考古發掘而掌握其脈絡與相關線索,目前亦沒有岩棺作為埋葬死者的直接證據,考古學者僅能保守地認為其可能與儀式行為有關。本館將於七月份辦理「岩岩夏日的探險,尋找史前巨石」活動,並廣徵大家的創意,歡迎您來到重要古物「白守蓮Ⅰ號岩棺」展示現場,寫下您認為岩棺可能的功能,或寫下您的想法與推測。相關活動內容詳見活動網頁資訊
岩棺參訪小叮嚀
1.岩棺為珍貴之文化資產,請大家共同宣導保存維護的重要性。
2.請勿直接碰觸岩棺,或踩踏於岩棺之上。
3.請勿任意移動岩棺或其破碎之部份。
4.如發現岩棺受到毀損或破壞,請儘速通知臺東縣文化處文資科(089-250129)。
參考文獻
葉美珍
1993〈長光岩棺及長光遺址發現簡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2:95-102。
葉長庚
2014 《臺灣史前岩棺─重要古物白守蓮Ⅰ號岩棺保存維護推廣手冊》。臺東:臺東縣政府、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文作者為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