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自我探索.刻畫部落文化的故事:2014原藝節作品創作概念分享

文/圖 Kuli.Kilang

前言

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以「蝶舞青春」為標題,是希望原住民青年關注在原住民文化某一議題上;透過認識魯凱族對蝴蝶的文化認知,推展至認識原住民的勇士精神,並期望同學們在學習創作的過程中,將實際的體驗化為創作,激發出原住民青年的無限創意與實踐。而創作出動態或靜態的成果作品,透過史前館架設的平台,運用展示或展演的方式,來展現原住民青年對部落文化的認知或述說自己的故事。

史前館搭設青年藝術創作交流平台,期許參與的同學,自由地學習各校原藝班運用藝術媒材的創作成果,如同原住民參與部落傳統活動一樣,透過平常心的互動模式,本身就是參與者也是觀察學習者的雙重身分,期望達到心靈成長、藝術萌芽的可能性。

在這次原藝節參展的作品中,有幾件作品的創作概念值得與大家分享。

一、關山工商原藝班的創作故事

「遺忘‧記憶」版畫

這幅作品的意象相當多元,整幅畫的中央是一棵完全落葉的大枯樹,象徵著部落文化從壯大到枯竭的局面。兩側是個枯葉蝶,就像部落淹沒在漢文化、現代化的環境,老人守護著逐漸被族人遺忘的文化。同時也是部落青年開始對話,在反思加入認識部落、思考如何保護文化大樹;期待著就像蝶蛹一般蛻變之後,展開多彩繽紛的翅膀重現在文化大樹之中。

image001

「遺忘‧記憶」版。

「消失的獵場」版畫

這幅作品乍看之下,看不出與蝴蝶有關。同學說這是蝴蝶勇士守護山林,為消失的獵場哭泣。在山林裡,一棵大樹面臨著土石流來襲的危機,那座山林就是部落的獵場,逐漸受到外力侵犯,族人因為漸漸地失去獵場而在哭泣。而樹上的紅色是面臨危險的顏色。同學說,希望將眼淚化為蝴蝶的動力,背上羽毛化為翅膀,飛舞巡視在這片山林之間,身披獵刀化為勇士,捍衛部落逐漸消失的傳統獵場。

image003

「消失的獵場」版畫。

「期望飛舞的犀牛」蠟染枱燈

現在的高中生課業壓力大,同學說父母對他的課業成績要求一年比一年高,學校給同學每天的功課,也一年比一年多。他說表示,在這門藝術輔導課程,他剛開始不知道要畫什麼,只知道要畫蝴蝶,只要能交出作業就好了。當他畫完後,回想創作的過程,那是突然的靈感,這幅畫反應了當下的心裡期望。他說,蝴蝶就像小時候的我一樣,是大家的寶,每天都可以穿著美美的衣服跑來跑去的,很自由;犀牛就像現在的我,許多功課壓力在身上,想跑出去的力氣都沒有,多希望能回到小時候像蝴蝶一樣,無憂無慮地在空中飛舞。

image005

「期望飛舞的犀牛」蠟染枱燈。

二、臺東高中原藝班的創作故事

「亞當‧夏娃」素描

這幅畫結合聖經上的故事,說明了西方基督宗教進入魯凱族部落的影響。看似蝴蝶的作品,中間的魔羊比喻為毒蛇與魔鬼,長翅膀的男女為亞當與夏娃,魔羊中間的小孩,是他們的後裔,圖下面有一個眼睛是神之眼。神創造了亞當和夏娃,因為太有好奇心,即便神告誡他們不能吃樹上的果實,但是還是不敵魔羊誘惑吃了果實。神知道了這件事就把他們趕出伊甸園,此後亞當和夏娃結合了,並繁衍了後代。

image009

「亞當‧夏娃」素描。

「脆弱與美麗」素描

原住民文化彷彿蝴蝶般存在著充滿美麗的羽衣,自由自在地穿梭在山林原野之間。而蓮花代表的意義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聖潔象徵,就像原住民現在的處境一樣,身處的環境繁雜無章,但是依然能夠保持單純的聖潔,潔身自愛的情操。但是蝴蝶雖美,卻是脆弱、沒有力的身軀,是一種唯美、超脫、敏感而脆弱的象徵。同學說,原住民文化絕不會因環境或時間而有所變化,不會有所改變,蝴蝶停歇在蓮花上則表示我們對文化的敬重。

image012

「脆弱與美麗」素描。

「蝴蝶背上的翅膀」素描

這幅作品有雙重概念在其中,其一將焦點放在中央蝴蝶的翅膀。巨大的浪花不斷拍打著航行中的船,但眼看後方尖銳的礁石慢慢逼近,不知該前進還是後退的船夫,正在找路,外表看似漂亮的人事物,內心都有煎熬的故事。每一艘船代表每一部落的情況,載負部落文化使命的蝴蝶,好比是一艘正陷於水灘之中的大船,何時才能揚帆駛到大海?

image014

「蝴蝶背上的翅膀」素描。

結語

本館在三年前推動了館校合作計畫,傳承部落文化藝術教育輔導計畫,並策劃了高中職原藝班的藝術教育創作展,加上連續實施兩屆的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不但累積了豐碩、多元的經驗,同時每年也帶來一些不凡的教學成果與驚喜。今年同學們的主題性的創作,不僅凸顯年輕一代對自然環境與原住民文化的熱情,更讓人為之一亮的是原住民青年的無限創意潛力,能夠在博物館平台中,發揮部落文化的藝術天份,展現自身族群與部落的故事。

今年的蝶舞青春創作展在史前館二樓迴廊展到9月15日,歡迎有興趣的同胞前來欣賞原住民青年的藝術媒材創作。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承辦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