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南島文化專欄

排灣族內文舊社踏查之初探

文‧圖/馬耀基朗

排灣族內文舊社位於屏東縣獅子鄉莿桐腳溪的支流,內文溪右岸、內文山(tjuljicaq)中腹,海拔約720公尺的坡面台地上(台邦.撒沙勒等2015:37),內文社族人多居住在今日之內文村。據耆老口述,因族人看到先前移居他處的族人從事定耕水稻農業而生活安定、物產豐富,故促使原居地族人向外遷徙,時間約在國民政府來臺初期(台邦.撒沙勒等2015:94-95)。鳥居龍藏有關內文社記錄的手稿,有非常多服飾、建築、手紋身紋、雕像、工具武器等,本館鳥居龍藏手稿研究小組為執行手稿內容解讀,於2023年12月初至內文舊社,親身了解內文舊社的環境,同時也進行地表遺物調查與記錄。

因排灣族採室內葬,且族人遷離舊社已有一段時間,為了能請求排灣族內文社祖靈同意我們進入並保佑我們離開順利平安,特別商請內文部落的村長作為嚮導帶領進入舊社,再請pulingaw(靈媒)進行簡單嚴謹的祈福儀式。

pulingaw(靈媒)進行祈福儀式

pulingaw(靈媒)進行祈福儀式。

儀式地點選在內文部落的出入口,pulingaw準備了自釀的小米酒、檳榔、荖葉、木製祭祀盤以及祈福過的獸骨。首先pulingaw以隨身攜帶之小刀,切割檳榔與荖葉,並拿出裝有獸骨之塑膠容器,進行組合分裝。只見pulingaw在非常精美的祭祀木盤上,放置共20份大小約5公分×3公分方形荖葉,每一份有兩片荖葉,其上放置一小塊獸骨,旁輔以小米酒與檳榔當作祭祀品。而後pulingaw面對欲進入舊社的人員以及舊社方向開始吟唱祈禱文,之後將祭祀盤內的荖葉向四周撒去,另留下三份荖葉,並將之繫成小袋狀,囑咐嚮導待會進入舊社途中拋置路上,以作為祈福安靈之用。隨後眾人各自喝下經pulingaw祝禱之小米酒,完成儀式。

此次共有日方鳥居龍藏紀念博物館學者3位、本館鳥居龍藏手稿解讀成員4位、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鄭安睎教授以及負責兩天食宿用具的布農族協作同伴一共10位調查人員,由內文部落嚮導帶領進入內文舊社。本次進入內文舊社,先開車至登山路口,適逢當天獅子鄉公所辦理舊社踏查活動,故有幸搭乘爬山虎的四輪農用車,節省了近一半路程,之後徒步走入內文舊社。沿路均為泥土面的部落社路,所幸路途有經過整理,且為冬天乾季時節,故無高聳的草木。經過近4小時路程後,終於抵達內文舊社,營地整理過後,即開始進行舊社調查。

前往內文舊社的社路狀況

前往內文舊社的社路狀況。

舊社調查重點在於確認與蒐集手稿內之紀錄,包含了建築結構、植物現況、舊社地點與社路GIS化、地表遺物調查。本次將臺日雙方人員混編,分成兩組調查,其中筆者負責的是地表調查與建築遺構拍攝。在遺構部分,在日治時期紀錄中,牆面地板屬於石板結構,屋頂部分則為竹木材質,因此到了現地之後,雖無法觀察到完整的內文舊社房屋,但從遺留下來大量尚稱完整的牆面地板廣場等建築結構,業已能夠體會到傳統住屋的精美。

房舍疑似儲藏空間之結構

房舍疑似儲藏空間之結構。

而從現場觀察到至少有10階以上古河階面留存有房屋建築,即可想像原來內文舊社規模巨大、族人人口眾多之景。另日本人剛進入臺灣進行統治南部排灣族期間,曾發生與排灣族人的戰爭,一般稱為「南蕃事件」,在調查中發現有日本人建立的「南蕃事件」紀念碑。

日本人建立的「南蕃事件」紀念碑

日本人建立的「南蕃事件」紀念碑。

調查的另一重點在於記錄地表遺物,惟這些遺物屬於排灣族人所有,故本次僅進行拍攝與文字記錄,並無帶回任何遺物。調查團隊幾乎走完內文舊社本社所有河階面,並拍攝與記錄地表上可觀察的遺物。本次記錄之遺物種類計有排灣族傳統陶器(陶片)、青花瓷、白瓷、紅色瓷器、上釉硬陶、礙子、印有日文與中文之玻璃瓶、金屬器、貝殼等器物,一共記錄75件遺物。其中玻璃瓶因數量多、重複性高,僅挑選較為完整且可分辨文字者為代表。

此次調查未發現有完整陶器,判斷完整的器物應該是隨著族人遷徙而帶走,破損及殘片則遺留在原舊社地面。從地表上的遺物來看,日治時期遺物占大多數,例如印有「DAI NIPPON BREWERY CO.」塑形字樣的咖啡色玻璃瓶,經查詢資料後得知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釀製啤酒酒瓶。

日治時期的啤酒玻璃瓶

日治時期的啤酒玻璃瓶。

此外發現比較完整的青花印花鶴紋碗。根據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資料顯示,此為二十世紀前半葉四國砥部燒製品,1920年代大量輸入臺灣。而此次遺物中,石器甚為罕見,連砥石都尚未發現,但遺留有兩件板岩打製成圓盤狀的不明石器,顯示內文舊社建立的時間可能屬於金屬器甚至是歷史時期的階段。

地表上不明之打製石器

地表上不明之打製石器。

青花印花鶴紋碗殘件

青花印花鶴紋碗殘件。

其他文物仍需要查詢大量研究資料進行比對,特別是大多數非完整青花瓷器仍可透過腹片紋飾進行比對。尤其是與明清時期水下考古發現之沈船資料所提取的貿易青花瓷器相比對,可以判對出這些青花瓷的生產時間、地點以及外銷路徑,以便做為認識內文舊社對外物質交換的重要關鍵。

引用資料

台邦.撒沙勒總編輯、金惠雯執行編輯,2015年,《獅子鄉志》(完稿版上冊)屏東縣獅子鄉公所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執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副研究員,本館鳥居龍藏手稿研究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