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考古特展介紹
即將於12月20日開幕的「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考古特」,是一檔跨越1500年之久,遠自東漢至明代的考古文物特展。這檔特展為本館與中國連續合作四年的佛教考古特展。或許去年錯過了「絲綢之路特展」,但是今年這一檔,本館在展示陳列設計,有許多令您一想不到的細膩之處,請勿再錯過這一檔有許多中國一級古物的重要展示。
2008年7月南京市博物館考古人員清理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地宮時,意外發現了帶有「金陵長干寺」字樣的石函及「開元通寶」等唐宋錢幣,把地宮的真實身份引向北宋長干寺。11月22日,經過千年塵封,七寶阿育王塔從鐵函中緩緩升起,展現在人們面前,高大瑰麗的寶塔、精美豐富的圖案,以及七寶隨身、遍體金光的華貴風采令在場的專家歎為觀止。更為重要的是,塔內瘞藏有如來真身「感應舍利」、佛頂真骨以及大量珍貴的供奉器物。在明代興建的大報恩寺地宮下,為什麼能夠發現宋代長干寺地宮呢?引起人們對該地宮出土文物的極大興趣和種種猜測。
或許對佛教考古有興趣的朋友都知道,去年的絲綢之路特展中展示了唐代法門寺地宮的精美文物,而今年特展中最重要的文物,便是上述的七寶阿育王塔,這七寶阿育王塔的外面為銀質,表面鎏金,整體金光閃耀,給人以金塔之感。寶塔表面還鑲嵌了452顆寶珠,有白、紅、藍、黑等顏色,光彩奪目。經檢測,寶珠包括水晶、玻璃、瑪瑙、青金石等。
寶塔滿飾各種佛教紋飾與圖案,塔的相輪上主要裝飾佛教聖花——蓮花與忍冬;四座山花蕉葉的內側分別設置坐佛和立佛;山花蕉葉外側是佛傳故事,共有19幅畫面,描繪了佛祖孕育、誕生、角術爭婚、出家、苦修,到覺悟、傳法,最後示寂涅檠的全過程,表現了佛祖非凡的一生。四面是四幅佛祖本生變相。根據下方的銘文,分別為「薩捶那太子飼虎」、「大光明王施首」、「尸毗王救鴿命」和「須大孥王」變相。這座通高119公分的鎏金打造的塔,被視為佛教中的塔王,精美出眾,無與倫比。
本次展示共有104件重要文物,其中一級文物約有廿多件,這些文物在中國藝術史中重要程度,是近年在中國巡迴世界特展中極具代表的一檔特展。尤其七寶阿育王塔在數年前,曾至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展出,此次來臺實屬不易,日後無此機會親睹如此出色的文物來本館展覽。
此外,這次展覽結合中國五家重量級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浙江博物館、南京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以及四川博物院,為中國南方省份中收藏極具代表的博物館群。這些博物館所精選的文物,是必須跑遍這些省份才能目睹的文物代表。例如南京博物院所提供東漢(西元25年-220年)彭山166號墓出土「陶佛像搖錢樹座」,也顯現佛教初傳入中國時,與在地黃老仙術結合的背景,可能為中國最早的佛造像。以及梁普通四年康勝造釋迦背屏式石佛造像碑,屬於四川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細數這些文物,其中也有元、明、清閨閣畫家手繪或刺繡佛繪,其中元代重要女性畫家管道昇以其髮絲刺繡觀世音菩薩的作品,另外兩幅也屬於女性畫家的書畫作品,讓我們深深了解觀音菩薩女身以及宗教題材,如何將女性內心情感映射在這些繪畫當中的情感表現,在中國往昔以男子為社會主宰以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概念中,這些佛繪所代表的意涵,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
本特展無論在文物歷史意涵或是在展示的鋪陳與意趣,本館期盼提供社會大眾,透過歷史脈絡的資料補充,或是將場景時空融合,讓觀眾輕鬆觀看了解這個特展所要陳述的精髓在哪裡。或許本館並無法如都會博物館的參觀人數獲得大眾的青睞,但是此展將以本館的專業陳列態度,讓觀眾欣賞一場精彩的文物故事。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考古特展」館方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