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 話語
乘著風箏尋古意:一個在地環境教育課程的理念與實施
筆者致力於環境教育工作多年,一直思索如何規劃出真正貼近在地的環境教育課程,不再讓在地人們覺得環境保護與環境教育是那麼遙遠與陌生。從自我身邊與在地文化出發,重返祖先的足跡再次建構地方的意義,重新關懷周邊的環境。
本文將從地方感與環境意識的概念談起,在此概念下,筆者在南王國小規畫執行了一個在地環境教育課程,引導學生重新對地方產生情感與意義建構,進而產生環境意識與行動。
一、地方感與環境意識
1970年代人文地理學家以現象學(Phenomenology)與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為根基開始發展地方的概念。Tuan(1975)指出「地方」不同於「空間」(space),地方是透過經驗所建構的意義的核心。他透過與空間的對比來定義地方,發展出一種作為行動與移動之開放場域的空間意義,地方是牽涉了暫停(stopping)和休憩,以及涉身其中。空間適合空間科學和經濟理性的抽象概念考察,地方則適於諸如「價值」(value)與「歸屬」(belonging)。Tuan在《地方之愛》(1974)一書中闡述「地方之愛」一詞,指涉了「人與地方的情感聯繫」。這種聯繫,這種依附感,乃是地方作為「關照場域」(field of care)觀點的基礎(Cresswell 2006:14-15,王志弘譯)。
早期即有許多環境學者討論人與土地的關係,Carson(1965)強調在不同地方的直接自然現象經驗,有助於兒童對世界的情感連結。Lutts(1985)指出環境教育應該培養每個人對居住環境的探索能力、把環境中的「地方」視同「家」一般的珍惜,並以行動來保護改善它。Orr(1994)也提出扎根在一塊土地上,是靈魂深處最重要的需求,要恢復對地方的感受能力,重拾對生命的熱情與自然的關懷。
之後在國內外許多有關環境行動者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中,也發現童年時期的自然經驗對於一個環境公民的形成具有極重要的影響力(Chawla 1999;許世璋 2003)。在許多學者的研究中也提出,地方感有助於促進正向環境行動意向(Vorkinn & Riese,2001;Vaske & Kobrin,2001;Halpenny,2010),這些研究結果支持了人文主義地理學者們所指出人們對地方之愛及產生的行動。
如同Relph在其《地方與無地方性》(1976)一書中提到,我們知道在哪裡生活的這個日常世俗事實,住在某地,在另一處工作,又在另一個地方踢足球。但是,我們也願意保護我們地地方,免遭那些不屬於此地的人侵害,我們也經常留戀我們離開的地方。這些反應透露出地方對於人們「存有」(being)有更深刻的意義(Cresswell 2006:14-15,王志弘譯)。不過Kudryavtsev(2012)在分析環境教育中的地方感研究中,則指出目前環境教育中地方感的研究較著重在自然環境的地方意義,較少討論其他面向如社會與文化等對環境行為的影響,然而人們對於一個地方的依附不只是其生態意義,亦包括有這個地方的文化與社會意義,結合生態與其他社會人文的地方意義,將更加強化對於正向環境行動的影響。
二、在地感的環境教育課程
筆者自2010年9月第一次參與了學校傳統生態智慧環境教育課程的規畫與教學,本次以教授民族植物課程為主。2012年8月與該校6年級師生合作,以「卑南大溪」為主題課程,引導學生以卑南大溪為學習場域,在部落耆老的帶領下瞭解相關的傳說故事、現地勘查並紀錄傳統地名與空間記憶等相關資料。學生們透過數次走訪與訪問紀錄相關的歷史故事,當重返祖先走過的路後,這些地方也對學生們產生了不同的意義與情感。
2014年筆者再次與南王國小教師合作,本次嘗試將具有傳統文化地景意義的風箏傳說故事與環境教育的概念相結合,並融入藝術與人文課程來進行。將傳說故事與環境教育課程的結合是較少研究者探觸的議題,因此筆者與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相互討論澄清疑問,修正與凝聚教學主軸,建構主題教學的模式。
課程設計一開始以《街道的歷史》這本書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環境的變遷與體認生命長河的概念。之後探尋卑南族風箏故事,邀請部落耆老以口傳教授方式及實地的踏查,帶領學生進入故事中的時空背景,發覺人與土地的交互關係,在歷史的軌跡中創造不同的文化遺產。
本次的課程加重了藝術創作課程,分三組進行傳統風箏製作、繪畫與地景模型創作。經過三週的藝術創作課程後,學生的學習反應有了明顯的改變,透過親手做與觀看,心境被帶入其中,感受得以自由表達,學生意識到自己與風箏故事、地景的關係越來越近了。
一邊畫……很感動要流眼淚。一開始沒有信心完成,一直畫一直畫,到最後對於畫這幅畫有感覺了。畫完之後覺得和去看的景色不一樣。又覺得很像。想要再去看一遍。---(繪畫組A學生)
我們做的地景模型很自然,就像回到古代的自然環境一樣,都沒有道路、橋等人工設施。樹木非常多自然環境比較好,以前山比較沒有因為地震後就禿頭(沒有土石流) ,以前的溪水比較清,現在的比較髒,因為有工廠的水汙染,或是開車與摩托車的黑煙。---(地景組學生)
學生繪畫作品。
風箏故事地景藝術創作。
課程最後,筆者安排了團體學習紀錄活動海報的製作課程,請學生先在地圖上貼上每個故事點的景象照片,寫下對該處的觀察與感想。最後各組將另一張大家與該地景的團體合照再貼在地圖上時,故事地景成為大家共同參與的美好印記,因著這份對土地與文化產生的情感,萌發出公民議題的關注與行動。
有了風箏石的背景故事,尤其是畢業以後再到那裡。那個風箏石和別的海灘上的石頭不一樣,它不只有故事,還有六年甲班的共同回憶。如果風箏石那地方變了,我會很難過,因為共同的回憶不見了。我會先跑去看,很好奇石頭被搬到哪裡?也想我們的回憶是否還在那邊?我們的回憶是否跟風箏石埋葬了。想要把哪顆石頭找回來。希望它還在這地方。---(風箏組—D學生)
這一系列的課程規劃,順著起、承、轉、合的脈絡,我們試圖從聽耆老說故事,探索故事場景,藉著藝術創作,引導學生與土地連結,並且在每一部份的中間以綜合討論來銜接,讓學生和故事、土地對話。
探訪傳說中的風箏石。
團體討論記錄學習心得。
逐次討論,逐步加深連結的深度,最後學生發現自己也在這歷史的軌跡中留下記憶,從這課程看見自己與土地的價值,由然生出對土地與人類遺產的愛。進而體認自身微小的生命體,對這塊土地的責任與價值。並反思在這歷史長河裡要如何與環境互動,留給後代什麼記憶,而發展出正向的公民行動。
三、結語
風箏代表夢想要飛翔,那是踏出探索的第一步。與一個傳說故事相遇碰發出關愛環境的意念,藉著藝術創作帶來的內在轉變及真情流露的表達方式。這個故事把我們拉在一起串進歷史軌跡,續寫師生留下的美好記憶。文化遺產是人與環境共創的產物,藝術帶領轉化與表達對故事中的歷史環境及現今的地理環境最真實的回應。
參考書目
許世璋
2003 〈影響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科學教育學刊》,11(2):121-139。
王志弘、徐苔玲譯
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 》Cresswell,T原著。臺北:群學。
Carson, R. 1965. The sense of wonder.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Chawla, L.,and, D.F. Cushing. 2007. Education fo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3,no.4:437-452.
Halpenny, E.A. 2010.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s and park visitors: The effect of place attach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no. 4: 409–21.
Kudryavtsev.A., R. C. Stedman, and M.E. Krasny 2012 Sense of place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8,no. 2:229–250.
Orr, D.W. 1994. Earth in mind: 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prospect.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Lutts, R. H. 1985 Place, home, and story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7,no.1:37-41.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Rioux, L. 2011. Promoting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 Collection of used batteries by secondary school pupi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7, no. 3: 353–73.
Tuan, Y.-F.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uan, Y.-F. 1975. Geopiety: A theme in man’s attachment to nature and to place. In Geographies of the mind, ed. D. Lowenthal and M. Bowden, 44–56.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ske, J.J., and K.C. Kobrin. 2001. 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2, no. 4: 16–21.
Vorkinn, M., and H. Riese. 2001.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a local context: The significance of place attachment. Environm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研究助理、臺東縣南王國小教師)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南島文化專欄
-
考古探索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