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重新開放了
走過25年見證文化保存的卑南遺址公園
卑南遺址從民國69年因臺東新站的建設而遭破壞,經由臺大人類學系組成的考古隊進行搶救發掘,出土豐富的文化遺物,於是學者倡議成立野外博物館並積極奔走,因而誕生臺灣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卑南遺址不但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在國內外擁有高知名度,並被指定為「國定遺址」,而且是唯一一處被選列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史前遺址。
為了保存維護卑南遺址而於民國79年開始規畫的遺址公園,本身就是一座蒼穹博物館,不同於以建築為主體的博物館,其展示也有別於一般的博物館,特別的是在遺址上進行挖掘中展示留下令人震撼的印象。
過去卑南遺址搶救挖掘出土的一千五百具石板棺,因火車站的興建而未能保留在現場進行展示,珍貴的影像紀錄和兩萬多件陶、石質遺物也在公園成立時因某些因素而無法進行展示。民國91年公園開放時,遊客中心展示廳展出的文物仍大多為複製品,直到民國95年因卑南文物從國立臺灣大學回歸到地方,常設展才進行局部更新,以真品替代原先的複製品。
展出至今又過了將近10年,常設展因過於陳舊而於103年再次進行設計規劃更新,展示廳因工程施作停止開放,經過5個月整修工程,於7月31日重新開放參觀。
展示內容更新介紹
卑南遺址的發現從1896年算起至今已超過一百年,最重要的事件為1980年的搶救考古發掘,考古學界雖然痛心工程帶來的破壞,但卻只能傾全力搶救被破壞的文物,這樣的機緣促成了國內第一座考古學博物館及遺址公園的成立。
而今這也成了一段值得回顧和紀念的故事,因此展示的第一個主題定為「1980年的一場文化資產災難─誕生了一座國際級的博物館和遺址公園」,在整面展示牆上散佈遭盜掘的石板棺,如同月球表面上的坑洞,給人的感覺很壯觀,但很可惜的是這樣珍奇的場景終究無法保存下來,唯一能夠依實景再現的石板棺群和國內首座從考古探坑剝取的地層斷面則是1993年在另一處遭破壞區的場景。如此精彩難得的資料呈現卑南遺址的重要價值,但也警惕文化資產的脆弱與不可再生,值得大家重視。展區另外也新增卑南遺址過去歷經搶救發掘的珍貴影像,由此可更加認識卑南遺址的前世今生。
卑南遺址的文化內涵也是另一重要的展示主題。展場主要以大量的考古資料呈現卑南文化人的居住環境以及卑南文化人的生活,包括考古出土的生活工具及墓葬等相關資料。展示手法不同於以往,透過文物、工具使用復原圖及收穫、砍伐造屋、打獵、製作石器、燒陶、製玉等圖像,再現昔日的生活情景,彷彿卑南文化人在卑南遺址生活的千年時光縮影。
卑南文化人在生活上創造了豐富的儀式,如拔牙成年禮、葬禮等,其中卑南文化人的葬俗可說是臺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項,其特色之一為石板棺群。卑南遺址出土的2000具石板棺為環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群,棺內的死者伴隨相當豐富的陪葬品出土,陪葬品的種類及多寡不但顯示卑南文化人個人的身分地位,更說明了卑南文化的社會已有階級和貧富之分。
因此這次展示現場也有最精彩的玉器和陶器陪葬品展出,玉器部分包括裝飾品、武器和工具,陶器部分則有器形完整的陶罐、陶豆和陶缽。這些展品除了反映文化意義外,也展現卑南文化人精湛的工藝技術,彷彿一條「史前時代的精品街」。
時空旅行漫步
在告別距今三千多年的卑南文化人之後,來到另一展示主題區。時光回轉到不同的年代,曾經生活在卑南遺址這塊土地的人群,最早在距今5000年前,卑南遺址已出現一群使用繩紋陶的人群;到了4200年前,居住在卑南遺址上的可能是繩紋紅陶文化人,這時開始使用石板棺墓葬,也有陪葬玉器。
之後登場的卑南文化人留下厚實的文化層,文化內涵如上述般精彩,但最後卻不知為何消失?到了距今2200年,在卑南遺址出現三和文化早期的人,可能已進入鐵器時代初期,墓葬和卑南文化的石板棺葬不同,陪葬品已不見玉器,且陪葬陶器和卑南文化也有很大的差異。
在時空旅行漫步之後,神話故事訴說原住民族群登上卑南遺址的舞台,在螢幕中細細讀著「外婆的詛咒」和「最後的戰役」,昔日光景一幕幕浮現腦海,雖然充滿想像,但透過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卑南遺址也更加饒富趣味了。
有趣的3D藝術和互動科技照相系統
此次更新後的展示廳除了上述的展品、模型、展版外,在展場內特別規劃以卑南文化元素繪製的3D場景以及互動照相科技系統,提供拍照的三幅場景均是臺灣首次為考古博物館而創作的3D藝術,走入畫中拍照,留下卑南文化人拔牙成年禮,以及和臺灣雲豹搏鬥的逼真影像,更酷的是站在石板棺裡,貼近卑南文化人的葬禮體驗。
走入石板棺其實是一種勇敢面對生死的行為,從現代人角度也許可以將之轉化為升官(棺)發財好運來,這樣別具心裁的3D藝術以及互動式的史前遊戲體驗,相信可以為遊覽史前時代的知識殿堂創造難忘的回憶。
(本文作者史前館遺址管理中心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