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話題 • 話語

用科學說歷史

文‧圖/楊小青

「你從阿富汗來……」這是史上著名神探福爾摩斯在1886年初登場的開場詞。當然柯南道爾在描寫福爾摩斯種種精彩的破案過程,並未賦予他有如哆拉A夢一樣可以穿越時空,或是類似靈媒一樣的超能力。福爾摩斯得以屢破奇案的關鍵,在於他具有過人的觀察能力與豐富的科學知識,所以可以讓「屍體」也能說話。這樣的特質,其實正是所謂古生物學家或考古學者無法利用文字敘述來解開地球過去歷史所努力追尋的最終目標。

由於缺乏文字記載,國人對於過去臺灣歷史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近四百年漢民族移民史。事實上,根據最近臺東八仙洞遺址(圖一)的定年資料顯示,臺灣在兩萬八千年前已經開始有人類活動的遺跡。

image001

圖1.長濱八仙洞遺址保留臺灣最早人類活動的遺跡

在這漫漫兩萬多年的時間裡,臺灣島上的自然生態深深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由於末次冰期的巔峰與結束後,海水面高度產生將近120公尺的變化,導致臺灣島平原區的海岸線變遷極為顯著(圖2)。平原面積的擴張與縮小,也讓許多大型哺乳動物(如淮河象或普氏野馬等)(圖3),在冰河期遷居至海水面下降而生成的臺灣海峽大平原。牠們最終在臺灣島上消失,只在澎湖海溝留下曾經存在的證據。這些自然生態的變化經常保留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在考古學者與自然科學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臺灣史前時代的生活面貌逐漸清楚呈現。

image003

圖2.地質學家利用地層的紀錄,了解氣候變遷導致的海岸線變化。

image005

圖3.史前館二樓「冰期」展廳,展示從澎湖海溝撈起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化石及淮河象等臺灣絕跡大型哺乳動物復原模型。

G.H.威爾斯在1901年發表《世界史綱》(Outline of History)一書,認為古生物學家、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都能提供過去一些信息,而這些信息可能揭示出多種模式,世人通過對這些模式的認知來了解人類社會過去、現在和將來引起變遷的動力,認識過去成為今日存在之意義。

傳統上,想要認識古人的生活型態以及其所創造和累積的文化傳統,通常透過史書記載,以及一些分析流行於部落或市井街巷的稗官野史。但是對於沒有文字可以寫成書籍的史前歷史,「科學」成為了解過去人類生活與社會組織的唯一手段。

實質上,考古學是一門跨領域的整合性學科,利用了不同學科的研究手段,如動物考古學、植物考古學、化學考古學及地質考古學等等,將科技與人類學的理論密切結合,讓我們對於缺乏文字記載的史前社會中的社會組織、自然環境、宗教、經濟及生業等等能有進一步的認識。

比如利用古代DNA研究,了解古人類學的演化及物種的馴化與散布、同位素分析在文物定年及古人類飲食的種類、地質學的地層分析在考古遺址形成及古環境解析上的應用等等,都是結合各學門已發展成熟的技術來解析過去人類生活模式。尤其近年來,科學界深刻體會人類固然有改變自然的技術與能力,但自然界也會因應這些改變而有回饋現象,於是「永續發展」成為追求科技的最低底線,我們必須了解過去才可能創造永續。

就人類學研究而言,臺灣史前文化已然成為南島文化散播議題的熱點區域,卑南遺址更是全世界研究南島文化學者必然造訪之處。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臺灣各地考古遺址出土遺物,除了考古現場、卑南遺址公園等現場展示外,本館亦設置全臺各地重要遺址的展示空間,呈現全臺各地遺址所記錄的史前文化特色,實為了解臺灣史前社會的最佳教育場所。

其中「科學的考古學展廳」(圖4)更展示了考古科技發展史、從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等等研究方法的應用,實地解說科學方法在史前史研究上的必要性,讓參觀者了解到歷史不僅是文字的記載,「科學」才是打開文字歷史無法解說的史前人生活常態之鑰。

image007

圖4.史前館地下一樓「科學的考古學展廳」,展示考古學如何結合自然科學的分析技術,解開史前文化的生活秘辛。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兼組長)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