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考古‧生活‧趣】:記2016新北市考古生活節

文‧圖/蘇嘉蓉、劉晏伶

新北市考古生活節向來為國內考古界重要盛事,由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主辦,該活動除了邀請各大學相關院校與各遺址單位前來擺攤外,今年亦邀請國際考古博物館,包括日本宮崎縣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日本兵庫縣立考古博物館、日本吉野里博物館、韓國鐵博物館及墨西哥商務簽證文件暨文化辦事處駐華使館等蒞臨共襄盛舉,超過100個攤位同時提供民眾參觀體驗。

市民廣場入口處氣球拱門

市民廣場入口處氣球拱門。

2016年新北市考古生活節共有7大主題,包括世界考古區、活力寶島區、河海悠遊區、十三行原野生活、瘋藝術、部落生活趣等教育活動攤位及美食區,於新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舉行。體驗項目眾多,計有樹皮布敲打製作、古物鑄造、帆船模型DIY、扇子彩繪、種子吊飾DIY、毛根飾品製作、漆藝體驗,魯班鎖、紡輪體驗等,每項活動均相當受大小朋友歡迎。

逗點創意劇團定時表演

逗點創意劇團定時表演。

除了與環境考古相關內容外,也邀請全臺各博物館、大專院校及相關單位與會,使本次考古生活節充滿多元色彩。活動當中穿插定時表演,由逗點創意劇團演出十三行史前文化情境劇,主舞臺也安排不同性質的音樂表演,讓活動現場更增添文化氣息。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籌備處今年第一次受邀參加,為結合「環境考古」主題,讓參觀民眾體會史前文化與生活,特別取材2015年「摩登史前人」教育推廣活動之內容,規劃「陶偶彩繪」與「陶飾DIY」等二項體驗項目,希望能讓參加的大小朋友透過活潑有趣的手作活動,引發探索史前生活的興趣。

道爺遺址發掘出之人面陶偶

道爺遺址發掘出之人面陶偶。

兒童進行陶偶彩繪體驗

兒童進行陶偶彩繪體驗。

第一場體驗:「陶偶彩繪」,是以南科道爺遺址所出土蔦松文化期的「人面陶偶」為主題,人面陶偶五官生動,頗具特色,南科分館籌備處特別設計純白素坯陶瓷材質之陶偶,搭配珍珠壓克力顏料著色,並於後方開孔作為名片放置或筆筒之用。活動日上午進行「陶偶彩繪」體驗,採隨到隨體驗的方式,以彌補諸多攤位都要事先索取號碼牌的不便,也讓其他民眾有更多參與機會;陶偶彩繪體驗除了相當吸引小朋友目光外,許多成年民眾也爭相詢問是否可以參加彩繪,兩天上午攤位都圍繞著滿滿人潮,親子同樂完成陶偶彩繪,將成品帶回作為紀念。

第二場體驗為「陶飾DIY」,由於南科各個文化層均有出土為數不少的飾品,其中以陶飾居多。特別是陶環,除了形狀、顏色、粗細不同外,更有特別的紋飾,也有工法精細的排環。有鑒於以陶土捏製後的陶環較為脆弱且單調,籌備處此次特別研發以超輕土做陶飾製作,不但顏色豐富可調色外,成品也較容易保存,適合大小朋友一同體驗。

陶飾DIY的體驗,我們也提供貝殼(血蚶)讓民眾壓印貝印紋於陶環上,製作屬於自己獨特的史前風格飾品。「陶飾DIY」於每日下午場次舉行,一樣採隨到隨體驗模式,小朋友除了製作手環外,也創作出項鍊、戒指等飾品,創意滿分。透過親手製作陶飾的過程,可以讓參觀民眾了解史前人的飾品樣式,再結合現代材料與工具,以嶄新觀點探索史前文化的奧秘。

本次大會也同時進行集章摸彩活動,即每到一個區域任一攤位體驗,就可蓋章,集滿每一區域圖章,能夠獲得參加摸彩資格,藉此鼓勵參觀民眾於每一不同類型攤位多方體驗。然而攤位數量較多,許多民眾連續兩天都來市民廣場參加活動,希望能在有限時間內進行多項體驗,且幾乎於同一區域都體驗過兩種以上活動。由此可發現,除了集章可以鼓勵參與外,真正有趣且富有教育意義的體驗活動設計,才是民眾願意花時間體驗的主因。

動手做出屬於自己的陶環

動手做出屬於自己的陶環。

體驗攤位上滿滿的人潮

體驗攤位上滿滿的人潮。

籌備處助理用心準備與教學

籌備處助理用心準備與教學。

本屆考古生活節以「考古好友派對」為活動主題,邀請不同類型單位參加展出擺攤,多元卻不模糊焦點;雖然第二天上午下了大雨,卻澆不熄大家好奇求知的心。透過許多與考古、史前文化相關的體驗活動,讓大小朋友於遊戲中增長知識,了解數千年前在這塊土地上究竟發生什麼事、住了哪些人,寓教於樂、鑑往知來,得以陶冶當代民眾更宏觀的視野與廣博的胸懷。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