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簡介「顏色的基因:色彩與文化特展」三件藝術創作

文‧圖/劉世龍

近期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幕的巡迴展「顏色的基因—色彩與文化特展」,是以臺灣文化脈絡探索出對色彩的運用,同時邀請三位藝術家對應三個單元提出創作計畫,最後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合作完成了三個創作計畫,分別從「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超自然」領域,回應展示脈絡。

在這個特展中,主要結合了許多數位與類比媒體共同創作的概念,如在入口第一個單元「原色共寫平台」,觀眾可以透過平板將自己所喜歡的顏色鍵入資料中,並選擇形狀,電腦將會把屬於你的原色匯入資料庫,而這個資料庫將會有上千筆來自臺灣不同區域與人們對顏色喜愛度的資料。該展覽寓教於樂,也傳達博物館對於社會平權與美學教育的重視,在此將該特展三大主題分述如下。

「顏色的基因」

入口第一個展示互動作品,為藝術家張博智以螢幕與攝影機呈現採集的色彩與被詮釋的色彩。互動者站立於作品裝置前,攝影感測器使得觀眾自身像是照鏡子般顯像於中央屏幕,藉此捕捉其衣著的色彩(同時顯示RGB值)。

互動裝置作品「顏色的基因」資料庫

互動裝置作品「顏色的基因」資料庫。

面對作品左屏幕,顯示即刻由捕捉色彩圓點所構成的流體基因串;右屏幕則顯示由捕捉色彩圓點所構成的動態波浪。左右兩側的屏幕不斷更新參與互動觀眾的色彩光點,所有偵測到的色彩光點累積成「顏色的基因」資料庫。

儲存在「顏色的基因」資料庫的色彩光點是透過色表碼(RGB值)比對而來的,偵測範圍為人體的上半身。因此,被數據化的RGB值其實也是承載了不同文化、科技對色彩捕捉、感知及定義,尤其在RGB數據和色彩詞彙的連結上,詞彙衍伸出集體和個人的色彩經驗,具有文化及個體的差異性。

然而「顏色的基因」資料庫對於博物館和藝術家而言,並不會直接被研究應用與解讀,唯有長期大範圍在文化差異較大的地點進行數據採集時,才有可能辨識出不同區域觀眾(或族群)對於色彩的感知傾向。由「互動」行為產生的訊息交換,是構成張博智《顏色的基因》作品重要的條件之一。作品藉由互動規則建構了兩種對話方式:一為藝術家透過作品與觀者之間的經驗連結;二則是觀者與其它觀者之間的訊息視覺化連結。

「采采眾光」

另一位藝術家陳若軒的攝影裝置《采采眾光》,創作聚焦於遷徙至臺灣的新住民,該脈絡根基於「人與人:婚姻」子題,透過婚姻將他們與臺灣產生連結並在臺灣開始了另一段社會身分的重建。

作品「采采眾光」以燈箱呈現

作品「采采眾光」以燈箱呈現。

「婚姻」是建構人與人、社會關係的方式,象徵關係建立的儀式,也是一種深度文化交流的聚合力。計畫的原型是《越洋細軟》,當時陳若軒打算拍攝新移民第一次來臺灣時,行囊中的物件,想藉此探討離開家鄉時最重要的物件的意義。然而當藝術家在接觸訪談對象後,面對真實的田調經驗,作品漸漸從原本的《越洋細軟》,注入了受訪者部分的訪談錄音內容,轉變為關注新住民群體生命經驗的《采采眾光》。

該藝術呈現主要由17幅攝影作品構成,陳若軒選擇用燈箱展現這17幅作品。其中最大一幅作品,題名為「一人一件裙,感情不會散──緞絲百摺裙」,遠看像似色彩繽紛的抽象畫,近看卻是緞絲的近拍影像;以及8組(上下為一組)的影像構成的視覺版面。

前述每組影像,則由上排的訪者肖像,和下排歸屬於受訪者的物件照所構成。《采采眾光》在為期半年的創作時間中,藝術家接觸了大約十多位可能的對象,並從中挑選適當的受訪者,接續進行共三次以上的訪談,平面影像如何承載豐富的生命經驗?如何勾勒出肖像背後的故事?以及物件背後人的痕跡?

《采采眾光》採集新住民遷徙至臺灣的過程,以及在過渡期間適應的種種事件,不僅在視覺上採集人與物的光影,也是透過田調行動,捕捉這些人們的生命史。陳若軒捕捉並採集了這些重新在臺灣生根、並對自己成就感到驕傲的人們身上自然的光彩。近年來,博物館作為族群溝通的平台,回應關於多元社會裡原住民、新住民、性別、信仰、年齡、居住空間、階級、人權與歷史文化等多元議題的需求,也讓不同身分、背景、脈絡、價值觀的聲音,被傳遞並產生對話。

「我有一雙紅舞鞋」

《我有一雙紅舞鞋》錄像作品匯集了李維菁的文本創作、柯智豪的音樂製作、彭畯益的影像剪接、陳映慈的肢體語彙,回應展覽色彩的「人與超自然」領域,探究色彩的象徵意義。

展場一隅,可坐在此觀賞《我有一雙紅舞鞋》錄像作品

展場一隅,可坐在此觀賞《我有一雙紅舞鞋》錄像作品。

陳怡潔延續過去探索顏色的方法,選擇鹿港作為紅色物件取樣的地點。另邀請李維菁創作影片腳本,以安徒生童話《紅舞鞋》故事延伸,時間從1845年跨越到2016年,地點則從鹿港到哥本哈根,使得作品在現實與虛幻之間,重新佈署與組裝,以表達藝術家傳遞的議題。陳怡潔以導演的身分,綜合運用了攝影、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類型,開啟對於信仰、性別、禁忌、權力、慾望、身體的討論。《我有一雙紅舞鞋》令觀眾穿越時空遊歷東方和西方,將身體與權力的運作聯繫起來,探索集體潛意識的紅色領域。

《我有一雙紅舞鞋》的影像語言偏向跳接、拼貼與多種類型風格的挪用。陳怡潔將很許多元素打散、剪輯在一起,並和李維菁分段式的文字互為文本,在影片不同段落裡,呈現出不同的視覺風格。對於藝術家而言,影片中不斷切換的介面─時間流,其實和當下的生活經驗更為貼近。

在近半年的計畫前置階段,三位藝術家用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實踐了不同的社會參與:從「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超自然」三個單元,提出自己的(也可能是所有觀眾的)疑問,並透過實際的行動,完成作品最終展示的內容。

對於藝術家、博物館與觀眾而言,皆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形式,藝術與人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具有複雜而豐富的內容和社會價值。作為一種精神產物,它提高了認知、情感和意志等精神素質,在博物館的社會參與意義上,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學校色彩教育的推廣

色彩訓練對於現今推廣美術教育來說非常重要,尤其近年來有所謂藝術治療,因為不同顏色對於人類心理的刺激來說,將有不同的刺激行為。因此如何將色彩美學教育的普及化,這個特展還提供了色彩教育的教學箱使用,學校團體可以透過申請使用教學箱,並結合教學手冊的指導,老師可以透過學童間合作將周邊環境色彩與文化色彩等不同主題教學。展出期間,史前館免費提供各校在進行團體預約申請時,免費提供各校導覽與教學手冊各一本,提供師生對於本展覽的參觀與學習,歡迎各校電話預約與免費索取。

「顏色的基因」導覽與教學手冊

「顏色的基因」導覽與教學手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顏色的基因:色彩與文化特展」巡迴展本館承辦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