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考古探索

卑南遺址公園外圍卑南遺址探討(一):卑南遺址公園東南側2015年發掘工作簡述

圖‧文/李坤修

前言

國定卑南遺址歷經漫長的文化資產保護過程,指定範圍曾長期僅限於石柱所在的2,524㎡小區域,終在2007年經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審查通過由擴大為以「卑南遺址公園二期擴大區」為主的12.4244公頃。但是整個卑南遺址範圍不限於此,因其位處鐵路新站與普悠瑪聚落間,遺址範圍可能延伸於私人土地,因此卑南遺址仍有很大面積可能因未劃入保護區而面臨土地開發威脅。

有鑑於此,2007年起臺東縣政府委託本館針對位於都市計畫範圍內,即將面臨開發壓力的國定卑南遺址西側及南側(註1)開始規劃進行列冊保護的作業,本館於結案報告中推測卑南遺址公園東南側、南側及西側局部存在遺址堆積。為探討卑南遺址範圍而執行之各區考古工作將作系列報導,本文由東南區談起。

2009年至2011年間,為探知卑南遺址地下堆積分布狀況,本館委託工業研究院董倫道教授進行卑南遺址地物探測與考古議題整合研究計畫,針對卑南遺址公園及外圍東南側地區以透地雷達探測卑南遺址地下堆積可能分布範圍。所得「細密三維透地雷達探測位置圖」亦顯示卑南遺址公園外東南區地下保存堆積現象,只是密度不如公園內區域。

2013年11月臺東縣政府在「國定卑南遺址南側區域列冊會勘」會議提出該根據調查研究而來的示意圖,但因該示意圖中的公園外東南側遺址面積還相當大,牽涉到數十位地主的權益問題,故會議過程產生疑議。亦即國定卑南遺址於卑南遺址公園以外的部分,若依文化資產法執行遺址保護政策,遺址須落實到地號列冊保護管理,但是歷年考古及透地雷達資料對於相關地主說服力仍不夠。例如地表雖有陶片,但可能該地昔日開發時曾經過大幅度整地,地表下已無文化層堆積。又如透地雷達測得地表下有密集石堆,但有可能是擾亂過或無序的自然堆積。因此2015年縣府委託本館持續以考古發掘來驗證相關地號內之遺址堆積,以取得更明確的遺址分佈證據,作為劃定列冊範圍的依據。

2015年考古試掘

卑南遺址公園範圍內保存新石器時代5000-2300年前之間,包括大坌坑文化、富山文化、卑南文化等不同時期文化堆積,而卑南遺址公園東南側範圍主要為距今2200-1900年前鐵器時代三和文化堆積分布區域。2015年本館再度於三和文化分佈區進行考古試掘(圖1),進一步確定三和文化遺留是否以卑南溪第三河階崖線為東界。

image001

圖1.卑南遺址三和文化分佈區(紅線所圍區域)。

2015年發掘了14個探坑(圖版1),大致位於圖1所示紅線區東南至西南邊緣,編號TP1至TP14,其中保存文化層之探坑包括TP5、TP11、TP12、TP13及TP14等坑。5個探坑中,TP5位於紅線區東南端,TP11、TP12、TP13及TP14位紅線區西南端。

image003

圖版1.2015年探坑發掘情況。

TP5因位於近代曾大規模挖鏟、整地的區域,大部分土層被剷除,以致部分史前時代的生活面(living floor)堆積也被剷除,但仍保存深入生土層中的小型土坑葬及火塘現象(圖2),小型土坑葬壙口高程約38m。土坑葬出自探坑東北角,墓葬形狀接近圓形,直徑28cm,墓壙深度20cm,墓葬上方有混雜小礫石及陶片的圓形堆積標記,可能為嬰兒墓葬。此墓葬內部並未發現任何遺物,僅有一件長條形板岩片斜立在墓葬內。

image009

圖2.TP5土坑葬及火塘位置圖。

火塘出現在TP5南半坑,地表下約36.5cm。現象僅出土局部,大半仍埋在南界牆下。出現在TP5探坑的部分,東西長約 140cm,南北寬約50cm。其內部土色呈深褐色,摻雜被燒灼的土塊、木炭及少量陶片,持續發掘後其底部出現被燒灼的底土,深度由北往南傾斜,最深處出現在南界牆下,深度距地表約80cm。

image005

圖版2.TP5小型土坑墓葬。

image007

圖版3.TP5火塘現象出現在南界牆下。

TP11、TP12、TP13及TP14等探坑因河階地形保存良好,故文化層保存較為完整,文化層高程介於38m-38.8m。4個探坑之文化層都呈平面狀堆積,出土遺物以陶器殘片為主,因此應是當時生活面堆積現象,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研判4探坑位處平坦河階地形邊緣,古代聚落若沿河階發展,TP11及TP12附近或有可能屬遺址邊緣。再將這4個探坑作一連線,即為圖1所示紅線區西南邊緣,往西、往南的區域中已不見生活面現象。

前述探坑出土的器物稀疏,石質標本不多,包括石針、矛鏃、石刀、石瑗、打製石斧、網墜、砥石、打製石核及板岩片等9項計38件,大多為殘件,其中石針25件,所占比例相當高。陶質標本方面,陶片12,240片,重82093.5g,其他為陶紡輪1件,陶環殘件3件等。

卑南遺址公園外東南側的遺址範圍

綜合2015年及之前幾次試掘工作,研判臺東新站南側、鐵路以東區域尚保存完整文化層的遺址範圍如圖1紅線區所示,此三和文化層分佈於臺東新站南方卑南溪第三河階面,其史前遺址保存良好的範圍呈長方形,橫跨鐵路東西側,由西北向東南延伸,長約165m,寬約80m,面積約1.5公頃。

三和文化生活面地勢,係由西北往東南傾斜,文化層上緣高程介於43m至38m間,地勢較低處之堆積覆蓋了較厚之黃土層,而卑南遺址公園境內卑南文化層高程多在44m以上。局部區域的三和文化層下方存在繩紋陶及卑南文化陶片二次堆積,可能為河水氾濫所沖積而來。此外,三和文化陶片及鐵器等遺留亦零星延伸分布在卑南遺址公園局部區域之卑南文化層上方,例如考古現場,反映三和文化時期居民的活動足跡。

後續筆者也以卑南遺址公園外東南側2000年、2001年、2008年及2015 年等4次考古試掘工作資料呈現卑南遺址的三和文化內涵,且以舊香蘭遺址之考古資料輔助探討三和文化在卑南遺址的發展等相關問題,初步詮釋卑南遺址所存在之文化內涵的新視野(註2)。

註1:卑南遺址公園東側至鐵路新站間區域於臺東新站興建時已經過搶救發掘,公園北側地表則尚未發現遺物,故調查及試掘工作以西側及南側為主。

註2:詳見李坤修2015〈卑南遺址三和文化內涵初探〉,《跨越與連結:國定卑南遺址及其周邊自然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1-36。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