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頻道
考古也能好好玩:參訪日本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
史前館林志興副館長於2015年1月率筆者至日本參加學術研討會時,順道自費至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參訪,瞭解該博物館的營運,俾作為未來史前館南科考古館運作的參考。有關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的介紹,本館展示教育組劉世龍先生業已於《文化驛站》第25期〈過去與未來─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一文詳細說明,本文則從體驗展示室的配置與展示手法等,進一步說明個人的體驗以及未來可供南科考古館參酌的部分。
參訪當天與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副館長、學藝課長、主查學藝員碰面介紹後,由學藝課長與主查學藝員親自導覽。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大廳甚為寬敞,身處大廳,可以輕易瞭解各空間的動線。換句話說,舉凡賣店、常設展廳、體驗展示室、圖書室、行政室、典藏庫等,都是圍繞著大廳成放射狀分布。
博物館整個規模並不大,不含遺址公園面積,建築總面積僅8367平方公尺,推廣教育教室與賣店,均以朝向遺址公園的方向採落地玻璃的方式設計。雖然實際面積不大,透過這樣的設計,明亮簡潔卻不會讓觀眾感到侷促狹隘。
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體驗展示室,其面積僅276平方公尺,整個主題設計卻十分豐富,前半部設計成一座考古發掘現場,後半部是遺物整理說明現場。走進室內,印入眼簾的是一輛真實的小型挖土機。對於考古發掘者來說,挖土機象徵的是土木工程的開挖。
輔助考古發掘的怪手。
博物館中間寬敞的大廳。
以臺灣為例,經常發生工程開挖行為造成遺址的破壞,形成工程行為與考古發掘的對立,因此考古發掘有挖土機,容易造成考古工作的壓力。但是在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的體驗室,這部挖土機卻是考古發掘的工具,是負責清除文化層上的回填土以及發掘完後的現場復原,擺設在這個展示室內,不但無任何違和感,更讓參觀民眾感受到正確運用機具,可以讓發掘更有效率。
體驗展示室的入口。
模擬之發掘現場遺跡。
另外這個體驗室之發掘坑、出土遺跡、工作人員制服、測量工具、發掘工具、承裝遺址文物的方格塑膠籃等擺設在參觀者身邊,宛如置身於真實的發掘現場。發掘坑的土壤以橡膠顆粒來模擬,因此參觀者可以穿著服裝、拿著小型發掘工具,進入發掘坑內模擬發掘工具,底下亦埋藏好陶罐道具,感受發掘現況,同時也不會弄髒體驗者衣物以及博物館地板,著實是聰明的設計。
方格籃內播放考古發掘過程的平板。
擬地層考古遺物埋藏的裝置。
而承裝遺址文物的方格塑膠籃內有乾坤,原來這些堆疊起來的方格塑膠籃,最上方裡面竟擺放著22吋的LCD,播放有關考古發掘的過程,著實讓觀眾有驚艷的感覺,也讓人瞭解博物館的細心。在牆面上則嵌入有一層層小抽屜,並放置銅鏡、硬陶等複製品,可以讓觀眾抽出觀賞與認識,彷彿是從地層中出土,也激起觀眾找尋這些抽屜位置的興趣。
到了後半部的出土遺物整理說明現場,站在透明的強化玻璃上,可以往下看到複製的考古遺跡,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在牆面上用了許多教具來說明考古知識,例如自動式捲軸,來解釋不同文化層的堆積;牆面亦嵌入小門,門上印有現代瓦斯爐、冰箱、櫥櫃等圖案,打開小門,可以看到史前人的遺物,如此讓觀眾,特別是小朋友,不需要太多的文字說明,立即可以連結史前遺物的功能。
介紹地層考古堆積的教育圖板。
考古遺物與現代器物對照之教育裝置。
走出體驗室,忽然看到一座平台上擺滿了整齊排列的黏土模型,每個模型均有捏塑者的名字。經課長的解釋,瞭解是博物館在辦理教育廣活動時,學生依照所聽到的大中遺址豎穴住屋之結構而捏塑出來的。仔細一看,每一個住屋模型並非相同,而是有細節上的差異。有的柱子突出,有的開口很大,有的茅草一條條的紋路呈現細緻,可以看得出來小朋友的觀察點與創意會隨個人特質而有所差異。
將這些模型進行展示,不但可以增加展示項目,註明作者,使小朋友的作品有展示的機會,能夠讓小朋友以及家長增加對博物館的向心力,這樣的手法絕對可提供未來南科考古館好好學習。
(作者為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兼主任)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