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 • 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無形與有形的遺址踏查
南科三寶埤遺址一場大規模田野發掘行動在2015年剛告一段落,發掘面積高達2萬7千多平方公尺,累積數萬張發掘紀錄,也出土了堆積如山且多樣而珍貴的史前遺物。聽起來似乎已很驚人,但,這還只是南科遺址與出土遺物的一小部分!
廿年來,南科園區已發現了31處的遺址,從遺址、史前文化、現象到文物的考古研究、文化資產管理及應運而生的博物館等,都持續進行著。2016年在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實習的這個夏天,我就多方參與了這些工作。
三寶埤遺址發掘結束後,工作團隊雖已陸續做了不少整理工作,但畢竟項目之繁多、數量之龐大,實在不是短短一年半載就可完竣。因此實習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考古遺址及發掘資料的整理。
與業務負責人討論過項目及處理方式後,我便開始埋首於一張張發掘紀錄表、界牆圖之中,找尋、核對、彙整出像是文化層分布層位、灰坑或各類現象起迄深度等各項需要的資訊,並將其依需求數據化、及圖像化等。團隊工作過程也難免會遇到大家判定標準、經驗、或想法有差異的時候,這時就趕快透過討論確認,好讓處理方式更為一致。
這眾多考古資料雖然在處理上相當繁複且耗時,卻絕不可因此忽略。例如遺址文化內涵並非只有單一年代,而是涵蓋了烏山頭期、蔦松期等不同文化時期,所以將這些現象分布情形妥善且詳盡整理,將可藉以比對及判斷出像是某個灰坑是屬於哪個時期等情況,並逐漸釐清各時期現象分布及數量等,更可提供包括如生活行為、地理環境、居住型態與部落區域構成、社會風俗習慣、乃至社會變遷的蛛絲馬跡。
一提到博物館「蒐藏品」,似乎讓人最先聯想到有形的物件,但是在這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從各類考古發掘紀錄對史前人類社會探尋出種種無形的概念與理解,也是考古博物館中同樣極為重要的研究主題、知識累積與敘事來源。
近年來科學檢測蓬勃發展,則成為文物研究的重要途徑。在實習期間,也協助進行玉器標本的拉曼光譜檢測工作。施測前,我們就需先將標本依材質與顏色等事先規劃一些檢測點,並於照片圖面等標好位置。由於文物珍貴、有些尺寸又相當小,因此正式檢測時,每件都需要小心翼翼黏附固定於載玻片上,才能放至儀器檢測台上。大家共同仔細確認位置,才可正式施測。
得到初步結果後,會再討論是否需要再增添檢測數量與位置,每件文物檢測完成後,也要趕快收妥在原本的包裝盒袋內。博物館工作,實在需要謹慎處理每一個細節,才能確保文物的安全;而妥善的規劃與準備、溝通,才能有效率且成功執行任務。
除了遺址現象及出土遺物的研究,遺址本身的管理維護,則是另一個不同的層面。南科的遺址眾多,且分布廣泛,卻又是個重要的產業開發區,因此有些在過去已搶救發掘、甚至已完成廠房興建,但也有許多地方作為公園綠地、道路或廠區周邊景觀區等用途而保留下來,甚至被指定為市定遺址,成為園區重要的文化資產。由於南科至今仍有開發或園區各類工程會進行,遺址需要有妥善的管理維護規劃,也需靠持續巡查監看措施來確保不受破壞。
一般工程監看。
遺址區工程現場監看。
遺址田野採集。
在這方面,我先從園區遺址的各式調查與發掘報告、或相關文獻資料,協助繼續整理、比對及確認遺址各項資料。另外也蒐羅有關遺址及文化資產管理維護的資料與文獻,以作為參考。更和遺址巡查員一同實際到遺址區進行巡查、園區工程監看、製作紀錄、甚至GPS座標調查等。像是遺址與遺跡之保存現況、是否有遭受破壞或棄置垃圾、依法設置的告示及解說設施是否妥善等,眾多檢視項目都需一一確認。利用現今發達的衛星定位儀器,也讓遺址調查工作更加方便,能快速初步確認各種座標,也使參考資料更完整。
工程則是另一重點,如遺址區或周邊是否有發現工程進行、已獲文資主管機關同意在遺址區進行的工程情況如何,甚至遺址區以外的工程是否有新出土遺物及發現疑似遺址等。雖然在酷暑的戶外工作相當辛苦,但惟有不怕艱難、謹慎管理維護、詳實掌握遺址狀況,才能持續確保這些文化資產被妥善保存。
除了這些考古、文物、遺址等,南科分館建築正在興建中,當文化部長官前來視察時,因參與了接待、準備及攝影紀錄等工作,我也得以隨著搶先進到分館建築內一窺。在這偌大的館舍中,未來究竟會有什麼樣豐富精采的內容呢?令人實在相當好奇。期待這座即將問世的博物館,作為南台灣考古與史前文化的寶庫,將帶來許多有趣的知識洗禮與體驗,讓大家在這裡看見臺灣島上已然多元豐富的史前文化,也串聯並展望未來更加多元而精彩的臺灣文化!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博物館學組研究生,2016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國際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