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桌上的「臺灣史前冒險」

文‧圖/黃國恩

2016年年底,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綿羊犬藝術有限公司以臺灣史前文化及館藏史前文物為背景,共同開發一套桌遊,名為「臺灣史前冒險」,本館提供史前文化文物相關資料,廠商提供創意設計、美工及製作。這套桌遊放在教育資源中心,供民眾在現場遊玩,也提供給參加史前館套裝行程的學校,當作教育活動。

這套桌遊的遊戲類型屬於「搶佔資源型」,每次最多可供5個人玩,玩家設定為史前部落族群,在臺灣登陸後移動及擴張領土,收集「資源」,再以足夠的資源製作文物。當文物所屬的「材料」類型及數量達到遊戲設定的某個史前文化需求時,代表已發展成某個史前文化,最早達成的即為贏家。贏家可以獲得在小沙盒中挖取寶物的權利,最後將寶物挖出。一般來說,遊戲時間大約15到30分鐘,視玩家的人數及年紀而有不同,年紀較小的玩家最好有大人一起參與。

DSCF0811

臺灣史前冒險桌遊。

DSCF0807

桌遊地圖。

由於這個桌遊主要是針對小學以下的小朋友,所以美工以卡通化呈現。遊戲道具包括:一、1張Q版的臺灣地圖:其中包括9個地點及每個地點可以取得的「資源」;二、5種顏色的人形木塊:代表5個玩家,每個顏色5塊;三、4種顏色的小方塊:每種顏色數十個,4種顏色代表4種資源(並沒有特別指出顏色與資源種類的對應);四、27張文物卡:每張畫有一件史前文物,並標示其「材料」類型、所屬文化及與此文物相應的年代;五、骰子:以投擲後的點數,對照人形木塊駐在地點的資源情況,決定資源的數量及種類;六、沙盒:內含沙子及刷子及5件仿製的文物。

DSCF0809

四種顏色代表四種用來製造文物的「資源」。

DSCF0812

27張文物卡。

DSCF0808

文物卡右下角顯示這張文物卡的材料屬性是「玉」。

遊戲的玩法步驟大致如下:

首先玩家選擇某個顏色的人形木塊,每個顏色代表一個族群,一個人形木塊代表一個人群單位。

每人在臺灣地圖上選擇一個登陸點,整個地圖有9個地點,玩家可以從登陸點移動、擴張或是原地增加人形木塊(移動及擴張僅限有相連的地點;一個地點容許多個族群進駐)。

此時,另外將文物卡洗牌,攤開5張在桌上,其他牌堆覆蓋置於旁邊。然後每個玩家依序擲骰子,依照點數對照地圖上玩家駐在地點的標示,決定玩家可以獲得某種資源幾個,該地點有兩個人形木塊的則X2,以此類推。

收集了足夠的資源後,玩家可以隨時察看那些已翻開的文物卡有沒有可以兌換的,若文物卡已被兌換,須從牌堆中翻開一張文物卡取代,以維持5張翻開的文物卡。每張文物卡有它的「材料」類型,而地圖左上角有標示,要發展成某個史前文化所需要的「材料」類型及其數量,一旦玩家發現他收集到的文物卡在「材料」類型及數量已經達到某個史前文化的標準,即可宣布他完成了,最早完成的即為贏家。贏家可以進行沙盒挖寶,將沙盒中的仿製品找出來。

聰明的玩家在一開始就會作策略性的安排,通常最好的方式是一開始就鎖定某個較易完成的史前文化為標的,然後反推回去設想要取得那一種「材料」類型的文物卡。接下來,為了取得該文物卡所需的「資源」,再設想要佔有那些地點才可以搶先取得足夠的資源,甚至在該地點加碼駐點。

經由多次實地遊戲之後,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家長也覺得不錯,由於具有策略性,因此也有訓練推理思考的好處。基本上這套遊戲已達到娛樂的效果,但是站在史前館的立場,要如何善用這個桌遊,灌注更多的教育效果才是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

IMG_9742

在教育資源中心玩桌遊的情形。

筆者認為,藉由桌遊認識館藏文物是這套桌遊應該聚焦的目的,與參觀展場結合是發展的方向,所以這套桌遊應該設法納入學校套裝行程的項目之一。以這個方向思考,這套桌遊的遊戲規則及美工最好再做部分修改,某些規則的思考邏輯也要重新界定,例如文物(而非文化)應該成為遊戲的主角,在規則及視覺上盡量強調文物。此外,這套桌遊在遊戲規則的設計上容易對某些史前知識產生混淆誤解,也需要一併修改。至於原本的沙盒挖寶,不如改成到展場去尋寶,甚至不排除使用行動載具加入遊戲。

另一方面,如果要增加這套桌遊的精緻度,遊戲內容可以再豐富一點,例如加入更多的故事元素、人物及地點(遺址),年代這個時間軸可以強化,玩家的角色扮演可以在遊戲操作中表現得更明確也更多選擇性,道具的品項及對應關係也可以再多樣化一點。可能原本的桌遊設計者認為這是博物館的產品,所以這套桌遊的遊戲方式非常正面,沒有扣分或是阻撓對手這種負面的規則,但是如果要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及挑戰度,或許容許少許的負面規則會比較好玩。

真正落實到桌遊的設計,在掌握原則之後,細節部分最好可以加入更多人的創意,做出一個適用在博物館的桌遊,希望有更多人提供滿滿的創意,邀請大家來教育資源中心玩玩看,歡迎提供意見讓我們改進。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教育資源中心負責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