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關於「這些地方‧這些人‧這些事」:史前館2021年「走讀臺灣」活動側記

文‧圖/林頌恩

2021年擔任「走讀臺灣」活動史前館的承辦窗口,開啟我思考如何結合走讀概念來辦理能夠引發後續行動的活動。「走讀臺灣」的概念相當寬廣,舉凡能跟文本、出版等推廣沾上邊的都可以一併思考,因而書籍、影片、桌遊等都可含括在這裡頭,做為知識分享、訊息表達等轉換出來可廣為人知的介面。

而推動走讀的用意之一,便是希望更多民眾可以更深入看到文本之後的世界,例如由書寫者或相關在地人物於文本故事發生所在地,帶大家走一段從內容延伸出來的小旅行是其中一種作法,而結合講座、踏查、工作坊、DIY、放映會等各種方式讓讀者對文本的內容及寓意產生更為立體化的認識,進而願意支持與文本相關的消費,都是走讀的目標。如是一來,作者被鼓勵書寫、內容被鼓勵生產廣傳、出版及印刷業也能更有市場不斷運作,保有文化事業的從業人才,這些對於文化工作及產業都是好事。

講師徐睿楷(Eric Scheihagen)帶來黑膠唱片與唱盤介紹早期原住民流行音樂
走讀講座於萬榮鄉時,講師徐睿楷(Eric Scheihagen)帶來黑膠唱片與唱盤介紹早期原住民流行音樂,讓年輕世代深感興趣。

透過各種可能操作的方式來對文本產生更立體化的認識,這個概念其實跟博物館透過製作展覽、打造展場,促進更多人感知訊息、相互溝通的方式也很接近。那麼如何讓2021年的「走讀臺灣」與史前館向來推廣考古、原住民、遺址與環境教育的面向結合呢?經過發想與安排,考古這個部分由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王仲群及姚書宇、計畫助理黃女盈馨、助理研究員葉長庚與遺址發展組康芸甯來負責;遺址、史前結合環境教育的部分則有遺址發展組推廣教育協辦員謝佩純、綜合推廣企劃員李麗雲、環境教育推廣員陳湘雯、業務助理楊于萱來設計;兒童推廣的部分有展示教育組推廣教育企劃員楊素琪、呂亞竹跟彭敏華來延伸;而部落及原住民相關主題主要由我這邊統籌,而「走讀嘉蘭」此一系列則更有賴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Kuli Kilang劉少君、專業外語導覽企劃員張雅惠與駐點人員賴妤洵的共同協力規劃,總和成「這些地方‧這些人‧這些事」這個計畫提案。

這個提案將主軸放在認識各地的人們及其所在乎、生成之事,透過文本解說及其演繹促進民眾走讀臺灣的行動。以下便介紹其中幾場令我印象深刻的走讀活動。

桃源國小PBL教案設計開眼界

位於縱谷線延平鄉的桃源國小致力於當地布農族知識文化的調查,已經出版不少好書,特別是校風崇尚以學生為導向的學習,因此這回便請教總務主任izan胡銘志如何結合校方想要推動的研習一起合作。銘志提出PBL教學法的工作坊,實行起來可讓我驚喜萬分。原來PBL的意思是指Problem-based learning / Project-based learning,此一教育陪伴方案強調朝向引發參加者能察覺日常問題(Problem),並透過小組討論,以專案(Project)導向的實作方式去處理問題,達到促進參與者自主學習的目的,這是目前教案設計潮流上環繞著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桃源國小將布農族相關書籍與校方出版品都擺設出來作為教案設計參考
桃源國小將布農族相關書籍與校方出版品都擺設出來作為教案設計參考。

這場「走讀Café‧布農文化知往鑑來─探究式課程設計工作坊」便以布農族歷史、文化在當代情境下如何復振,避免誤讀一般未有多元觀點詮釋的文本而導致自我認同否定等情形下展開討論。在銘志主任帶領下,先讓我們以一份小學課本講述漢人移民來台的課文,看出這其中敘述觀點及問題所在,例如漳泉械鬥為爭取生存資源的背景,放到今日社會上如何感受當代新移民與移工來到臺灣的處境並去同理;而文中對於原住民的敘述偏頗,要如何以原住民主體性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接受文中看待原住民的角度來認為那便是事實與真實。如是一來,所有的文本無論是從甚麼切入點,閱讀者都可以從自己現在所處時空、環境、觀點去重新解讀及詮釋。

臺東縣池上鄉萬安國小鄭漢文校長從他在部落小學教學現場所書寫的短文,讓我們從中看出不同世代對於同一處境從文化上去解釋事情的觀點不一樣;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salizan胡克緯則分享現在原住民青年在文化復振上碰到的議題,既然已經不是生活在過去以種植小米為主要謀生與執行連串小米祭儀的時代,他們這個世代用甚麼方式來活出這個時代布農族人的樣子;均一中小學教師katu柯俊雄則從一張黑白老照片說起,布農族在歷史上的戰役,從甚麼樣去殖民的角度去看待,我們才不會被書寫者的立場與眼光錯看先人所為。

以上這種種討論起來欲罷不能,原來教育不是「我教甚麼、你就無意識跟著學甚麼」,而是在各種來回碰撞中將恍然大悟與豁然開朗化為後續行動。PBL的引導與思考方式對於在場教師與民眾在觀念上都有新的刺激,也對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未來產生激盪。

一張老照片可以告訴你甚麼?這需要解讀背後的意義而不是隨著史書來定義
一張老照片可以告訴你甚麼?這需要解讀背後的意義而不是隨著史書來定義。

在力卡珈琲與線上的你相遇

位於南迴線的力卡珈琲經常辦些小型講座,我跟經營者Sam/Usan Karo林志豪問起,想在自家店裡辦些甚麼樣的文本分享,他毫不猶豫便提到想邀請《tjinenun nuwa paiwan排灣族的織布》這本書的作者Ljumiyang Paceklj許春美老師與企劃出版的推手Kedrekedr Maljaljaves林秀慧一起來分享排灣族織布的世界,那背後有著春美老師如何在上一代的企望以及自己的苦苦堅持下,才能將這些織紋解密、轉繹,留給下一代對於排灣族在織布智慧上的認識。我也詢問擅長排灣語跟手語的鄭易旻老師,不知道他所認識的聽障朋友會不會對這類主題感到興趣,如果有的話,就可以安排他在現場同步翻譯手語。這同時也能結合走讀與友善平權的作法,讓更多聽障朋友接觸更具深刻講解內容的原住民文化。

原本這一場「走讀Café‧排灣族織布的美麗與智慧」準備在五月底辦理,沒想到疫情一下子升溫來到三級打亂一切安排,等到再次確認各方可以成行的時間已經來到10月初。由於疫情仍處在二級狀態,加上第一次開放報名時,報名人數已經遠超過咖啡廳可容納人數,因此之前改期再度開放報名時,我們已經確認要改由線上與實體同步辦理,為避免跨區移動現場盡量以臺東人入場,其它縣市對此主題感興趣的朋友就不用舟車勞頓來到臺東。

不過辦理線上演講有太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從後台技術與簡報畫面到台前如何架設鏡頭與投影片同時操作還要兼顧主持人與手語翻譯老師的畫面,這些都不是一句話可以輕鬆帶過的問題,幸好有同事專業外語導覽企劃員張雅惠那陣子以來在線上會議操作上功力提升並精準注意到各種小細節,還有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Kuli Kilang劉少君與駐點人員賴妤洵在現場打點協助各種周邊事務,加上力卡珈琲大為加分的小點心,讓整個活動無論現場或線上都讓參加者收穫滿滿。也要特別感謝易旻老師在講座之前就先試著翻譯文本與簡報內容,他說以手語的思考來看,這當中有太多敘述必須加以解釋或者要重新描述的專有名詞,如果臨時現場才翻譯的話效果不好,這也讓我理解要在事前準備上更替手語老師著想。

在春美老師與秀慧兩人充滿默契、相互疼惜與支持的分享下,春美老師與織布交織的生命經驗也為我們解開如何從排灣族文化系統去看待那些圖案上的故事,一如秀慧一開始寫給我的計畫初衷:

過去端看傳統物件的紀錄,使用單一語言的說明,也影響當代族群年輕一輩的認知,錯失以祖先的視角,獲得文化訊息與文化觀念。無形中逐漸脫離部落文化知識體系的鏈結,對於特屬的語言描述、文化詮釋與族群內部視角仍舊缺乏,文化軌跡開始有偏移蔓延的現象。本次分享希望從織布的生活與文化的陳述,開始帶著後輩試圖看見一整體的樣貌。

講師、翻譯與工作人員工作畫面
看得到的講師與翻譯、看不到的工作人員與雙螢幕,背後有多少功夫才撐得起這個畫面。

而當天最讓我感動的回饋不只來自於易旻老師的聽障朋友,還有一位在屏東線上收看手語翻譯的排灣族學員,他表示能從手語翻譯得知原來自己族群圖案被創造及賦予意義的來由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學習到以前所不知道但卻想知道的事物。能從走讀活動中也同時關注友善平權的實踐,這也激勵工作團隊未來想要持續關注這兩者的結合。

在此我要直接貼出力卡老闆Sam以主持人身分回應這場講座的臉書貼文,他回鄉六年透過旅宿餐飲業連結外地與家鄉,就在這一晚,看到這場走讀活動就在他店裡發生,帶來經營者跟講師群之間相互激勵的悸動,這份深沉的欣喜與感動是如此巨大:

相距百年後,排灣族人還有織女?昨晚,在力卡珈琲館一場有靈魂的論壇,「走讀Café‧排灣族織布的美麗與智慧」,由史前館團隊主辦、力卡珈琲協辦,邀請人間國寶許春美老師,以及卡塔文化秀慧姐、手語應援大師易旻老師。返鄉的我,對於文化的無知、懵懂,強烈的渴望,一點一滴的堆疊,而透過春美老師的分享,找到自己的編織文化脈絡。

過去排灣族人善用歌謠、吟唱的方式表達情緒,排灣編織Tjinun nuwa paiwan 的織紋,也從生活中延伸攬沙紋、屋面紋等,也能用吟唱的方式,春美老師現場吟唱了幾首織紋曲子,想像有了情境,真的是聽著聽著就哭了。排灣文化如此動人,織布前與祖靈共織的祝詞,更是讓我感到震撼。之所以「共織」就是織布的過程中,有祖靈的陪伴,多麼受到庇佑且神聖啊!

老師前陣子出了新書,力卡珈琲也進了十本書支持文化延續,老師說裡面共有40種編織紋,其實還有很多,只是可惜的是,最後連她父親都不敢確認織紋的準確性,因此不敢放上書中,還在努力中,讓排灣編織可以在我還在的時候,傳承下去。人間國寶,之所以是,在這過程中透過對話、吟唱,感受到老師背後強大的力量啊!感動的夜晚,睡前還想著這一切,滿足的睡去,感謝這時代,還在為文化延續努力的人們。

講座側照
南迴雙帥店主人Sam與政義在吧檯後面認真聆聽的神情也非常動人。

嗨!「鹿寮市集」我們又回來了!

本年度最後冒出來的一場活動,則是與在地晃晃書店以聯合出攤方式,來到卑南族建和部落Kasavakan第三屆「鹿寮市集」辦理戶外書展。晃晃書店這邊針對今年最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來製作主題書選推動深度閱讀,斯卡羅人源於Kazekalran也就是Kasavakan部落祖先曾經居住的地方,因此該主題與當地特別親近。而館方則推出歷來繪本出版品如山海系列繪本(南島、先民、臺灣)、南科考古繪本以及原住民口傳故事系列手語繪本(阿美、布農、魯凱),提供大家在市集現場也能翻閱詢問。

市集照
我最愛逛市集了!逛市集也可以看到平常少見的推薦書籍,多好!。

鹿寮這個現場於我而言並不陌生,因為這裡正是前回「拿麼厲害」特展其中一處部落展場(歡迎爬文〈「拿麼厲害‧在部落!」—在建和鹿寮與拉勞蘭小米工坊的展覽〉)。當時從遺址公園展場轉移到此地由出萃生活工作室設計師Cudjuy Maljugau謝聖華創作的裝置藝術作品《回‧迴》,轉了另一個詮釋而如今移動位置又有了新面貌,加上梵沙浪文創設計工作室楊慕仁彩繪部落知名口傳故事的作品《神鹿與公主》,皆已落腳在此一周年。

回想當時特展開幕時間點就選在去年第二屆「鹿寮市集」,還有精彩的青年座談令人回味無窮。今年鹿寮市集的節目,同樣推出年輕人向部落報告過去一年來的各種實踐,也有成果發表及部落各團體演出。此回透過走讀參與市集出攤的方式再次來到現場,特別是看到年輕人更上一層樓把當年還沒辦法處理到的鹿寮二樓也變成展場,一口氣推出三個展覽「祭意-Kasavakan祭屋調查成果展現」、「潮流-部落青年跨國家交流展現」以及「曾經-建和鹿寮過往呈現」,更讓人覺得鹿寮在封塵閒置60年之後的新生命也隨著部落青年的用心投入不斷成長。

年輕人向老人家解說展覽內容
年輕人向老人家解說展覽內容來自於向長輩請教的結果。

尤其「曾經-建和鹿寮過往呈現」這個主題,便有部分去年展覽的內容再結合新的展件與輸出,近半世紀的老件妝點出鹿寮的前世風貌,讓人覺得所有點滴留在部落的事物都可以繼續不斷結合與變身。重新以走讀書展方式回到鹿寮現場,不僅是支持在地市集,也擴及接觸受眾,因而我真心希望,未來不管是部落故事館、部落主題展或是這類以走讀迷你書展結合市集出攤的方式,都可以不斷在各個部落延伸下去豐厚在地能量。

除了上述這三場活動之外,讓我懸念在心的還有「走讀Café‧大豹社與七腳川社,隘勇線及餘族,現在與未來」,以及「走讀嘉蘭─馬里弗勒ari kituluyi sema Maljivel,你多久沒閱讀了?與cuvuq一起走讀vuvu的故事」系列活動,不過這些再寫下去篇幅可就更長了,就留待日後另文再述。

總之,以上這幾場走讀的做法以及所獲得的回饋與延伸的思考,都讓我對於日後設計走讀活動如何與部落、社區、學校、咖啡館結合的做法更感興趣及興奮。走讀,並不是說拿著一本書到當地看看聽聽走走讀讀就算了,還可以是多面向活躍而且有著激發更多連結或後續行動的意味呢。

讓我們繼續期待2022年的「走讀臺灣」!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2021年「走讀臺灣」史前館提案窗口與承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