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頻道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夏威夷考古踏查之魚塘篇
太平洋文化藝術節(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 Cultures,簡稱FestPAC)堂堂邁入第13屆,原預計於2020年舉行,然因遭逢疫情影響,延至2024年才恢復四年一聚的盛會,並首度由夏威夷舉辦,自6月6日起為期11天至6月16日。為考察太平洋南島族群的文化及活力、與在地藝文工作者和團體交流,同時探究夏威夷歐胡島的考古文化資產及遺跡,史前館邀集藝文團隊組成交流團前往夏威夷展開為期8天參訪。活動期間,我與同事姚書宇研究助理也特別抽空駕車探訪散佈在歐胡島上的考古遺址及文化資產。
魚塘:一個順應環境的生業型態
夏威夷群島尚存數個魚塘(Fishpond,夏威夷語Loko I'a),極盛時期可達近500個之多(McDaniel 2018)。本次探訪的Heʻeia魚塘,約建於西元1200至1400年間。魚塘可以說是夏威夷人順應環境發展而成的設施之一,並且鑲嵌進他們的土地利用系統Ahupua’a之中。這個由山林至海洋的區域規劃概念,涵蓋了水源、家戶住居、農作水田和魚塘等不同利用樣態(McDaniel 2018;孫良蕙2020)。
Heʻeia這座魚塘是唯一尚存的封閉式魚塘,由玄武岩岩牆(kuapā)建造包圍而起,並填充了珊瑚和泥土等材料。這些玄武岩材料多來自至少3公里以外的區域,整體規模經過推估約需費時2至3年才得以完成,耗費人力達數百至數千不等(Paepae o He’eia n.d.),顯示需要具備相當嚴謹的組織能力,並且由領袖號令才有辦法達成。
魚塘反映了夏威夷人對於環境的利用,以及人地互動關係,呈現永續生業的思考。魚塘內部的漁源來自大海,魚種大多是以海藻為食的草食性魚類(Pacific Sea Garden Collective 2022),幼小的魚苗可經由設置的閘門縫隙進入魚塘,並且因為內部類似潟湖的豐富資源,而大多留在魚塘持續覓食生長,直到體型無法通過閘門。在漁獲季節,夏威夷人也會利用魚群習性,魚群在漲潮鹹水湧入時會受吸引至閘門處,而能方便捕撈(McDaniel 2018;李明儒2009:100)。
這類魚塘通常建在溪流出海口,設計有淡鹹水混合的機制,除了承接流下的淤泥以及養分之外,海口潮汐的變動能夠帶入海水並抽出魚塘裡的水,達到更新內部水源,類似排出廢水注入新鮮水源的效果,藉由水流循環也能夠創造適合海藻生長的環境。除了這類的沿海魚塘(Loko kuapā)以外,也有部分採用芋頭耕作地(loko i´a kalo)或改道溪流(loko wai)闢建而成的淡水魚塘;或者運用海灘及沙洲塑造建成的魚塘(loko pu´uone)(Pacific Sea Garden Collective 2022)。
由魚塘案例,可以看出夏威夷人善用環境狀態,並改變為其所用,進而成為生業和日常食物資源的重要基礎;閘門口的設計讓小魚可自由進出,僅將大魚困於池內,顯示永續概念被落實在這樣的設置之中。這充分展現人群與環境的依存及利用關係,呈現夏威夷人環保及永續生業的方式。這或許也是由其敬重自然的信仰和價值觀出發,人群與土地健康良性的互動,以相互協調方式生活。
相似的案例可以回望臺灣的澎湖群島,在地同樣利用潮汐原理設置石滬,採取陷阱式方法進行漁撈作業,將石滬設置在潮間帶。透過漲潮時,魚群進入石滬覓食海藻;在退潮後,因潮水面已低於石滬的堤岸,進而將魚群困在石滬。建造石滬的材料也都來自在地的玄武岩、硓𥑮石(珊瑚礁石灰岩)等(離島出走工作室2020)。比對兩者,夏威夷的魚塘除了是陷阱式漁法之外,更加入了魚塭的功能,將捕魚和養魚結合在一起,成為石滬的升級版本(李明儒2009:95)。
夏威夷人:多神信仰的族群
這樣的永續概念或許與他們的價值觀與信仰強烈連結。回望夏威夷群島的歷史,早先認為人群定居開端的西元300年,為近期的碳定年證據更新,顯示在西元940至1130年左右才有較明確的人為痕跡(Athens 2014)。這群玻里尼西亞航海者最早登陸夏威夷,並且帶入其神靈信仰以及具嚴謹階層的社會體系,其信仰是泛靈、多神的崇拜,自然界的物質、現象或者活動都有所屬及掌管的神靈,例如創造和孕育之神Kāne、戰神Kū、掌管農業和音樂之神Lono等。同時,山林被認為是神靈居住的地方;大海則具備療癒能力(孫良蕙2020),因此在取用資源時也懷抱著敬畏的心態,與自然呈現良性互動而融入了永續經營的概念。這些崇敬自然的精神也體現在他們興建神廟(Heiau)來舉行儀式、獻祭或與神靈溝通。下一期文章將由書宇分享探訪神廟遺跡的心得。
參考資料
李明儒
2009 《漁滬文化的源起與分佈:一個跨國際觀點的探索》,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孫良蕙
2020 〈Ahupua’a: 夏威夷永續的土地實踐〉,發表於《樹冠canopi》。
離島出走工作室
2020 〈石滬建材〉,登載於澎湖石滬資訊平台,2024年8月1日上線。
Athens, J. Stephen
2014 A Paleoenvironmental and Archaeological Model-Based Age Estimate for the Colonization of Hawai’i. American Antiquity 79 (1): 144–155.
doi:10.7183/0002-7316.79.1.144.
McDaniel, Josh
2018 The Return of Kū‘ula: Restoration of Hawaiian Fishponds. Published online on University of Hawai‘i Sea Grant College Program Website.
Pacific Sea Garden Collective
2022 Sea Gardens Across the Pacific: Reawakening Ancestral Mariculture Innovations. Version 1.
Washington Sea Grant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aepae o He’eia
n.d. The Fishpond,2024年8月1日上線。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太平洋藝術節參訪團隊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