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策展心得
南科考古館(以下簡稱南科館)於2021年7月3日至12月12日推出的特展「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一來是以「生之歌」短片的影音重建史前生活畫面,以及考古出土資料來呈現「生」與「逝」的相呼應;二來則是以「生而為人」、「成長的歷程」、「家與族」、「傷與病」、「與逝者告別」、「生命的延續」等六個展區來呈現生老病死的展示主軸。
在這個特展中,南科館也推出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因應疫情緊張而生的線上開幕與線上展、骨科醫師與體質人類學家之間對話的「人骨診療室」、大湖文化石器製作、「生之歌」講座等等。其中,「人骨診療室」在於討論史前人骨的病變與現代人的疾病有何差異,而這些疾病又該如何保健與防護,其中又以退化性關節炎、重複性脫臼與骨折為主題。
「生而為人」在於表現人與其他物種的不同,以化石人為例,強調的是從可以二足行走的阿法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Lucy)、以雙手製造石器的巧人(Homo habilis)、至現代智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Homo sapiens)的克羅馬儂人。同時,白人、黃種人與黑人的男女性頭骨則看出既使生為同一物種,人與人之間仍可因為環境的不同、經演化而於外形上有所差異。
「成長的歷程」則呈現了如何從骨骼上來辨別年齡與性別。舉例來說,骨骼就人的一生都在生長,這也是為什麼骨折後,骨頭可以復原;而拔牙後,牙槽會慢慢復原的原因。因此,每一塊骨頭也是由小而大慢慢長大,而隨著我們老化,骨刺會逐漸發生的原因之一。換言之,頭骨的骨縫(suture)、長骨的骨垢(diaphysis)等部位的變化與生長都可以做為年齡判斷的依據。
另一方面,頭骨的形態與骨盆的大小可以協助性別的判定,例如粗壯的眉上脊、較小的骨盆腔上口(pelvis inlet)與較彎曲的薦椎,多可判為男性。
「家與族」側重於儀式與兩性分工。舉例來說,於遺址中常見的拔牙(左右側的門齒與犬齒),這種常見於距今兩千至四千年前女性的行為,因同時見於部份近代原住民如霧社地區賽德克族人,一般被認為是成年禮的一種。其他如馬雅的長頭或中國歷史上的纏足都是有了家與族的形成,甚至階級的存在才於其社會環境下逐漸演變而來。至於史前時代的兩性分工主要見於墓葬的陪葬品,女性以紡輪為主,而男性以石鏃與網墜為主。
「傷與病」在於說明史前人與現代人一般,也會生病,就如同這個特展以「我們活過」為特展名稱,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遺址出土的人骨有癒合的骨折、有重複性脫臼,而從上述現象,它們隱喻史前社會可能存在的互助行為,更甚一步則是有關「家與族」的存在。
「與逝者告別」主要呈現了南科地區史前遺址出土墓葬與人骨的葬姿與陪葬品。在葬姿上,南科地區似以直下肢為主(上肢多為屈肢,但亦可見部份直肢),至於仰身與俯身則各年代可見,只是比例不同。基於本次特展以大湖文化為軸心,展出之陪葬品亦以大湖文化的黑陶為主(一般大湖期的墓葬可見一黑陶被置於頭骨上方50公分之處),其他可見陶環、玉珠與玉飾。
「生之歌」短片則委託王志成導演製作,呈現大湖文化一個家族的日常生活,當然也就包含了生老病死,也表現出從「生而為人」、「成長的歷程」、「家與族」、「傷與病」、「與逝者告別」、至「生命的延續」這六個主題概念。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是透過三寶埤遺址第四次發掘出土的編號I12B2的女性人骨墓葬來開始與貫穿整個特展。而I12B2所呈現的不外乎骨骼與牙齒。其實,骨骼與牙齒也有自己的生老病死,以牙齒為例,當牙冠出現於我們還在媽媽子宮時的牙槽中,我們人在、牙齒也在,然後牙齒慢慢生長,長出牙根、牙冠變成乳白色、然後整顆牙齒長出牙槽。如果有一天,很不幸地,我們牙痛了、蛀牙了、牙齒生病了,如果我們再沒有看好它、根管治療了或是必須拔牙,那牙齒就死了。相反地,如果幸運地,我們一輩子都把牙齒顧得好好的,它也會隨我們的過往而死亡,塵歸塵,土歸土。當然,如果運氣好,牙齒會隨著時間石化而變化石,然後重新開始新的篇章(變成化石而被發現與研究),但那畢竟是新的篇章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一部份,透過「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我們希望帶給民眾的不是恐懼與忌諱,相反地,我們希望民眾在接觸與學習考古學的同時,享受生命最自然的篇章!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話題 • 話語
-
回想 • 迴響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