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考古再想像:科技、故事與生活
臺灣史前史一直以來較不易被民眾所理解,在筆者從事考古工作的過程中,不乏被問到「臺灣有古可以考嗎?」等情形,當然這也就成為在博物館工作後更期望能推廣臺灣考古與史前史的動機。
史前館作為以考古立館的國家級博物館,前20年以展示上個世紀臺灣考古學主要研究成果為核心內容,從去年開始進行建築空間再造及展示更新工程,伴隨著整個常設展廳也需要因應新的學術成果與當代社會的需求及期望而做出改變。重新開館後的臺灣史前史廳,希望能讓國人對於臺灣史前史有新的認識,但除了展示廳的呈現外,史前館仍透過不同方式嘗試讓考古學可以更容易被認識,或是更為有趣。本文將從科技應用、轉譯故事與生活化等面向,來呈現史前館近年來對於考古公眾化的再想像。
從3D翻轉開始
考古學在博物館最主要的應用即是將考古發掘與研究成果藉由展示呈現在公眾面前,在20世紀末由於數位攝影的發展,使博物館得以藉由數位典藏讓更多人能從網路上輕易接觸到典藏於庫房的文物資料。
投入3D技術發展與應用的史前館,是國內第一座將「3D數位典藏」作為例行業務的博物館,並且設立3D實驗室,進行館內各類文物3D掃描、數位修復、3D列印、AR與VR應用等業務。新技術的應用確實能為考古工作帶來不同於過去的想像,3D技術除了將過去平面化的資料得以三維資訊呈現外,也改變傳統考古工作的田野調查與記錄方式,更有效提高記錄資訊的精確度,在研究方法與成果呈現上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當然3D技術導入亦可提供博物館受眾不同的參觀體驗,將過去僅能由單面向的文物觀看改成可由任意視角的觀察,並帶來展示手法的更新。除了藉由逆向輸出,讓民眾得以觸摸高精細度仿製品外,也更容易離開博物館進行展示與教育推廣活動。進一步,則可藉由虛擬空間的整合應用,讓民眾可以體驗到如考古發掘現場的情境、考古遺址的環境,甚至是復原的史前社會等。因此,可以說3D技術除了讓民眾可以自行翻轉文物模型外,也翻轉出博物館展示應用更多的可能性。
用小說與漫畫說故事
傳統上,考古知識的傳遞主要依賴學術成果的發展,但一般民眾並不易取得考古發掘報告或相關學術論文,多數僅能藉由極少量正式出版專書始得一窺臺灣史前時期的樣貌。近年來,幾個博物館與學術單位皆努力藉由出版科普書籍,降低接觸臺灣考古與史前史的門檻,並藉由數位平台與資料庫推廣考古知識與開放學術資料,期待增加更多考古成果為公眾認識與應用的機會。
史前館在考古知識的轉譯與科普推廣上,出版品方面亦有許多嘗試,例如《南科考古繪本系列:一起來探索南科史前文化》與《山海先民: 臺灣史前工藝之美》,皆是以繪本型式增加理解考古知識的年齡層,後者還結合了AR技術可與讀者進行互動。另外,為推廣考古遺址結合了生態旅行,出版了《巨石,你好!台11線史前散策》,期待將藉由旅行的探訪,讓遊客可以在休閒中接收考古相關訊息,也讓更多人得以認識這塊土地上的史前文化。
在以出版品推廣考古知識的目的上,藉由小說與漫畫等較為通俗且相對流通量較大的形式,可能是更能吸引讀者興趣的媒材。然而,以考古元素進行轉譯故事創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史前館以卑南遺址的研究為基礎,與蓋亞出版社合作,分別由葛葉創作史前奇幻小說《風暴之子》,以及由曾耀慶創作史前奇想漫畫《玦:孿生》。不論是小說或漫畫皆是以3000年前的卑南遺址史前部落為核心,進行故事創作,雖然內容充滿了奇幻元素或想像的故事情結,但兩位創作者紮實地吸收許多考古知識,再將學術上對於史前社會的認識與理解轉換成故事中的社會背景,並充份呈現許多考古出土遺物的元素。
由於考古學僅能由被保存下來的遺留認識史前社會,勢必有所侷限,針對沒有出土資料或研究支持的部分,僅能藉由博物館研究人員與創作者不斷討論與溝通,才能以合適的方式將史前社會以轉譯故事方式呈現在大家眼前。特別是需以圖畫呈現的漫畫,在許多畫面上的斟酌都有賴創作者曾耀慶的細心,也在其寫意落筆的畫風下,彷彿將史前卑南聚落再現眼前,讓我們看到3000年前的人、物、環境與情感。
從地下埋藏到貼近生活的考古推廣
「我們生活在遺址上。」
史前人曾經和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這是在進行考古推廣過程中很常與民眾分享的概念,期望能藉此更拉近民眾與史前文化的距離,並將考古遺址中被埋藏在地下的遺留可以和現在人們的生活進行連結,讓考古學概念更普及的推廣。
傳統上DIY動手做是最直接讓民眾體驗考古與史前技術的方式,所以史前館在卑南遺址公園規劃考古沙坑模擬考古發掘工作,可以讓親子共同體驗考古發掘的過程;也設置玉飾DIY,讓民眾可以藉由模擬操作史前鑽玉技術的過程,在遊程中帶回一個專屬自己的紀念品。
由於考古遺址不易被民眾所瞭解,在遺址地表通常無法發現考古資訊,所以在考古遺址保存維護與其內涵的推廣上,帶領民眾實際走進遺址便是這幾年來最常操作的活動型態。史前館目前舉辦過「巨石你好走讀活動」、「考古遺址3D工作坊」、「國定卑南考古遺址一日考古巡查員」等類型的活動,分別藉由考古遺址上特殊的巨石遺留,或是3D技術如何在考古遺址上進行作業,以及利用考古遺址巡查員的工作情形等方式,來吸引具備不同興趣的民眾參與考古遺址的認識。
從地下埋藏到貼近生活的考古推廣
「我們生活在遺址上。」
史前人曾經和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這是在進行考古推廣過程中很常與民眾分享的概念,期望能藉此更拉近民眾與史前文化的距離,並將考古遺址中被埋藏在地下的遺留可以和現在人們的生活進行連結,讓考古學概念更普及的推廣。
傳統上DIY動手做是最直接讓民眾體驗考古與史前技術的方式,所以史前館在卑南遺址公園規劃考古沙坑模擬考古發掘工作,可以讓親子共同體驗考古發掘的過程;也設置玉飾DIY,讓民眾可以藉由模擬操作史前鑽玉技術的過程,在遊程中帶回一個專屬自己的紀念品。
由於考古遺址不易被民眾所瞭解,在遺址地表通常無法發現考古資訊,所以在考古遺址保存維護與其內涵的推廣上,帶領民眾實際走進遺址便是這幾年來最常操作的活動型態。史前館目前舉辦過「巨石你好走讀活動」、「考古遺址3D工作坊」、「國定卑南考古遺址一日考古巡查員」等類型的活動,分別藉由考古遺址上特殊的巨石遺留,或是3D技術如何在考古遺址上進行作業,以及利用考古遺址巡查員的工作情形等方式,來吸引具備不同興趣的民眾參與考古遺址的認識。
當然,在活動規劃上,亦需掌握目前較為流行的活動形態或要素,並據以整合。今年,除了持續在卑南遺址辦理定向活動外,也特別邀請小說作家葛葉親自規劃「穿越三千年的風:風暴之子解謎探索活動」,讓民眾可以藉由解謎包的內容,以遊戲形式結合展示規劃,藉由故事來認識3000年前史前卑南文化的內容。
當然,市面上最流行的扭蛋在史前館也一定要能轉到。今年推出以3D掃描原始文物後所生產的陶器模型,也幾乎在一個年假期間就銷售一空,只好立刻再推出第二波並且加入陶豬隱藏版的系列,可說不放過任何讓考古學可以更貼近民眾生活的可能性。
臺灣考古學的再想像
2021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的未來:復甦與新象」(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著實讓筆者思考史前館的再造似乎也在關鍵的時刻上,而該如何以新的面貌來面對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公眾的期許。
在臺灣考古學發展超過100年的基礎上,過去受限於資訊傳遞不易與專業人員不足的困苦環境下,考古前輩們仍持續累積並為國人架構出一個完整的臺灣史前史內容與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而在目前資訊量爆炸的時代,博物館更應該承擔起提供資訊與充分開放的責任,並嘗試串聯不同領域的發展,始得開創更多可能性,推動文化復甦與再想像的契機。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為3D研究團隊成員)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話題 • 話語
-
回想 • 迴響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