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解讀「牽手平埔」特展田野中的幾個文化現象

文‧圖/林建成

前言

「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以分布在臺南、高屏及花東地區西拉雅(Siraya)、大武壠(Taivoan)及馬卡道(Makatao)等族群為主,亦為史前館分設本館、南科考古館的範圍。展示主軸規劃以近年來南科考古出土文物,加上館藏平埔族群文物為基礎,配合當代各族群文化復振成果,呈現平埔族群的文化變遷與樣貌。

平埔族群在歷史演變與不同政權治理下,文化傳承面臨消失或產生變異,在策展小組分頭進行田野過程中,對幾個文化現象有特別深刻的印象。特別引用喬健(2009)詮釋「藝術人類學」的三個基本要件:「以人為本、整體觀念、跨文化的比較」做為探討的議題。

一、災難與舞團

「以人為本」主要意涵是透過研究器物、歌謠或藝術表現去理解背後形成原因、人們如何觀看與應用等等,才能全面掌握其意義。在南部平埔三族群中,以大武壠族「大滿舞團」的組成無論在規模、表演經驗算得上是最突出的團體(註)。

明治37年(1904)小林原居地被日人強迫徵收,同時規劃遷移至小林村;2009年88風災帶給小林村毀滅性的災害,雖然政府分別於五里埔、日光小林、小愛小林等三地設立永久屋安置族人,但失去了開墾的土地與親人生離死別,族人感受「滅族」的極大壓力,對生命意義更加徬徨,常對自己提出:「我是誰?」「我要如何活下來?」等問題。

2011年族人王明亮號召成立「大滿舞團」,身兼團長的阿亮說,舞團成員約25-30位,年齡從5歲到71歲皆有,彼此互相照顧,藉由歌舞進行集體療傷(簡文敏,2018:145)。舞團從日本找回1930年文化人類學家淺井惠倫錄製的傳統古謠,團員們一字一句學習用母語吟唱回來,直到登台演出,「表演時經常是流著眼淚跳出去的。」舞團雖非科班專業卻得到族人的認同,同時也肩負起2013年之後的太祖夜祭、2015年舉辦的大武壠歌舞文化節(至2020年已舉辦6屆)及新社區生活事務等等,舞團的成立改變了族群的命運,也撫慰了部落巨大的傷痛。

大武壠族「大滿舞團」的表演
大武壠族「大滿舞團」的表演。

二、文物與族群文化

當我們在漢族民間廟宇看見平埔族群的文化元素,祭儀又常與漢人神明生日結合,一時之間難以釐清頭緒。尤其祭儀中出現「捧盅」(八邊形雙連杯)時,心中不免引起諸多疑惑,這項器物不與排灣族相同嗎?

文化人類學家Boas在《原始藝術》提到,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為歷史的產物,其特性決定於各民族的社會環境和地理環境,也決定這個民族如何發展自己的文化材料,無論這種文化是外來的還是本民族自己創造的。為了進行歷史的分析,我們首先應把每一個具體問題看做一單位,然後再逐步弄清它在發展為現狀以前的來龍去脈(Boas,1989〔1955〕:8)。

西拉雅族的祖靈信仰,包括阿立祖、太祖、太祖媽、阿立母、尪祖等稱謂,常與公廨建築連結;尋訪臺南大內區的頭社公廨,名稱為「太上龍頭忠義廟」,當時是由新港、目加溜灣、麻豆、蕭壟四社移民所建,公廨祭祀「老君」,原名阿立祖。1983年重建頭社公廨時,礙於寺廟登記法沒有「公廨」類別,只好請示阿立祖,成為「太上龍頭忠義廟」。

1986年官田隆本復興宮改建,成為當地族人與漢人神明合祀的廟宇,主祀太上老君、關帝聖君、清水祖師,阿立祖的三個祀壺則為陪祀。廟中留有許多平埔元素,例如祭祀的豬頭殼、向缸、供桌上的檳榔等,廟柱上的對聯也甚為特別:「阿尊太上神靈永護平埔族,阿祖開基運啟原來拉雅蕃」。2006年族人在復興宮前方又重建了傳統公廨,才將阿立祖迎回此處供奉祭拜。

西拉雅族官田復興宮廟柱上「平埔文化」對聯
西拉雅族官田復興宮廟柱上「平埔文化」對聯。

萬巒鄉馬卡道族加匏朗部落每年農曆正月15日為「先姑祖」生日舉辦祭典,族人前往社區「五谷先帝廟」主廟,供迎祖靈返回仙姑廟,於後方另設置的老祖祭壇進行祭典,活動包括牽曲、趒戲、點祭品、會飲等。

加匏朗文化協會理事長孔俊傑特地介紹祭儀的兩項器物「奇麟」(椰殼、鳥羽製的勺子)、「捧盅」(八邊形雙連杯)。他強調,父親已95歲了,在他小時候就有這雙連杯。驚見連杯,不得不讓人想起加匏朗部落的鄰居-排灣族也有連杯,印證了早期族群文化交流可能超乎我們的想像。

馬卡道族加匏朗部落的「捧盅」(八邊形雙連杯)
馬卡道族加匏朗部落的「捧盅」(八邊形雙連杯)。

三、遷徙與變遷下的歌謠文化

歌謠是文化復振的重要項目,學者吳榮順曾調查馬卡道族加蚋埔部落是保存祭儀、生活歌謠較豐富聚落之一。加蚋埔不僅保留了完整「祈雨祭」儀式、歌謠,另有獨特的雨王傳說及信仰(吳榮順,2001:258)。演唱時先迎請「雨王」(由108種鳥羽構成的器物,外觀以大冠鷲塑造而成),據說大冠鷲會帶領其他鳥類,俟大冠鷲發出叫聲即會降水,原有以108種鳥類構成的曲調,目前僅找回13首。據說2015年為紀錄歌謠內容而進行拍攝,卻造成當年雨水超量,故平時不會演唱。

西拉雅族吉貝耍Ta-ai(夜祭)於農曆9月4-5日,約可用「拜豬還願,牽曲敬祖靈」來摡括其內涵。「牽曲」的西拉雅語為Ororaw,舞者雙手交叉圍成一圈,以古語吟唱歌謠獻祭祖靈,活動持續至將近凌晨三點才結束。

1829年(清道光9年)起,部分平埔族群分次東遷,移住臺東、花蓮一帶,與東部原住民族群接觸,歌謠文化現象變遷頗大。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舊稱「大庄」)夜祭牽曲歌謠幾乎消失了40年,2004年舉辦「大庄平埔文化節」,並赴吉貝耍等部落找尋古謠帶回傳唱。至2012年,牽曲的重建工作已進行到第五首,由東里國小學生負責傳唱。

特別的是位於臺東縣池上鄉的慈善堂傳承平埔文化與歌謠的演變,該堂最初是族人陳清雲從屏東恆春帶著祖傳祀壺(太祖)移居池上,因具有尪姨身分,能「做向」施法及治病,在池上以「番仔向」救世。堂中具有兩百年歷史的阿立祖壺祀即為其所傳。

觀察2020年農曆9月15日上午舉行「南無觀世音菩薩出家」及「南無消災藥師佛佛誕」的活動,下午為平埔「太祖聖誕」,各方祖靈回堂祝壽,並在正殿前搭起竹製的祖靈屋及祭壇。供奉臺灣原住民族包含平埔族各族群嬤嬤祖靈的蓮座,各地原住民族信眾們也前來祭祀,共同以歌舞慶祝為太祖祝壽。

信眾祭品有小米酒、檳榔、糯米糕、各種農作產品如甘蔗、地瓜等不同族群特色。由泰安卑南族的乩身代表到寺廟入口道路去迎接各地前來的祖靈,隨後由卑南族(泰安部落族人)及阿美族人表演歌舞共同祝壽。

遷徙東部平埔族群太祖聖誔信仰與原住民族歌舞結合
遷徙東部平埔族群太祖聖誔信仰與原住民族歌舞結合。

小結

「牽手平埔」特展以近代族群文化復振脈絡進行整理,透過田野工作深入平埔族群的社會,各族文物擁有「整體觀」始理解它的具體意義。另外,平埔族群的歌謠、祭儀文化遷徙至東部,與原住民族信仰與歌舞的結合尤為顯著,堪稱為南島文化繽紛現象。

註:2011年首次於日光小林永久屋落成表演,之後赴日本、韓國釜山及水原市表演。2017年、2019年分別於高雄、臺中售票公演。

參考文獻
簡文敏
2018《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高雄: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吳榮順
2001〈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談平埔族的族群分類〉《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喬健
2009〈從實求美——藝術人類學的田野實踐〉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

Boas Franz(金輝譯)
1989〔1955〕《原始藝術》,上海文藝出版社。

展覽資訊
「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
時間:2021年1月29日至5月30日(週二至週日9:00-17:00)
地點:南科考古館特展室( 744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

(本文感謝研究典藏組同仁研究助理王勁之的田野資料整理,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