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扎根土地與身體實踐的知識與文化─臺灣原住民小米文化交流論壇活動紀實

文‧圖提供/林佳靜

臺灣原住民族早期大多數以小米為主食並各自發展出獨特的儀式與文化,但隨著環境與生計方式的變遷,農作逐漸轉為其他作物,當小米種植不再,伴隨著小米種植的許多知識與儀式也逐漸流失。

近年來,小米田的復耕與文化復振在臺灣各地部落與體制內校園中逐漸展開,啟動許多各式的在地行動。因此,史前館於2020年6月21日在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辦一場「臺灣原住民小米文化交流論壇」活動,邀請大專院校老師與部落族人等,分享其在自身場域推動小米文化復振的歷程。

小米論壇海報

小米論壇海報。

小米論壇當天大會

小米論壇當天大會。

活動開始,史前館王長華館長即指出,在距今約5,000~6,000年的大坌坑文化時期(南科南關里東遺址等處)就已經發現目前所知臺灣最早的稻米和小米。對臺灣原住民而言,小米不但在傳統上具有文化的意涵,在當代社會也非常重要,標誌著族群的飲食文化,甚至小米在當代也成為許多年輕人尋找回到部落與族群認同的途徑。透過本交流論壇活動,期望能促進臺灣原住民傳統在地知識的交流,從小米文化找回族群與土地連結的關係。

一起共作的小米田

本論壇首先由史前館與普悠瑪部落婦女及青年代表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與觀點分享其在小米田復種過程中的實踐歷程與意義。普悠瑪部落婦女自2004年起於復振小米除草活動以及完整小米完工慶的祭典儀式更為著力,自2011年起開始與公園合作種小米,從播種、除草、收成與入倉等,每個階段都在部落祭師團的參與協助下進行,一同實踐傳統小米的知識與相關的儀式。

婦女會代表王秀美老師說:「在這過程中我們一方面也是做教育,因為很多家戶現在已經都沒有在種小米了。」而對於女性青年來說,從懵懵懂懂參與開始,在身體實踐過程中學習到體認自己在文化復振活動中的角色,然木柔‧巴高揚說:「從第一次除草開始學習怎麼去分辨小米和雜草,第一次砍木材、扛去婦女長輩家致謝,這些第一次都有很多不一樣的感動。……我們看見自己,思考著當代卑南族普悠瑪女性的樣子,以及可以成為的樣子,讓文化成為身體習慣,而不是成為負擔。」

另一方面對於博物館而言,卑南遺址公園從自己種小米到與部落合作種小米的過程中,原本只是單純地展示原住民的重要作物—小米,然而透過與部落多年在一起的討論與實踐,園區的小米田已經不再只是部落民族植物的展示,這裡是部落小米文化傳承、學習與延伸的場域,也是博物館與部落一起真實生活與共同實踐的地方,更進一步地深化了部落對博物館的認可。

 

普悠瑪部落的婦女於公園小米田除草、行小米入倉儀式
普悠瑪部落的婦女於公園小米田除草、行小米入倉儀式-

普悠瑪部落的婦女於公園小米田除草、行小米入倉儀式。

 從小米園開啟的文化學習

來自東華大學的葉秀燕老師,秉持著教學即行動、研究即實踐的理念,從認識與理解原住民飲食文化到與學生共同建構東華小米園。葉老師說:「我們把學生帶回土地,在土地長出知識,學生們也從一個小米變成一個一個的小米粒並回到自己的部落扎根發芽,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跟著他們一起學習,將知識帶回到我的身體,成為慣習、成為我身體裡的一部分。」東華小米園發揮了原民院的特質,走入部落田野調查,這是一個融合不同群體的學習共同體,不只學小米,更重要的是學習背後原住民文化中人與土地、環境的互動關係。

另一個同樣在大學校園內開啟「向部落學習」行動的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李馨慈老師,她發起由部落耆老與師生共作的小米園,在校內建構一個讓學生進行文化學習的實踐場域。雖然中間會有所失落、擔心與疑慮,但從結合生活及製作畢業餐點開始後,有了改變。馨慈老師分享說:「學生們從製作餐點中開始思考結合自己的文化內涵、討論他們想要的農業與飲食文化。學生們越來越能將耕地的文化融入校園生活中,各項創作、展演等活動都會想到耕地。」在有了耕地與廚房後,學生們也開始對於這塊耕地產生認同。

另外,不只大學校園有小米田,在臺東縣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為規劃在地文化學習,邀請部落教師(姆姆志工團)進入學校協助學校教師帶領小朋友在校園內種植小米,孩子們從體驗、實作、觀察與紀錄的教學設計中,學習小米作物與相關的文化祭儀。為推動puyuma花環實驗小學,學校教學團隊規劃設計一系列部落文化課程,經過多年努力逐步累積成果。陸文杰主任分享時說:「這兩年學校教師重新審視文化課程教案,整合學科領域,打破框架用跨領域的方式,讓學科知識在文化裡自然發生與學習。在這過程中學校老師也從被動轉為積極,從單打獨鬥到團隊合作,讓文化學習更加彈性。」在老師與文化教師的努力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也期望能成為一個與部落一同呼吸的學校。

學校教師分享在學校種小米對師生產生的影響
學校教師分享在學校種小米對師生產生的影響-

學校教師分享在學校種小米對師生產生的影響。 

返鄉、凝聚、啟動~青年返鄉成為部落的小米種子

跨越體制重新找回文化學習的價值,在東部縱谷地區有一群青年,為了保存及傳承部落傳統文化,返鄉辦部落學校。財團法人臺東縣布農族東群文教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克緯,從東華小米園啟蒙、學習與成長,回到部落努力重新扎根試著找出一條屬於部落青年行動的路,他說:「年輕人要如何透過重新找回我們跟月亮的約定,在這個小米行動復振裡,成為當代原住民兼具傳統知識,也知道要怎麼去運用,不管是觀光產業還是在各不同文化層面的發展,讓年輕人找到更大的動力,可以去影響並改變成為族群內部很重要的小米種子。」過程中青年們透過小米的實踐過程,在「意識的覺醒」與「認同的凝聚」中逐漸成為人,成為能說部落文化故事的人。

另外,同樣在縱谷區的崁頂部落蓋亞那工坊ibu胡郁如,在父親的召喚下決定返鄉投入發展部落小米產業,從回家煮一鍋小米飯、開始了解部落、認識部落百年遷移史、更進一步陪伴部落做家譜。ibu說:「小米不只是一鍋飯的故事;是八部合音的傳唱;是長輩留下的智慧;是人與靈溝通的媒介;是人與人的彼此安慰。」雖然現在部落內很多人沒有種小米,但ibu仍努力承接父親的家訓—「布米不迷路~布農族的小米不要迷失」,透過產業發展來保留這鍋小米飯的文化意義與價值,進而期待有更多族人加入種植的行列,讓小米成為部落的日常。

部落族人除分享重新種小米的心路歷程,也帶來小米飯。活動當天適逢難得的日環蝕,與會者於茶敘時間一同等待與觀賞,留下難忘回憶-
部落族人除分享重新種小米的心路歷程,也帶來小米飯。活動當天適逢難得的日環蝕,與會者於茶敘時間一同等待與觀賞,留下難忘回憶
部落族人除分享重新種小米的心路歷程,也帶來小米飯。活動當天適逢難得的日環蝕,與會者於茶敘時間一同等待與觀賞,留下難忘回憶--
部落族人除分享重新種小米的心路歷程,也帶來小米飯。活動當天適逢難得的日環蝕,與會者於茶敘時間一同等待與觀賞,留下難忘回憶---

部落族人除分享重新種小米的心路歷程,也帶來小米飯。活動當天適逢難得的日環蝕,

與會者於茶敘時間一同等待與觀賞,留下難忘回憶。

小米文化復振的行動觀點與在地知識的分享

來自泰雅族田埔部落芭翁‧都宓老師從不丹的參訪行程中獲得啟發,希望找回部落的小米開始推動「小米方舟」計畫,復育保種了許多珍貴的小米種子。雖然小米的種植在第一年因天候關係不太順利,但第二年後在部落婦女長輩的參與協助下,小米田逐漸茁壯,越來越多長者參與並在其中得以互相關懷。同時學校也把小朋友帶進來,讓部落長輩與孩子們能一起在小米田中學習成長,小米田的復種讓人與人之間恢復了小米傳統的祭儀,也撫慰了部落內的社會關係。

論壇的最後由臺大羅素玫老師分享都蘭阿美族推動野菜在地知識的行動實踐,羅老師長期深耕都蘭部落的田野調查,從專家學者與部落族人對野菜知識的記錄與理解,一起共作(co-operate)工作,以及參與支持部落知識傳承的實踐,特別是小米、野菜等重要植物所呈現出人與土地關係的韌性。

羅老師說:「阿美族的野菜知識,是部落集體經驗所累積,傳遞是以母女、親族、年齡組織同性級友、朋友網絡相互教導與學習。相較於小米知識,在都蘭,隨著種植與儀式的消失而幾乎不見,野菜知識卻非常強韌的持續到今天,既是日常生活重要的環節,也是儀式機制傳承。」透過羅老師的分享,我們了解到傳統生態知識是口述傳承與身體實踐中學習的知識,而跟著作物的復種,回到日常與知識的脈絡意義中去實踐,知識的樣貌才會更完整。這也如同其他講者所分享,在身體實踐過程中知識進入到自己身體形成習慣,進而能體認自己在文化復振活動中的角色。

老師們分享在地知識的行動實踐-
老師們分享在地知識的行動實踐

老師們分享在地知識的行動實踐。

 史前館透過舉辦小米文化論壇活動,期望建構一個交流的平台,讓有興趣與致力於推動小米文化復振與發展的夥伴能齊聚一堂,在推動的過程中能相互分享、交流與學習,一起攜手向前邁進。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研究助理,小米論壇承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