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從卑南遺址談考古遺址多元發展與經營的可行性

文/葉長庚.圖/葉長庚、劉宜婷、康芸甯

1980,轟隆隆地,怪手挖開了沈睡已久的先人。

1980,宋文薰與連照美兩位老師不辭辛勞地攜手帶領臺大考古隊開始卑南遺址長達9年共13梯次的搶救發掘工作。

40年了,當初搶救發掘出土1523座墓葬似乎標示著卑南遺址發展的分水嶺,豐富的考古遺留震撼了當時的學界、政界與民間,也催生了臺灣第一座國家級考古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如今,回首40年間的卑南遺址,是否得以作為國內考古遺址發展與經營的借鏡?

持續性考古發掘與研究

卑南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並非在搶救發掘後就停止。其實在1988年完成最後一次搶救發掘後,隨即進行了史前館預定地的試掘工作,意即當時史前館原本預計是興建在搶救發掘區域附近,但因出土文化遺留堆積確認該區域仍屬卑南遺址範圍,而後規劃為卑南遺址公園(當時稱卑南文化公園),史前館也另覓地建於現今康樂車站旁的位置。

在此之後,於卑南公園規劃的停車場及遊客中心預定地又進行二次考古試掘;令人心痛的是1993年發生在當時非屬卑南公園區域內的破壞情事,也是國內第一起被以破壞史前遺址起訴與判刑的案件。1997年,因應都市發展計畫規劃的需求進行較大面積試掘出土重要的史前聚落建築結構,成了後來的「考古現場」,至今仍公開展示於世人眼前,且有效地持續進行保存維護與研究。

圖1:發掘超過20年的考古現場。

發掘超過20年的考古現場。

即便到了21世紀,卑南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依然持續但緩慢地推動著,因為面對最大分布範圍達100公頃的卑南遺址,目前對其瞭解與探索的部分仍屬極小比例。在研究上,除了首重連照美老師已發表的8項41種著作外,史前館研究人員也進一步提出卑南遺址鐵器時代三和文化的論述,長達24年經營考古現場的出土遺構與對史前聚落議題的探討,或其它諸如針對石板棺、石梯、稻米矽酸體的研究成果等,都在累積對於曾生活在這塊土地的史前人群生活文化更多的認識。

多元的文化資產身份

雖然卑南遺址很早即被公告為一級古蹟,但僅針對月形石柱周邊706平方公尺,後來雖擴大為2524平方公尺,然相較於整體範圍仍不足為道。直到2007年推動卑南二期計畫,才徵收並擴大國定遺址指定範圍達12公頃,始較為確實地保護卑南遺址文化遺留埋藏密集的區域。卑南二期計畫的推動,代表在研究發展上新的里程碑,不僅再次邀請臺大考古隊回到卑南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也進一步執行多項跨領域學科研究合作計畫。

圖2:最早指定一級古蹟僅針對月形石柱周邊區域。

最早指定一級古蹟僅針對月形石柱周邊區域。

除了在學術研究上的多元合作外,「卑南遺址範圍」亦有多元文資身份,除了前述包括月形石柱在內於卑南遺址東側區域的「國定考古遺址範圍」外,與其緊臨著的西側「卑南遺址公園一期範圍」,以及位於南側的「卑南考古遺址列冊範圍」,因應文資法規定,其不同身份區域管理單位包括文化部、史前館與臺東縣政府。當然,仍有許多範圍屬於「學術調查範圍」或「疑似考古遺址範圍」,其中絕大多數仍屬於私人土地,也象徵著卑南遺址未來的發展需由更多群體共同努力。

結合跨界社群參與

在埋藏過去人群生活的遺址上,現在有更多人想透過不同的方法來發掘過去的故事,也有更多的人群在相同的土地上寫下自己的故事。

近10年來,史前館引進跨領域學術團隊參與卑南考古研究。初期邀請工研院董倫道老師的團隊進行地球物理探測,希望能在進行考古發掘前掌握地下埋藏情形,也進一步瞭解史前聚落可能的分布範圍;後來引入植物矽酸體實驗分析,確認在3000多年前卑南遺址已經是大量生產稻米的農業聚落。

在科技應用上,除了是國內首次使用無人飛機(UAV)建立地表三維模型的案例外,也發展3D掃描技術,將考古出土文物與史前聚落皆3D數位化,並公開於史前館「考古文物3D資料庫」與「卑南遺址國際學術資料網」。

為了使民眾更瞭解卑南遺址史前家屋的形式,也邀請東海大學建築系關華山老師進行跨領域對話,並實實在在地將建築學推導的家屋形式蓋出來現地展示。當然,關於考古遺址的經營更不可缺少在地社群,除了在卑南遺址公園可非常醒目地看到卑南族少年會所建物的存在,也有部落族人共同進行小米種植的推廣活動遺址、社群與博物館的互動;月形石柱區域也是普悠瑪部落進行少年祭儀的地點之一,都可視為在地多元互動的情境。

圖3:卑南族少年會所與復原史前家屋的現地展示。

卑南族少年會所與復原史前家屋的現地展示。

結合跨界社群參與

過去,考古遺址的保存似乎僅能靜靜地將其留藏在地底,卑南遺址在考古遺址保存維護上發展更多元推廣的可能性,將被動的保護、保存轉換為主動的遺址護衛推動與宣導;一方向藉由數位科技更多元公開學術資料與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利用公眾喜好發展考古遺址現地展示的需求。

除了前述史前家屋的復原外,卑南遺址公園藉由過去石柱散立的意象設立了石柱地景藝術,卻因與動畫電影場景的雷同登上報紙頭版;也為了民眾對於參觀的需求,設立新的遊客服務中心提供更為便民的服務與多元的空間應用。

圖4:石柱地景藝術。

石柱地景藝術。

在距離第一次搶救發掘40年的今天,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建構,期望將過去被視為學術資料的內容,藉由轉譯故事讓更多國人能認識與瞭解我們共同生活的歷史與土地的故事。史前館亦首度嘗試與出版界結合,預定出版以卑南遺址為主題的奇幻小說與漫畫,或許藉由更多元的嘗試,與更多領域的人群共同合作,可以有更多美好的事物產生。

土地,就是一個包容的場域,不論是過去曾在這裡寫下故事的先人,或現在正在奮鬥的人群,甚至是被期望著的未來,無疑的都是每一個當下努力活出精彩與感動的生活。

圖5:即將出版以卑南遺址為發想的台灣第一本史前奇幻小說。

即將出版以卑南遺址為發想的台灣第一本史前奇幻小說。

參考文獻

連照美
2000   〈考古學的理論與實踐—卑南研究二十年〉,《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5:5-31。

葉長庚
2010   〈卑南遺址的發現與研究回顧〉,《卑南文化公園展示規劃研究期末報告書》,頁249-290。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委託雨耕聯合設計執行。

葉美珍
2009    〈卑南遺址大事記〉,《文化驛站》26:8-15。

卑南遺址國際學術資料網

(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