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文化專欄
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從臺灣看南島世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2020年在文化部一樓文化藝廊推出「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從臺灣看南島世界」特展,是以臺灣為視點,介紹位於群島東南亞以及大洋洲文化。就臺灣一般民眾而言,初步所認知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是指在地理上北達臺灣、南至紐西蘭、西達馬達加斯加、東至拉帕努伊(Rapa Nui,為復活節島之正名)這個範圍可辨識出源自同一祖語的人群,因而套用親族系譜的概念而統稱「南島語族」。南島語族的擴散以跳島航行的方式,向南太平洋擴散尋找新的居住環境,所以南島語族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族群。
南島語族有著多元的生活樣貌,要如何去展現多元的文化底蘊?在這展示中,我們僅以三個面向,試圖讓觀眾理解大洋洲與島嶼東南亞的歷史。
三個空間與時間軸發生在印度尼西亞(印尼)、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等三個島嶼區域故事,藉由三位在地女性分別闡述對地球暖化與氣候劇烈變遷影響其所住島嶼土地權的維護、對殖民者的抗爭以及對維繫文化復振的吶喊。同時在概念中,透過物件去表達文化脈絡上較為深層的隱喻。因此就意象而言,傳遞給觀眾是參觀美術館的氛圍,但背後所連動的則是人文的關懷與反思。
序幕
在展示入口的意象中,我們試著以一艘15世紀航行在大海的葡萄牙戰艦模型,開啟這個展示的開端。在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與葡萄牙兩國是割據東西兩半球的帝國,由於瓜分新世界的協議《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將最早亞洲的航權落在葡萄牙手中。
隨著入口右手進入,這裡展示了一些十七世紀荷蘭所繪製的版畫與水彩畫。其中,在展牆上所看到的是葡萄牙在蒂多島(Tidore)香料戰役上戰敗的場景。荷蘭東印度公司征服了在摩鹿加(Malucca)群島中,種植丁香的蒂多雷島,也開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奪下東南亞的香料貿易主權,造成十七世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為新一代的海上霸權,壟斷了東方香料的貿易市場,同時也開始在島嶼東南亞近三百年的殖民歷史。在這裡,我們透過重要的東南亞香料,提供觀眾去聞它的味道。同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當時描繪島嶼戰爭畫面的版畫,也帶領我們進入當時的生活樣貌中。
殖民下一位荷日混血女子的故事
現存於荷蘭國家博物館的一幅畫作,描繪17世紀一名叫柯妮利雅(Cornelia van Nijenroode)的女子。時間上回到大航海時代,她的父親柯尼利斯· 范· 尼言羅德(Cornelis van Nijenroode)為東印度公司派駐日本長崎的高級長官,與日籍母親結婚生下柯妮利雅,但不幸因日本幕府時代鎖國,這群混血兒不容於傳統日本社會,必須被驅逐出日本領土。無奈下,也僅能被遣送至巴達維亞城(今印尼雅加達),接受西方教育與生活。
對於這群因日本鎖國制度遭驅逐海外的混血後裔,近年來其實有許多研究資料可參考,這些混血子女對於母國日本的依戀,據考察仍有留存一些書信的紀錄。在策畫本展覽之初,我們根據包樂史(Leonard Blussé)先生的研究,也確實證明柯妮利雅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而且非常幸運,這幅畫的保留讓我們透過畫家柯曼(Jacob Janszoon Koeman)寫實的描繪,看見她柯妮利雅的一生反映大航海時代島嶼東南亞殖民社會下外來移民的遭遇。由於婚姻關係成為依附VOC下的東方女子,在巴達維亞城的生活,經歷兩段婚姻,這幅油畫是她在第一任丈夫健在時,她的丈夫特地委託荷蘭畫家所繪,但不幸的是,在這幅油畫完成不久後,她的丈夫與女兒因病過世。而不久又迎來另一段婚姻,在這段婚姻中,她的財產被第二任丈夫奪走,為此她堅持捍衛自己的權利,走上法庭,從巴達維亞一路訴訟至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法院,最後雖然勝訴,卻老死於荷蘭。柯妮利雅的一生從重生、分離、絕望到抗爭奪回自我的權利,這段女性捍衛自身的紀錄,在當時實屬少見。
對一般人而言,柯利妮雅並不是一位扭轉世界歷史的重要人物,但透過柯利妮雅的畫作背景脈絡,似乎也反映了島嶼東南亞的殖民議題。從十七世紀開始的貿易掠奪與殖民下,來往在東南亞航海港口的人與物的交換與頻繁貿易,而當東印度公司衰敗後,荷蘭王朝體系再度接掌島嶼東南亞的政治與經濟權力,也加強對原住民的研究調查。這也就產生1898年在法國第一次國際博覽會以殖民文化所帶來的奇異風俗的行銷與自傲,但也因此驅使更多人產生興趣了解亞洲文化脈絡,開啟世人對島嶼東南亞的文化普查。
譬如在19世紀J.E. Casper這位荷蘭駐印地方官員,深入蘇門答臘、爪哇與峇里島,對於傳統工藝的調查,並且出版四大冊的田野紀錄。J.E.Jasper在島嶼東南亞物質文化的研究,提供後來西方人類學者的田野基礎資料,在這次展覽上提供觀眾欣賞。
然而,有關現代島嶼東南亞的人群移動,儘管近年來有大量的移工與外籍配偶的引入,但臺灣民眾對於島嶼東南亞的文化認識不深,常常產生文化隔閡,因此在這一區如何將島嶼東南亞的風土民情展現給民眾,我們也試圖專訪外配,以她們談自身的經歷與對於身為臺灣人的幸福指數如何深感自豪。
地球暖化的影響
本展的另一條軸線以大洋洲為主,展場入口左手處的巨幅女性海報為引導焦點,由馬紹爾群島女性詩人Kathy Jetñil-Kijiner最負盛名的一首詩“Tell Them ”陳述的概念,明確告訴觀眾,在即將發生的氣候變遷,太平洋上的小島可能因海水上升而淹沒的事實,島上子民有著對島嶼的依戀與哀愁,卻也顯露島嶼子民堅韌的生命。Kathy是一位環保議題的勇士,她是環境非營利組織Jo-Jikum(Jipan ene eo e Kutok Maroro的Jodrikdrik)的聯合創始人,該組織旨在支持馬紹爾年輕人正視現今馬紹爾群島的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她曾被獲邀於聯合國大會上,朗讀對環境影響的詩歌。在Kathy詩中的一段:
「我們是世界上最好的航海家的後代
告訴他們 我們的島嶼被拋棄了 一個巨人扛著的籃子裡掉下來了
告訴他們 我們是獨木舟的空心船體,就像風切過一樣快的穿過太平洋」
散落在太平洋上的各個珊瑚礁島,猶如海上的顆顆珍珠,然而,你知道密克羅尼西亞的意涵?它代表著便是太平洋上小島的意義,在氣候變遷,地球暖化之際,嚴重衝擊到這些小島的土地面積與島上居民的生存權利,他們又可能在數年後,必須放棄原有的土地到其它島嶼生活。而Kathy在她動人的詩中說到:「告訴他們,我們不想離開, 我們從來不想離開,而我們,沒有我們的島嶼,什麼都不是。」這一段短短的詩句,說明了島民生活記憶中的美好無關島嶼的大小。
對於大洋洲文化分區,最早來自於一八二○年代法國探險家杜維爾(Dumont d'Urville)的概念,我們雖以抽象表現南島擴散的時空概念,但對於大洋洲南島語族擴散的展示,我們利用各式南島語族遷徙最重要的船具進行展示。南島航海與船具製作的技術,不同於西方的船艦概念,尤其特殊的弦外浮桿平衡於海面上的知識,讓輕巧的獨木舟在數千年間依舊隨季風航行在太平洋群島中。史前館非常幸運獲得移轉自國史館的大洋洲與東南亞地區相關文物三百餘件,此次展出14件精品為歷任副元首與各國互贈之精美文物。我們利用了這些文物分別透過不同的展區與展示內容述說精彩的故事。
文化認同與復興
玻里尼西亞文化的發現與殖民,眾所皆知,應來自於英國的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1728-1779年),引發世人認識大洋洲的殖民史。庫克船長是航海家、探險家、製圖師,曾經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帶領船員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也創下首次有歐洲船隻環繞紐西蘭航行的紀錄。由於他的航海冒險引發歐洲對玻里尼西亞區的覬覦與殖民,同時在大量西方文化的引入下,毛利人面臨對傳統與西方文化迷思的十字路口。在這展區的主軸,透過採用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以毛利藝術家雷哈娜(Lisa Rahana)數位創作的作品「追尋金星(感染)」(in Pursuit of Venus [infected])與一組18世紀古典壁紙互相對照,民眾可在同時觀看兩件作品中,去感受現代藝術家所做文化反思的對話。
在此展覽,我們透過向紐西蘭蒂帕帕博物館申請高解析影像授權,一幅名為「太平洋的野蠻人」(Les Sauvages de la Mer Pacifique)的大型全景壁紙,由法國製造商約瑟夫·杜福爾(Joseph Dufour)以石版彩色印刷而成,並以手工塗飾。這幅壁畫以歐洲古典繪畫風格呈現,所表現的毛利族男女面貌與體態都不符真實面貌,因此才有紐西蘭原住民藝術家雷哈娜「追尋金星(感染)」一作,針對上述18世紀古典作品的批判。
近年來,大洋洲藝術家多數以新的途徑來闡釋傳承的知識,同時表達出當代新的視覺語言,也激發太平洋地區藝術家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在這展示區,紐西蘭毛利女舞者透過現代舞詮釋,藉由傳統毛利舞蹈元素,以情緒與吶喊來傳達其內涵。同時也在國史館轉移的紐西蘭文物中,對照女性舞者表演時手持的傳統兵器。在這部分的展示概念,我們理解到現代藝術的創作,維繫著原住民傳統,同時指出殖民者曲解了原民樣貌,原住民藝術家試著扭轉過去統治者曲解的樣貌。這個展覽是本館世界南島廳常設展的初次啼聲,要如何試著去理解周邊與我們臺灣南島族群的同異性?這正是我們試著讓社會大眾了解的開啟之門。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從臺灣看南島世界」特展策展人)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國際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