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南島廳更新多媒體建置記事(下):南島廳的能量棒

文‧圖提供/林芳誠

整個南島廳總共有36組多媒體裝置,包含了互動裝置與大量的影片與文案來襯托物件並強化展示理念;我負責規劃的第五、第六單元則有17組,除了兩組聆聽音樂的指向性音響裝置外,其他都是精心挑選的影片。

前一篇電子報以〈史前館南島廳更新多媒體建置記事(上):儀式樂舞篇〉為題,我用了《ILISN》和《Breath Alight》兩部作品接洽授權的例子,討論史前館南島廳試圖揮別過往主流社會對於「觀看」南島族群祭典、儀式的視角,藉由第五單元「溝通」為主軸,嘗試促進觀眾的思考、理解與反省。

這一篇同樣以第五單元的例子,分享我如何發揮所學,在南島廳更新可使用的資源與時間有限的狀態下(例如無法重新針對某議題進行拍攝,或人事時地物已無法復刻),完成展示影片的製作。礙於篇幅的關係,我以單元五的子單元5-2「南島身影」的影片為例進行說明。

因為從小就是在電視兒童、漁市場打工賺零用錢、參加過棒球隊、大學主修新聞學、一直都是搖滾樂團吉他手等等緣故,自2020年史前館開始執行常設展廳更新的春夏交接之際,我就一直想像著要如何運用這些生命經驗與電視新聞專題報導的技術,扣合著南島廳「島是船、海是路」的主軸,來呈現「溝通」與「認同」這兩個單元議題。當我試圖擺脫傳統民族學類型博物館那種充滿充斥著知識權威的包袱,希望盡可能透過觀眾耳熟能詳的例子,先引起興趣、然後駐足觀看、進而促進思考,因此南島廳五、六單元相對其他展區因為充滿了各種南島族群在不同場合,例如:體育、勞力、藝術、社會運動等等的身影和聲音,所以更加「熱鬧」,更為「眾聲喧嘩」─這些與你我共同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真實情境。

重新設計後的展區採扇形發散,5-2「南島身影」透過16片42吋銀幕佇立其中,串連整個單元五試圖傳遞celebrate的氛圍

重新設計後的展區採扇形發散,5-2「南島身影」透過16片42吋銀幕佇立其中,串連整個單元五試圖傳遞celebrate的氛圍。

單元五進入5-2子單元之後,展廳四方格局採扇形發散,映入眼簾的是以16片42吋銀幕組成的直立式電視牆最為顯著。多媒體影片包含三個段落:力量(strength)、躍動(vigor)、旋律(melody)。

「力量」包含了臺灣南島族群的棒球界如能高(NOKO)、嘉農(KANO)、紅葉少棒揚名職棒的選手,例如郭源治、陳義信、林智勝,還有國際賽事記者會上表達「很高興能夠代表臺灣隊來這邊參與比賽」的陳鏞基等人,以及勇奪1960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銀牌的楊傳廣、郭婞淳、曾櫟騁、楊俊瀚等舉重、田徑、跆拳道的優秀選手;島嶼東南亞方面則呈現1992年巴塞隆納女子羽球金牌的Susi Susanti、2021東京奧運女雙羽球金牌的Rahayu Apriyani、Polii Greysia,太平洋則呈現薩摩亞、東加、斐濟、Aotearoa(紐西蘭)的橄欖球代表隊賽事畫面。

「躍動」的內容主要以1992年在兩廳院登場的《原住民樂舞系列:卑南篇》、2010年由角頭唱片策劃同樣在兩廳院上演的《很久沒有敬我了你》歌舞劇,以及原舞者歷年演出的素材,彰顯南島族群樂舞自「櫥窗化展演」類型的文化村,轉化成登上國家級場合來展現與自己、與社會溝通的方式。

「旋律」從日治時期接受西方音樂教育的陸森寶(Baliwakes Raera)、高一生(Uongu Yata'uyungana),到紅遍大街小巷的盧靜子、萬沙浪、北原山貓、沈文程、夏國星,再到成為偶像歌手的張雨生、張惠妹、動力火車、A-Lin,接著是開始建立自我品牌的郭英男、陳建年、舒米恩、以莉‧高露,然後是唱著自己族語歌曲的Matzka、阿爆,還有在頒獎舞台上倡議族群權益的桑布伊、海雅‧古暮(張震嶽)等人。

「能量棒」由16片銀幕組成,可以讓許多畫面採不同方式呈現,每個畫面都是一個故事、一種象徵,以及一種隱喻。所以在這張圖片裡您是否能發現我透過職棒球員來連結的族群權益?

「能量棒」由16片銀幕組成,可以讓許多畫面採不同方式呈現,每個畫面都是一個故事、一種象徵,以及一種隱喻。所以在這張圖片裡您是否能發現我透過職棒球員來連結的族群權益?

上述這些內容都是一時之選,為了烘托單元五以celebrate氛圍來凸顯南島族群的貢獻,我先以徵集到真實物件作為展件的對象進行了很難「斷捨離」的篩選;然後因應電視牆是直立式可以有1到16種格式的展現方式,我在腳本安排上就先以16宮格進行規劃,然後再運用剪接軟體編輯成初步樣式,最後再交由委託廠商予以優化。

除了「躍動」和「旋律」已有顯著的音樂外,為了增加賽事臨場感以及南島「力量」的展現,我同時也尋找了適合作為背景音樂的歌曲及現場收音。還有一個最關鍵、大魔王等級的問題:授權。已有明確唱片公司版權的還能順利詢問,但有些唱片公司已歇業,或者轉讓權利給規模更大的企業,另外在運動轉播的權利金通常都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高昂。所幸在前述我的就學、棒球以及樂團的歲月中,結識了許多目前任職在相關單位的朋友,與上一篇電子報《Breath Alight》情況類似,經由他們的介紹,讓我有機會可以和負責授權的對象或本人洽談,例如美國大聯盟、世界棒壘球總會(WSBC)、日本職棒中日龍球團、中華職棒大聯盟、IMG頻道,以及拍攝《很久》的紀錄片團隊、影片裡面出現的歌手及經紀人等團隊與個人。

在省略兩萬字的影片從無到有的過程之後,「南島身影」的影片終於塵埃落定,但此同時我也被提醒到「這影片是不是太久?」、「觀眾可能沒耐心看完」等等問題。然而如同我對這部影片是作為展廳「能量棒」的設定,7分15秒的循環播放並不會因為影片太短而造成現場產生「音量擁擠」而有煩躁的感覺(當然,這還必須仰賴全數展品上架後,與其他影片裝置音量調配才能更進一步處理),更重要的是,這部影片出現的人、所使用的物件,在觀眾舉手投足之間就可以看到,以相互呼應的方式形塑南島族群如何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與社會溝通。

這裡還可以延伸另兩個問題:「展場影片是否可以視為展品」以及「多媒體適合的播放時間是多久」。但在極有可能可以形成一個碩博士論文題目之前我必須先停筆,我想強調的是當自媒體(We Media)、KOL(key opinion leader)、Youtuber等社群媒體充斥著我們的感官世界時,博物館需要怎麼樣的影音素材,是作為炫目的展示效果、強化展件本身,還是可以搭配展示內容,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一起學習「觀看」、學習「思考」、學習「感同身受」,甚至可以理解某個事情、事件、社會氛圍形成的原因,如此才有機會學習「成為我們」。這不是要用單一化強調某種價值觀或意識型態,而是可以成為同在這塊土地上一起生活、彼此欣賞、相互尊重的「我們」。

「能量棒」影片是所有參與其中的人一起完成的,也是史前館在南島文化研究與展示的一個新突破,在邁向重新開館的時刻,引頸期盼著進場參觀的觀眾給予回饋,持續充實「能量棒」的能量。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南島常設展廳主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