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墩考古遺址
歷史沿革 | 1.98年3月24日至6月11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搶救發掘,共進行35條探溝和22個2公尺見方的探坑發掘。99年4月24日至7月5日,進行第二次的搶救發掘,共進行7條探溝和102個2公尺見方的探坑發掘。 2.西大墩遺址民國100年8月31日指定直轄市定遺址。 |
---|---|
文化意義 | 1.西大墩遺址面積達數萬平方公尺,聚落分佈範圍廣大,生產方式以農耕為主,狩獵漁業為輔,穀類作物的豐富造成人口的快速增長,並創造出精美的物質財富,在中部地區新石器文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西大墩遺址出土精美的玉器、陶器,代表當時具專門化的手工業,可能是筏子溪側牛罵頭時期的政治或信仰中心。 |
時代分期 | 新石器時代 |
現況 | 西大墩考古遺址現為西大墩公園,目前由臺中市政府建設局進行公園維護管理。考古遺址的管理維護以現狀保存為方針,將考古遺址破壞程度降至最低,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維持考古遺址所定著土地上地形地貌之完整性。 |
資料來源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