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文化專欄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明瞭了什麼?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自2017年起共同合作辦理為期3年的「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仿製史前的獨木舟(註)於2019年7月7日中午13時30分由臺東縣長濱鄉烏石鼻港出發,以人力划行方式劃向目標地。
獨木舟於歷經約46小時的划行,於 7月9日上午11時順利抵達目標地─日本沖繩與那國島,以實驗考古學方法成功驗證了海部洋介教授的「沖繩路線」推論:史前人類很可能從臺灣航海來到琉球列島。
實驗考古的定義
考古學從人類的遺留來研究過去,但是史前時代人類海上的遷徙卻很難找到實證,所以只能依賴實驗來論證某種可能性,例如人類跨越太平洋到玻里尼西亞群島以及從東南亞來到澳洲,都做過類似的航海實驗。中國復旦大學文博系的考古學教授陳淳(2004:207)認為實驗考古學是判斷古代人類行為的一種有用方法,其結果並不一定證明古人就是這樣做,而是說明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實驗就是論證可能的因果關係
1.為何是3萬年前?目前在沖繩群島發現最早史前人類的骨骸,是那霸市(Naha City)山下町舊石器時代洞穴中一個8歲女孩的腿骨化石,被稱為山下洞人,距今3萬2千年,同時出土鹿角與鹿骨製成的工具,這說明沖繩當時已有人居住。
2.為何是由臺灣渡海有目的的遷徙?海部洋介教授根據動物分佈、海流、人類遺跡、人骨的古DNA以及沖繩與臺灣東部八仙洞遺址的出土的舊石器遺存的比較分析,推測兩地存在一定的文化關係。史前人類從臺灣到沖繩有可能不是意外漂流,而是有目的的移動,而且需是至少10名以上男女移民,才有可能在沖繩島繁衍成為族群。
3.史前人類具有航海的知識及能力?遺世獨立的澳洲,沒有具備人類起源的條件。澳洲的考古學者根據阿納姆地(Arnhem Land)岩洞的發現,推測人類大約在6萬5千年前通過海路來到澳洲。考古學家推測這些先民是藉由竹筏之類的工具從東南亞抵達澳洲。3萬年前第四冰河期,海平面較現在低,史前人類渡海遷徙的過程不似現在艱難。
4.史前人類移動的目的為何?史前人類以野生動植物為生,因此是流動性很大的狩獵採集者。他們一般會隨著季節性的食物變化安排覓食的策略,但是在出現乾旱或氣候變化時也會有長途的遷徙。古人類在更新世幾次走出非洲的過程很可能與非洲氣候的變化有關。但是,史前人類向海島擴散的歷史比較晚,一般認為要到晚期智人出現之後,才具有製作舟楫的技術和集體合作的能力。而且海洋遠航與內陸河湖航行兩者目的及難易度差異頗大。對於史前人類在海上群島的遷徙,很可能是慢慢從一個島再擴散到另一些島嶼,一代人比上一代人只要多開拓10-20公里的範圍,經過漫長的數千年後就能遍佈各個島嶼了。
5.為什麼獨木舟是這種形制?史前人類的航海工具都是因地制宜。由於受技術和原料的限制,大多用大樹挖空製成獨木舟。其他可能還使用竹子和蘆葦,但是不太適合遠端航海。由於目前尚未發現3萬年前留下的獨木舟,但有千葉縣市川市一處遺址內出土距今約7500年前繩文時代的獨木舟,以及京都府福井縣鳥濱貝塚出土距今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獨木舟,因此推斷舊石器時代很可能也是採用這類獨木舟。
一位考古學教授的說法
陳淳教授認為這次航海實驗是很有意義的科學探索,也是實驗考古學的一個生動案例。首先海部教授從沖繩出土的舊石器時代人骨和文化遺存來探索他們來歷的問題。在對沖繩和臺灣舊石器遺存之間比較的基礎上,鑒於兩地距離要比陸地更近,因此合理推斷沖繩先民很可能來自臺灣。而海部教授這次親自通過航海實驗證明獨木舟渡過黑潮的可能,為沖繩舊石器人類的來歷提供了比較令人信服的證據。
因此,筆者認為此實驗結果驗證舊石器時代3萬年前的人類利用原始獨木舟跨越黑潮航海抵達沖繩群島的可能性。史前人類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開始廣泛開拓和利用海洋資源,這可能與當時人口的增長及陸地野生資源的減少有關。為了找尋更多的生活資源,史前人類也開始移居島嶼,在此背景下,3萬年前的史前人類乘坐獨木舟從臺灣航行到沖繩群島,是完全是順理成章的過程和合乎邏輯的推斷。
(註):日文為丸木舟,直譯為圓木舟。筆者認為仍應以獨木舟稱之。
(本文感謝陳淳教授提供相關資料與修正建議)
參考資料
陳淳編著2004,《考古學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Ancient Humans Left Africa to Escape Drying Climate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史前館承辦聯絡人)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