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國際頻道

從文化身分認同到殖民接觸:國立美洲印地安博物館的策展反思與實踐

文‧圖╱盧梅芬

1989年,美國國會立法通過成立國立級原住民博物館──國立美洲印地安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Indian,以下簡稱NMAI)。其藏品來源,主要是整併美國富豪George Heye(1874-1957)成立的「美洲印地安博物館」(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以下簡稱MAI),佔今日NMAI藏品的85%,成為該館藏品的雄厚基礎(註1)。而NMAI與MAI的協商條件,就是在紐約保有紀念George Heye的海氏中心(Heye Center,NMAI的紐約分館)。

1994年,NMAI的紐約分館海氏中心開館,其開館展「創造之旅:原住民身分認同與信仰」(Creation’s Journey:Masterworks of Native American Identity and Belief)以及「條條是好路」(All Roads are Good),被美國博物館界喻為原住民展示以及博物館與原住民新關係的新里程碑。兩大特展皆強調有別於過去博物館研究人員的詮釋角度,以原住民第一人稱觀點,挑選與重新詮釋自己族群所屬的文物(盧梅芬,2007)。

《條條是好路》特展專刊

《條條是好路》特展專刊。

在1990年代,傳統物件分類、盛裝人種與生活模型,將原住民凍結在過去的時空(frozen in the past)、執著於「美好舊時光」(the good old days)以及「真實的原住民」(truly Indian)等是批判展示文本常見的詞彙;相對地開始強調「我們是人」(We are human being)、「當今原住民」(Native today)與「現存的聲音」(living voice)等(NMAI, 2000;盧梅芬,2015:8)。

2004年,位於華盛頓特區的NMAI本館開館,其常設展「我們的宇宙:傳統知識塑造我們的世界」(Our Univers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Shapes Our World),聚焦於原住民的宇宙觀,與宇宙的創造和秩序相關的世界觀和哲學,以及人類與自然世界之間的精神關係。表達祖先在語言、藝術、精神和日常生活中的智慧(註2)。此階段強調的是由原住民自己詮釋、強化與並展示其特有的文化身分認同(cultural identity)。

但至2000年代後期,該館的常設展受到批判與質疑;在2008年出版的《國立美洲印地安博物館:批判性會話》(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ritical Conversations)一書中,聚焦於該館常設展錯失展示國家與原住民族的歷史關係,以及原住民如何在殖民主義下掙扎求存的殖民記憶,包括缺乏「掙扎與奮鬥」(struggle)、「沒有不開心的歷史」(no unhappy history here),故並未達到去殖民的工作(Atalay, 2008; Carpio, 2008; Lonetree, 2008)。關注焦點從「發聲」(voice)、含納(inclusion)轉向「敘事」(narratives)所涉及的展示文本,即獲得詮釋權後到底說了什麼,要與觀眾溝通什麼?

而該館歷經檢討後,於2014年9月開館十周年,推出新常設展「民族對民族:美國和美洲印第安民族之間的條約」(Nation to Nation: Treati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merican Indian Nations),主要精神是呈現美國和美洲印第安民族之間的關係史(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透過一披最大的條約蒐藏。大多數美國人從小就被教育認識美國的開國元勛(Founding Fathers of the United States,起草《獨立宣言》的政治領袖)。但對於同樣重要且有影響力的原住民族領導人與外交人才,卻很少提。條約是原住民族與美國之間關係的核心,此特展展示從殖民時期至今,條約所涉及的權利、不平等,以及美國與原住民外交的歷史(註3)。

「民族對民族:美國和美洲印第安民族之間的條約」常設展網頁。

「民族對民族:美國和美洲印第安民族之間的條約」常設展網頁。網頁連結

另一個最近的特展「愛國者:國家軍隊中的原住民」(Patriot Nations: Native Americans in Our Nation’s Armed Forces)(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呈現原住民在美國軍方服役的歷史。原住民參與了每一場重要的戰爭,從獨立戰爭(Revolutionary War)到今日中東的軍事衝突;原住民參戰的比例高於其他族群。原住民軍人(包含女性)的貢獻尚未獲得普遍的認識。但這種處境將很快改變,此展覽宣布美國國會已正式提出設置美國原住民退伍軍人紀念館於NMAI(註4)。

「愛國者:國家軍隊中的原住民」特展網頁。

「愛國者:國家軍隊中的原住民」特展網頁。網頁連結

NMAI的策展轉變,可區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對其獨特文化身分認同的建立,此策展模式是在優勢(主流)族群追求同化、忽略差異的脈絡下所生成,在1990年代提供了思考正義問題的嶄新視角。第二階段:開始重視殖民接觸,即「我群」與「他者」的共存,希望將「他者」的事,轉變為「我們」全體公民的事,以促進歷史對話與文化相遇。

(註1)出自〈Collections〉, NMAI.; 〈History of the Collections〉(瀏覽日期:2016/12/10)。

(註2)出自〈我們的宇宙:傳統知識塑造我們的世界」〉(Our Univers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Shapes Our World)(瀏覽日期:2017/07/02)。

(註3)出自〈民族對民族:美國和美洲印第安民族之間的條約〉(Nation to Nation: Treati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merican Indian Nations)。

(註4)出自〈愛國者:國家軍隊中的原住民」〉(Patriot Nations: Native Americans in Our Nation’s Armed Forces)(瀏覽日期:2017/07/02)。

參考文獻

盧梅芬 2015〈從展示文本邁向我群與他者的溝通:原住民文化再現的策展脈絡與反思〉,《博物館學季刊》,29(3),頁5-35。

盧梅芬 2007〈從「淚水之路」到「條條是好路」——從美國印地安殖民歷史悲劇到博物館展示觀念革新〉。史前館電子報,第108期。

NMAI, 2000. The changing presentation of the American Indian: Museums and native cultur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arpio, M. V.. 2008. (Un)disturbing Exhibitions: Indigenous Historical Memory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In A. Lonetree and A. J. Cobb, Ed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ritical Conversations,, pp.290-304.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Atalay, S.. 2008. No Sense of the Struggle: Creating a Context for Survivance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In A. Lonetree and A. J. Cobb, Ed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ritical Conversations, pp.267-289.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onetree, A.. 2008(2006). “Acknowledging the Truth of History”: Missed Opportunities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In A. Lonetree and A. J. Cobb, Ed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ritical Conversations, pp.305-330.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