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南島文化專欄

原民神話故事中的環境智慧

文‧圖/楊小青

於2009年8月7日登陸臺灣的莫拉克颱風,因為長時間強降雨引發中南部山區嚴重土石流及淹水災情,是臺灣繼1959年8月7日發生八七水災屆滿五十年之後再次發生的重大災害。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觀測資料,本次颱風在阿里山站測得的24、48及72小時累積雨量均為歷年之冠(分別為1623.5毫米、2361毫米及2748毫米);其中,24及48小時降雨量甚至逼近世界降雨量極大值(分別為1825毫米及2467毫米),甚至就臺灣各地測站測得的歷年颱風單日最大降雨量排名,在前10名中,除第5名以外,其餘全由莫拉克颱風改寫。

 表1.臺灣歷年颱風單日最大降雨量前十大排名表(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名次 氣象局測站 時間 降雨量(mm) 颱風名稱
1 屏東尾寮山 2009/8/8 1403.0 莫拉克
2 高雄溪南 2009/8/8 1301.0 莫拉克
3 高雄御油山 2009/8/8 1282.5 莫拉克
4 嘉義阿里山 2009/8/8 1234.5 莫拉克
5 花蓮布洛灣 1997/8/29 1222.5 安珀
6 嘉義馬頭山 2009/8/8 1211.5 莫拉克
7 高雄新發 2009/8/8 1190.0 莫拉克
8 嘉義奮起湖 2009/8/8 1184.4 莫拉克
9 屏東瑪家 2009/8/8 1180.5 莫拉克
10 嘉義石磐龍 2009/8/8 1180.5 莫拉克

莫拉克颱風挾帶的降雨具有高強度、長延時及大範圍的特點,因此誘發多處山區的大規模崩塌事件,並分別在高雄及臺東等6縣市形成16處堰塞湖。以臺東為例,衛星「福衛二號」拍攝到,在太麻里溪上游約20公里山區的「包盛社」舊部落(金峰鄉),颱風後出現大型堰塞湖,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劉正千教授估算這個堰塞湖面積達75公頃,估計蓄水量達280萬公噸。

太麻里溪上游風災前後堰塞湖航照對照圖

太麻里溪上游風災前後堰塞湖航照對照圖(資料來源: 莫拉克颱風農業應變處置實錄,行政院農委會)

根據研究單位評估,這個堰塞湖應無立即潰堤的危險,因此林管局雖在風災之後進行太麻里溪的河道開挖,引道溢流,將堰塞湖的水深由10公尺降到4.5公尺,蓄水量降到250萬公噸以下,但堰塞湖的存在仍然是一顆未爆彈,威脅下游居民的生命安全。

然而臺灣地處於亞熱帶,每年夏季是颱風造訪的熱門區域,2010年9月又有凡那比颱風侵臺,再度重創曾遭莫拉克蹂躪的太麻里、金鋒鄉、大武鄉及達仁鄉4鄉鎮。臺東縣政府基於安全考量,強制撤離金峰鄉嘉蘭村及太麻里鄉德其里地區居民。沒想到,原以為可能帶來災害的凡那比颱風卻幫了臺灣一個大忙,超過300毫米雨量把堰塞湖「帶走」,讓太麻里溪堰塞湖的危機得到解除。太麻里溪堰塞湖的「生與死」,是成也颱風,敗也颱風,但這是一個臺灣自然生態的特例?還是常態?

太麻里溪包盛社堰塞湖在凡那比颱風前後對照圖

太麻里溪包盛社堰塞湖在凡那比颱風前後對照圖(林務局臺東林管處治山課長邱欣慰攝影)。資料來源

居住在卑南遺址附近的普悠瑪部落(Puyuma),曾有一個口耳相傳的歷史傳說「引水英雄都古比斯」,內容敘述居住在臺東平原的普悠瑪族人,為了生活必須走好遠的路去取水,直到獵人在濃密樹林間發現一座未曾見過的大湖,他們回去向部落的耆老報告這個發現,祭司都巴接受神靈指示,讓全部落跑得最快的勇士都古比斯將湖水引導到部落旁邊,從此普悠瑪部落不僅可以方便取水,農田也在充沛水源的灌溉下,為部落帶來豐碩的收穫。

顯然臺灣的自然環境,自古至今都存在某一種程度的不穩定性。雖然我們無法從文字記載獲知環境變化對原住民族生活的影響,但從口傳神話的故事,其實已清楚描繪出族人對於環境變遷的應變智慧。

臺灣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造山帶之一,密佈的活動斷層不僅造成岩石的破碎,也讓臺灣島發展出陡峭的地形地貌,在大約3.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推擠出海拔超過3,000公尺以上高峰就有268座。也由於地狹山高的地形,臺灣島重要河川的河床坡度,在山區的平均值可以到達15度以上,比世界其他地區河川的坡度要大上許多。

臺灣重要河川坡度剖面圖

臺灣重要河川坡度剖面圖(引自李鴻源「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與規劃」簡報第3頁)。

臺灣與世界各地重要河川坡度比照圖

臺灣與世界各地重要河川坡度比照圖(引自李鴻源「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與規劃」簡報第3頁)。

對臺灣而言,破碎岩石與陡峭地形提供素材,在夏季時造訪的颱風強降雨助攻下,山崩與土石流成為颱風過後的必然產物。也難怪在2005年時,世界銀行將臺灣認定為颱風、地震、土石流三種天然災害覆蓋率風險最高的國家之一,顯見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土石流等天然災害是大自然對居民的生活考驗,而理解如何與大自然互利與共存,也應當是國民社會教育中最重要事項之一。

莫拉克風災過後的研究報告顯示,本次颱風災區大部分都發生在河的兩岸。超大雨量固然是極端氣候下的自然現象,難以預防,但河川行水區長期被占用才是災難的主凶。甚至還發生山區可利用面積有限,人們逕行篡改河道,限縮河川行水區,最會導致洪水無處宣洩,不僅淹沒人群聚集的低位河階,還引發邊坡的大規模崩塌。

現代人因科技而建構「人定勝天」的迷思,認為只要有足夠的預算與工程技術就可以改造自然,渾然不知大自然反撲的力量是遠遠大於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原住民部落裡的耆老們總是說:「河水走過的地方,他會想念。」這是長期對大自然變化的觀察與尊重的態度,或許對我們而言,這才是一個能永續發展臺灣的真正環境智慧。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