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想像化為真實:南島廳的上架旅程(上)
自2020年6月1日啟動空間改造工程以來,歷經1,083天的閉館,史前館終於以全新面貌向大眾完全開放。近三年的改造時間看似漫長,然而對常設展廳更新的幕後團隊而言,千頭萬緒的工作使得籌備期間的每一天都極為充實。在一檔展覽的製作過程中,雕琢展示架構和文字、確立空間與影像設計、上架被選定展示的文物,都是極為重要的工作。或許在觀眾眼中,各個展品僅是簡單地「放」在那裡,但在每一件靜靜佇立的展品背後,卻隱藏了工作團隊無數的思辨與折衝。本篇文章將以南島廳展示的一組雅美族/達悟族藤帽、藤甲、和護身刀為主角,述說博物館物件從庫房到展廳的漫長旅程。
展覽的誕生:典藏與策展
南島常設展廳以「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為主軸,從南島族群的視角出發,呈現這些社會共通的文化內涵、在歷史中相似的處境、以及人群和文化在各時代適應與跨越的能力。展廳內的六個單元以不同主題引領觀眾進入南島世界,其中第三單元「邊界」一方面探索生活中的各樣界線:具體的疆界、靈性的保護、身分的區別、與性別的分野等,一方面又演示人們如何遊走、跨越、或推動這些邊界。當觀眾走進此單元的「保護與區隔」一節時,目光必定會被一套雅美族/達悟族藤製裝束所吸引。
在本區域中,策展人希望說明南島社會如何以實體或心靈的邊界確立秩序,因此最初規劃展示內容時,便希望呈現雅美族/達悟族於特殊儀式穿戴的裝束,包括在喪禮防禦惡靈侵擾的藤帽、藤甲、護身刀,以及於新船下水、新屋落成等重要儀式中戴上的銀盔。策展人期待觀眾在欣賞這些物件及相應的說明時,能理解雅美族/達悟族特出的物質文化背後所承載的信仰與世界觀。從「策展人」的名號即可知道,這個主責規劃展示主軸、產出知識內容的崗位可說是把握展覽走向的舵手。然而,想讓策展人腦中抽象的概念化為實體的展示,需要仰賴眾多典藏、研究、和布展人員的協作。
這四件雅美族/達悟族文物可說是史前館民族學門的元老級收藏了。1992至1993年從蘭嶼東清、野銀採集成為博物館典藏品後,藤帽、藤甲、與護身刀棲身於庫房,銀盔則被納入當時的「臺灣南島民族」常設展廳中,成為第一期常設展中最具代表性的雅美族/達悟族物件。事實上,博物館人對於文物的了解,往往來自這些物件最初被博物館典藏時所做的一系列調查,包括對於擁有者或當地社群的採訪紀錄,以及剛進入博物館時,典藏人員對文物外形、保存狀況的檢視報告等。因此,文物的入藏資料、以及往後館內外研究人員對其所做的研究與展示,都持續積累、直到成為本次策劃南島常設展的重要養分。
概念的顯影:文字書寫與展示設計
確立展示構想後,接下來的工作圍繞著文物分為文字書寫、展示設計與文物上架三部分。首先,策展人需撰寫闡述各單元展覽主軸的「展示文案」、以及詳細介紹物件的「展品說明」。雖然已有館內藏品紀錄、及相關領域學者研究等繁多文獻可參考,但在策劃展覽時,還需考慮到目標觀眾的特性,將紛雜的知識轉譯為吸引人、容易理解、又能引發思考的內容。
除此之外,策展人還需考慮到特定用詞隱含的意識形態。不知讀到此處您是否有發現,本文堅持同時以「雅美族」和「達悟族」稱呼以蘭嶼為故鄉的這個族群,其實便來自於此種考量。有些族人屬意稱自己為「雅美族」,這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官方認定的稱呼;但長期以來,也有族人更希望以母語中代表「人」的「Tao」(達悟)來稱呼自己。作為期望以南島族群為本位出發的南島廳,策展團隊最終決定肯認族人選擇自稱的權力,並列皆獲族人認可的「雅美族」與「達悟族」。展廳的文字敘述中,尚有其他用詞也歷經策展團隊長久的拉鋸與討論,若觀展時讀到有些突兀的文字,歡迎您停下來想一想,這些選擇背後可能的原因。(若您想不到,麻煩聯絡館員,因為也有可能我們真的打錯字了。)
在文字之外,負責展示設計的名匠設計公司與策展人合作,構思展廳的空間裝置與平面設計,期望達到知識教育、視覺美感、與文物安全的平衡。以這一個雅美族/達悟族展櫃為例,設計師規劃裝設一座靠牆、三面以玻璃封上的展示櫃,除保障文物不受觸碰外,稍加密閉的空間也較適合長期擺放含有魚皮材質的藤甲。考量到觀眾可能有各種年齡、身高、身體條件限制,展品和文字高度定在對所有群體皆友善的75-120公分之間,並在前方保留輪椅靠近與迴轉的空間。此外,平面設計師也開始進行展覽牆面、文案、與展品說明的視覺設計。
上架基本功:文物管理與檢視
與此同時,典藏人員也加入了常設展的籌備中,他們頭一份工作是極為基礎、又極為重要的——為展示文物造冊。這份清冊記錄了展品所在單元和位置、源出的族群與地區、尺寸、重量、製作年代等基本資訊。上頭的資訊雖然簡單,卻是整個展廳建置的根基。策展人根據清冊確定文物資訊,從而撰寫相關說明;設計師依循清冊中的文物尺寸,進行展示空間的規劃;後續的上架團隊亦須依靠其中的尺寸、重量、年代等資訊,設計每件文物的展示方式。
確定展品名單後,典藏人員進入典藏庫提取預計展出的文物,並在拿走文物後,於典藏櫃中空出的位子留下一張小紙片。這是典藏庫的標準作業流程,每從庫房內領出一件文物,就必須留下紙條說明它的去向,並在數位資料庫中註記,好讓庫房管理者能持續追蹤物件流向。這個小動作在常設展更新時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史前館開館二十年才迎來首次常設展全面更新,若本次展出的文物也要離開庫房二十年才回來,無論本次經手的館員屆時是否已調職或退休,有了這張小紙片和這筆資料庫中的紀錄,博物館也能保證展品的來歷不會迷失在茫茫文物海中。這是博物館人為了典藏的永續性所做的無數努力之一。
提領文物後,典藏人員仔細檢視每個物件,以刷具或專用吸塵器簡單清潔表面,並確認它們進入展廳前的保存狀況。除了為展示做準備外,也確保將來常設展再度更新時,可以依據現在的紀錄判斷文物維護的成效。南島常設展廳共展出近700件文物,全都經過典藏人員仔細的清潔、檢視與紀錄,才被安置在一架架運輸推車中,等待前期籌備完成、啟動上架作業的登場時刻。
進場上架:計畫與變化
2023年三月初,展示廳的室內裝修、消防檢修完成,並重新啟動空調與警報系統。展廳的溫溼度、空氣微粒、消防和防盜安全達到博物館展示維護的標準,南島廳的建置終於可以進入下一階段:文物進入展廳,正式上架。
儘管已經過兩年的前期設計與規劃,但在上架過程中,依然會發現許多原先不曾預料到的情形。這些狀況雖然細微,卻可能影響展陳效果、文物安全、或展覽所欲傳達的訊息。因此,實際的上架作業中,往往需要策展與上架團隊中來自各領域的專家靈活地協商、調整、測試,以求達到各方考量的完美平衡。
回到本篇文章的主角——雅美族/達悟族儀式裝束一櫃,讀者可能會疑惑:最初出現在設計圖中的銀盔,怎麼最後沒有展出呢?在文章的下半部,我們將繼續南島廳的上架旅程,分享策展與上架團隊在展廳現場的工作實況,那些趕不上變化的計畫,以及展覽幕後的工作人員如何在變化中持續摸索,以打造一間屬於所有人的博物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計畫助理,南島常設展廳策展團隊成員)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考古探索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