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 • 迴響
2022年我在南科館實習心得:豐富充實的博物館之旅
從小,我就對參觀展覽、古文明、古生物等事物充滿了興趣,一直以來都很嚮往這類行業,求學領域和出社會的工作都盡量與此相關。大學畢業後,經歷一番努力,曾經進入考古隊和博物館工作過一段時間,不過接觸到的領域都比較偏向幕後的研究和典藏。相比起來,我不太熟悉更關注在群眾的展示、教育、行銷等方面,因此想要嘗試看看,以知道自己是否喜歡這樣的工作。
由於有參與發掘的經驗,所以我申請到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的實習機會,希望學習展示教育與公共服務相關的工作。其實去年我也曾成功申請上,但當時因防疫考量博物館紛紛閉館,實習計畫也跟著泡湯。時隔一年重新寄送申請資料,總算可以順利展開實習。整個暑假的實習過程中,我實際接觸到了非常多面向的博物館業務,一時無法說清有多麼豐富精采,請讓我在下面娓娓道來。
抓住觀眾的目光:《第一浪潮》特展
7月剛開始實習,正好遇上了《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開幕。配合特展的宣傳,館員擬定了幾個主題,讓我們針對不同客群的喜好來撰寫文案。例如我們凸顯了不同季節展區與展件的色彩,吸引家長帶著小孩一起來體驗視覺感官饗宴;或是用時裝伸展臺的介紹口吻,分別解說臺、澳原住民族編織袋的製作材料與特色,讓觀眾挑選自己偏好的編織袋。有時候則介紹一些與原住民族相關的小知識,像是臺灣原住民族常用來製作日常用具的月桃、苧麻、構樹皮等材料,要怎麼加工製成編織袋、衣服、蓆子等。也有一篇文案介紹澳洲有哪些叢林食物可以讓原住民族採集食用,當中包括在臺灣不曾看過的紅灌木蘋果、手指萊姆,也有我們常見卻不知道原產地在澳洲的夏威夷果。澳洲長期與其他大陸分隔,因此又以特有種生物著名,原住民族的傳統菜餚中自然也少不了肺魚、鵲鵝這些特有動物。
為了寫出吸引觀眾的文案,我們調查了許多與展件有關的資訊,從中更加認識臺、澳原住民族的生活習俗,讓我對這次特展有更深刻的了解。由於每種文案的目標客群不同,讓我學到了如何觀察各類觀眾的需求。例如書寫以親子或兒童為目標的文案時,需要揣摩哪些內容比較能夠引起幼齡兒童的注意力,或是滿足家長陪伴孩童的需求,並依此試著修改撰寫的語氣,讓行銷的文案更貼合目標客群,進而提高觀眾進入特展參觀的意願。
動態的博物館:戲劇進入場館
南科考古館目前尚未引入戲劇導覽的服務,但館員認為可以嘗試探索戲劇演出的形式,於是在這個暑假首次舉辦為期一個月的戲劇探索課程,也邀請實習生一起加入。在課程中館員帶著我們伸展肢體動作,並透過兩人一組的活動,一人講述簡短的小故事、另一人即時用手比出動作,再反過來由手部動作引導故事的發展。某次表演內容則是標示自己上班的路線,演出起床到騎車上路的生活習慣,讓我們自由發揮創意,運用肢體去表達出不同的情境。
既然是探索戲劇演出,自然少不了劇本。我們回想了一些考古發掘工作中的趣事,將它們改編成一段劇本,以參與南科地區考古的農夫和發掘紀錄人員為主角。劇情中農夫們期待與猜測出土了什麼物件的心情,貼近一般大眾對於考古的想像,容易讓觀眾在觀看戲劇的時候產生共鳴。另外,也從公共服務人員的日常工作項目中,挑出了兒童廳的業務為主題設計短片腳本,提醒觀眾進入兒童廳要記得穿上襪子,希望以戲劇宣導讓觀眾留心博物館的注意事項。
近距離接觸觀眾:教育活動籌辦
整個實習過程中,教育活動佔了很大部分的比例。我們協助了幾場「考古微旅行」與「巧手織機」活動,跟著學員們一起聽老師講解怎麼敲打與縫製樹皮布,怎麼用毛線前後纏繞編織成一片掛簾;並回答學員的疑問,協助學員完成作品。看到小朋友一點一點學會手工技巧,讓人收穫莫大的成就感。其中「考古微旅行」的活動環節之一,是詢問學生在校學到的科目和知識可以怎麼被應用在博物館中,讓他們思考如何結合自身經驗和博物館。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在此活動中更全面地了解博物館平常都在做些什麼,未來如果對博物館相關的行業深感興趣,也有許多方式能夠加入成為工作夥伴。
除了協助活動執行,館員也讓我們嘗試構想活動的細部流程,請我們先試做在陶罐剖面圖黏上豆子進行裝飾,並製作教程簡報。過程中需要評估目標對象的知識理解能力,構想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也要估算教學和製作過程分別需要花上多長的時間,才能讓活動在時限內順利結束。館員提供了我們一些規劃教案的小建議,例如將輔助教學的人力、物力資源納入考量:在一場教育活動前,若先安排導覽人員著重介紹與其相關的內容,更能讓學員有銜接感;於現場擺設3D列印技術仿製的陶罐,則讓學員對教學內容留下更深刻的視覺印象。
發現新的可能性:常設展部分更新
實習的另一個主軸是展示規劃。趁著幾次週一休館的時間,廠商進駐常設展展場,下架文物進行檢視,在更改文物加固方式之後重新上架。館員讓我們觀摩文物上下架的過程,討論施作之前有哪些準備事項,以及新舊固定方式的優缺點。由於南科考古館預計會更換常設展展場的入口意象,我們搜尋了國內外許多種類的博物館,一起討論除了投影影片以外,裝置藝術、螢幕面板、造景等形式,能否讓觀眾一踏入展間便對南科考古館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我們在參觀展場時,發現常設展第三展廳「科學的考古學」介紹各科學知識的子單元比較分散,展間入口的灰坑介紹也過於簡短,因此想到可以利用經常發現大量出土物的灰坑,串連起第三展廳的子單元。不同土層的剖面可被用來介紹地質學;灰坑中出土的碳化種子、骨頭等,又能還原當時常見的動植物與周遭的環境生態。將灰坑的補充展示設計為拖拉抽屜,使觀眾可以與展件互動,從視覺與觸覺感官加深觀眾對於考古學的印象。再搭配灰坑的展示內容,設計了一套符合國小低年級學生的教案,將灰坑與垃圾桶的概念連結起來,讓學生可以從生活印象去想像,家中的垃圾桶裡面可能會丟棄什麼廢棄物,引導學生思考史前與現代的垃圾有什麼共通點與不同之處。現代垃圾多數會汙染環境,或是不經回收便丟棄,會造成大量資源被浪費。其中,紙張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製造的垃圾,教案也教導學生可以發揮巧思,將廢棄的紙張轉變成精緻的立體紙捲藝術,希望這個教案能讓學生更了解考古學,並學習到資源再利用的觀念。
一一細數下來,這兩個月的實習非常的豐富充實,感謝南科考古館願意讓我參與這麼多項工作,並且給予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讓我對展示、教育、行銷各個面向的工作有全面的認識。由於我自認比較缺乏展示或教育活動的實作經驗,最初規劃設計時,多少會有點擔心和沒有自信,但館員對我們一直抱持著開放和鼓勵的心態,也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最終我們一起完成了許多有趣的項目,讓我經歷了一個難忘又獲得許多成長的暑假。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研究生,2022年南科考古館實習生)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考古探索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