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友善平權進行式──記南科考古館2023年視障團體導覽與教育推廣活動
回顧國內博物館展示及教育推廣活動近年來在文化近用、重視多元文化及社會包容等概念推行下,皆開始在展示規劃上有意識加入友善平權概念,相關服務及執行成果整體而言也較過往更為充實與豐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於2023年5月完成建築景觀再造工程,其中常設展更新的特色亮點之一便是融入大量以文化平權、語言平權為概念的展示設計,可說為多元族群服務帶來了更直觀、便利且實用的觀展體驗。
為能延續康樂本館現階段友善平權亮點,同時呼應CRPD精神(21世紀第一個人權公約,影響全球身心障礙者之權利保障),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十項「減少不平等」目標,2023年南科考古館在教育推廣活動上,也首次與臺南視障重建中心合作定向課程,辦理了以視障團體為主要客群的展廳導覽與教育推廣體驗活動,共接待了14位含視障者及陪同者前來參觀體驗。
博物館肩負公共服務與展示教育推廣工作,第一線所服務客群除一般大眾為主要群體外,亦包含身心障礙群體服務。然而就南科考古館在常設展廳硬體展示上,就整體而言目前可做為符合友善平權的展示輔具仍相當有限,因此本次與臺南視障重建中心合作的體驗課程內容,便大幅度增加活動式教育推廣課程,希望能透過現場互動的模式,引導視障者走入博物館並認識展示空間環境、展示項目以及展覽內涵。
創造多重感官的記憶
由於這是南科考古館第一次接待視障團體進行常設展廳導覽及教育推廣活動,要如何向視障者轉譯展場中某件來自上千年前的文物,又或如何讓視障者透過非視覺化的系統來理解各種文物的文化表現及史前人的生活樣態,因此館內工作小組特地規劃了一系列以觸覺及聲音為主的常設展廳導覽體驗。最後特地利用了館內第二展廳原本即以重現史前生活場景包含漁、農、獵、畜、家、葬、器、飾等不同主題場景的空間展示特色,由館方人員進行現場報讀解說,搭配觸摸各種文物仿製品來理解內涵,也透過部分造景物件的觸摸,感受不同展示主題間的轉換。
其中現場因為可透過走動觸發各種動物叫聲,以及大自然環境如海浪、風聲、蟬鳴等自然環境音,視障者能在導覽人員報讀解說下同步聽見大自然生態場景,彷彿身處在山間叢林或海岸邊,進而感受史前人的生活與文化特色。
手感史前陶器與史前文化
在教育推廣活動部分,工作小組選定了陶器做為主要的體驗項目,由於南科地區遺址發掘的最大特色,便是在時序及空間上有著緊密且連續的考古學文化層序,因此這裡也連續出土了5000年來各種不同時期的陶器與陶片。由於陶器本身也是直至當代仍持續出現在一般大眾生活中之物件,因此陶器可說是一種非常直觀且親切連結史前文化的媒材,更可以簡單從陶器的器形來了解考古學基礎的分類脈絡與知識概念。因此在規劃教育推廣活動上,先以觸摸並解說的方式,帶領視障者逐步認識陶器各種部位、器型與質地,再透過說明循序了解不同時期的陶器文化與特色,最後透過陶器教具的輔助,讓視障參觀者挑戰自行透過觸摸陶片的過程判別陶器部位,最後完成拼貼立體陶器的挑戰。
最後一項體驗則是貝器項鍊製作的DIY手作體驗。由於在常設展廳進行導覽時,視障者觸摸到的仿製品亦包含有穿孔的石刀或石劍簇等,為了能讓視障者親身感受史前時代特殊的鑽孔過程,這項DIY活動特別安排了手感反饋度極高的旋鑽器體驗。視障者透過陪伴者及館方人員的輔助,自行動手完成史前人鑽孔模式體驗,也逐步自行完成貝器項鍊製作。整體活動不論是立體陶器拼貼或是貝器項鍊製作,皆可以發現在視障者完成挑戰後的當下都感到非常滿足與開心。整體活動在結束前的反饋分享時間時,也確實得到了視障者們的正面且熱烈的肯定與鼓勵。
朝向多元族群服務、五感共鳴的博物館體驗努力邁進
人的記憶力與感知力可以透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五感來體會與傳達,這樣的多重感官體驗也經常被運用在各種教育現場或展示手法。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博物館現今展示手法也有非常多元的感官體驗模式,南科考古館在現階段於展示、公共服務及教育推廣活動的現況,就友善平權的角度來說,連同本次視障導覽體驗,雖仍有許多待改善與充實之處,但未來將會持續累積經驗,朝向多元族群服務、強化五感共鳴的參觀體驗來繼續努力,以真正落實博物館在友善平權、文化近用、文化平權的最終目標。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研究助理,本次視障導覽活動設計工作小組負責人)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