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考古探索

三和文化的人形工藝(下)蹲坐的勇士骨角雕器

文‧圖提供/葉美珍

前言

三和文化是臺灣東南地區距今約2300年前開始發展的主要文化,因該文化使用鐵器,確定屬於金屬器時代文化。三和文化陶器器形與卑南文化有所不同,紋飾雖部份承襲自卑南文化晚期,但是施作方式有所不同。

按史前文化的發展多以陶器類型及特徵來判斷文化變遷過程,藉以區辨出文化階段。三和文化若以陶器紋飾特徵來劃分文化階段,大致有3個發展階段,早期約在距今2300至1980年前,中期約在距今1980至1420年前,晚期約在距今1420至1200年前,或更晚。

三和文化被用來陪葬的典型陶器裝飾著虛線蛇身菱格紋,詮釋百步蛇之蛇背紋飾。該文化在距今1800年前左右的中期,陶器蛇形紋飾發展出不同面相,其中最重要的是由百步蛇之幾何蛇身紋轉為全蛇型態的紋飾,例如蛇形紋出現在石刀,盤蛇紋裝飾骨角雕件及陶器上。

前期文章《三和文化的人形工藝(上):陶器人形刻印紋與意象創作》提到在該文化中期陶器所帶蛇身紋或盤蛇紋逐漸減少,帶人形或人面印紋漸多,並產生人形骨雕件及其他帶有人形、人面的器物。因此史前館康樂本館史前史廳展示工程進行之初,委託陶藝師參考多良III遺址出土陶片之精緻人形印紋,以陶藝創作詮釋當時青年男女歌舞活動的場景,展現於展廳一隅。

本文接續介紹第五展廳第二軸線展櫃中一件鹿骨製作的人形裝飾品。人形雖小但所刻劃的身形及姿勢有其文化性,可能具有古今關連之文化、意義。

蹲坐的人形骨雕

這件骨雕器出土於舊香蘭遺址「海岸發掘區」T4P38探坑中,參考其附近探坑的碳14絕對年代,初步推測年代距今約1400至1500年前。這是一件組合式人形骨雕件的人體部位,在缺少頭部情況下,高度僅4cm,寬厚僅約1.5cm,體積極小。雕件以鹿的蹠骨雕成,材料略經火烤增加硬度,呈黑褐色,磨製光滑,人體採曲肢狀,身體及四肢俱全,頭部需要另外接,因此在頸部有一圓穿。另在人體臀部亦帶一圓穿,所以臀部之下也可另接矮凳之類,但探坑中未採集到頭部或矮凳,當時使用後遺失或者尚未製作,都有可能。

就四肢軀幹而言,雕件可算是完整的。人形採屈膝呈踞坐姿勢,雙手向上屈肘握拳,手肘頂在膝蓋,腳後跟微微翹起。部份體表微損,左腰到臀後有道淺劃線,屬於裂痕而不是裝飾線條。

骨雕踞坐人形

骨雕踞坐人形。

有意思的是,此一人形雕件僅有身體部位,因具明顯腰身,出土之初對於性別尚難以判斷,且姿態究竟是跪姿或坐姿,一度頗為難解。在出土一段時間後方始逐漸確認,尤其在參考排灣族人形木雕後,謎團立刻解開。

排灣族坐凳人形木雕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收藏的排灣族傳統木雕當中,有兩尊早期詮釋男性人物蹲坐之木雕,為裸身人形曲膝坐矮凳上。

左圖木雕高約25.2cm,頭部嵌有銀片毛髮,表現出羽冠模樣,雙手握拳,拳心向內。右圖木雕高30.7cm,雙手握拳,拳心向外,頭部額前刻有蛇背紋,表現所戴額飾,手腕嵌銀片,似戴有腕鐲。

右邊木雕原本應全身上彩,褪色後僅見臉部以黃彩為皮膚底色,額飾以紅彩表現,眼睛以黑白色描繪,左上臂殘留直條紅彩。這類蹲坐人像之類似型常見於南太平洋(註1)。

頭戴羽冠木雕人像

頭戴羽冠木雕人像(註1)。

頭戴額飾木雕人像

頭戴額飾木雕人像(註1)。

回過來看舊香蘭遺址出土的人形骨雕,蹲坐風格與排灣族傳統人形木雕完全相似,於是確認雕件正是詮釋此類人形意象。

跨越千年的蹲坐勇士

骨雕人形雙手握拳,拳心向內,從上臂、下臂至手腕布滿橫線陰紋及直線陽紋組成之線梯形網格,推測網格線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紋身。按紋身常見於南島族群,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例如在來義鄉排灣族,紋身可代表領導家系,依據階級的大小及居住的部落,圖案的表現樣式不盡相同,來義鄉的男士只要具有傳統領袖身分,身上都會刺上圖紋(註2)。在任先民拍攝的一張排灣族影像中,排灣族耆老從胸前至兩臂紋有對稱的網格。

排灣族紋身耆老

排灣族紋身耆老(註2)。

人形骨雕件手臂紋飾之第二種可能是實際穿戴之物。主要是人形手臂紋飾略顯浮突,由於單純紋身圖案應可用陰紋表現,不需將線條以陽紋表現,陽紋比較像是兩隻手臂實際穿戴袖籠之類護具。上圖排灣族耆老對稱性紋身乍看也像是穿著開襟長袖護具,人形骨雕件若詮釋的是戴有護具,或可顯示後來的紋身是護甲、護具的遺跡。

前面說到,人形下半身符合坐在矮蹬之屈肢姿勢,而雕件頸部有一圓穿,可用於串接頭部,臀部偏下方亦有圓穿,可串接臀部與矮凳。事實上人形下半身光滑未雕刻紋飾,亦未雕刻性徵,也有一種可能是當時用布料或有機物點綴圍住,而無須以雕刻強調該部位。因此整體而言,此人形有如一個娃娃身架,可換頭、換座凳也可換穿衣飾的概念。

人形骨雕件可加頭部及座凳

人形骨雕件可加頭部及座凳。

人形骨雕件正面

人形骨雕件正面。

最後,此一人形骨雕件姿勢可能是「勇士」的形象。筆者曾聽聞排灣族人談及排灣族室內葬習俗中,男性往生者被安排為蹲踞握拳之姿,有如待命中的戰士或勇士,隨時可一躍而起應戰,亦意味重生的概念。這種說法可對應於蹲坐木雕人形,蹲坐是早期人類常有的生活習慣,然其握拳之姿說明並非懶散地休憩,而是勇士休憩中待命姿勢,將靜態坐姿賦予動態的能量,可說是這類踞坐人像具有的文化意義。

舊香蘭遺址這件人形骨雕並不是出自墓葬的陪葬品,應是日常配戴掛飾,證實1000多年前已有這類或因應在地文化意象或受外來文化因素而產生的人形工藝品,擁有者配戴蹲坐勇士骨雕件,藉以祈求勇氣與能量(全文完)。

(註1)臺大人類學系兩件排灣族踞坐木偶藏品,可見於南天書局於1961年出版陳奇祿著作《臺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
(註2)出自史前館2012年出版任先民攝影、傅君編輯《屏東縣排灣族民族誌影像圖錄》145頁。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