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藏品放大鏡

新進藏品介紹:1982-2013年的賽夏族服飾

文‧圖/王勁之

賽夏族的傳統織布及製衣技藝在1960年代曾瀕臨消失。至1980年代之後,因paSta'ay祭典的觀光造成的問題及文化展演的需求,傳統服飾重新被族人所意識並日益重視。回顧近代賽夏族衣飾文化復振的發展過程,以賽夏族南群的情況為例,大致可區分為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1982年至2013年導入新的工商業技術所製作的「現代族服」;第二階段則是2014年之後透過尋找老物件及分析博物館收藏的契機所重建再現的「百年族服」,此階段特別強調由賽夏族婦女為自己的家人親手織出參加祭典的服飾。

史前館在2022年推出「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特展,對於前述兩個階段的衣飾文化復振過程有著詳細的介紹,並透過特展蒐集了10套(16件)第一階段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現代族服」,分為5大類,簡介如下。

地機手織男子長衣,機織素材女子背心及單片裙

此為1980年代由風秀鳳製作提供給族人在paSta'ay祭典時穿著的服飾。男性族服為長衣樣式,為風秀鳳使用地織機織作。女性的族服上衣為背心樣式,下身為單片裙,布料素材來自機器織製,再由風秀鳳剪裁製作及販售。使用者在取得後又自行加上亮片等飾品以呈現個人風格。

地機手織男子長衣,機織素材女子背心及單片裙

地機手織男子長衣,機織素材女子背心及單片裙。

1917年出生於向天湖部落的賽夏族人風秀鳳,嫁至五峰大隘部落。她的丈夫從事林木買賣工作,後來夫妻二人輾轉改至南投霧社從事木材生意。霧社地區為賽德克族,信仰多為天主教,教會的神父會幫忙將霧社及春陽賽德克婦女的織布賣到國外。為能增加家裡的收入,風秀鳳與兩位女兒也開始在霧社學習織布技術。

1980年代之後,賽夏族的服飾開始出現復甦的意識。過去舉行paSta'ay祭典時,只有族人和少數的學者會來參加。後來觀光客漸漸多了,為了區別族人和漢人,1982年部落決議族人必須穿著族服才能進場跳舞。因著這樣的需求,開始出現了採購與代製傳統服飾的現象。隨著部落要求族人穿著傳統服飾參加paSta'ay祭典的規定,風秀鳳也開始提供織衣給自己的族人。最初所設計的男性族服,是使用在霧社習得的地機技術所織做的菱形織紋,雖然在剪裁上符合傳統的賽夏族男性長衣形式,但色彩、比例配置與花紋則與賽夏族的傳統服飾有些許差異。

徐年枝、林素娥所製作生產的針織服飾

1984年因賽夏歌舞團參加北區山胞傳統歌舞比賽需穿著傳統服飾的需求,南庄鄉公所輔導家政班成員進行族服製作。居住在苗栗南庄的林素娥嘗試以針織技術織出布料,再由徐年枝加工裁製,兩人合作製成的服飾提供給歌舞團學員當作制服,同時也販售給賽夏族人在paSta'ay祭典時穿著。

兩位製作者本身都來自泰雅族,她們將賽夏女性服飾由原本的長衣加短衣的形制改變為泰雅形式的背心搭配單片裙。在1986年舉行paSta'ay十年大祭時,這款服飾已大量出現在祭場,並襲用至今已30餘年,成為歷史記憶廣被大眾接受。不但至今仍在paSta'ay時被穿著使用,也影響了當代族人對於賽夏女性衣飾形制的認知。

徐年枝、林素娥所製作生產的針織服飾

徐年枝、林素娥所製作生產的針織服飾。

運用針織技術織布製衣的嘗試獲得成功之後,林素娥與徐年枝也持續進行研發,並借用賽夏族人高德盛家中所收藏的古老長衣作為範本,在服飾背面加入卍造形的賽夏族雷紋hinobi:wa’an。但由於針織機器的限制,製作出來的針織布料只能呈現纖細的雷紋圖案,與傳統圖紋有著明顯的差異。

由徐年枝所設計製作的機織雷紋服飾

1990年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興建完成,為了充實館內佈置,再度以高德盛的家藏賽夏長衣為範本,經徐年枝研發設計,委託工廠以機器生產織造梭織提花雷紋布料,再剪裁縫製成為族服。至此時期,雷紋圖案已變得與原件更為相似,長衣剪裁及圖紋配置也更符合過去常見的賽夏族傳統織製族服風格,正面較為樸素,背面則有整片美麗的織紋,此形式也成為日後眾人記憶中的賽夏族服飾的風格特色。但也因為這款機器織造長衣的普及,在賽夏服飾的發展中,多數男性變成只穿著長衣,省略了一起搭配的短衣。

由徐年枝所設計製作的機織雷紋服飾

由徐年枝所設計製作的機織雷紋服飾。

以電繡織帶素材所製作的女性服飾

1994年到1995年間,徐年枝、林素娥及林淑莉等人曾前往屏東的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參加原住民編織技藝課程,並於1996年在苗栗縣東河村分別開設了工坊,推動織布課程,帶動起一波織藝學習風潮。原本徐年枝是學習泰雅族織紋,後來在鄉公所鼓勵下,轉而鑽研賽夏族織紋。在1996年至2002年間,前述三人曾偕同指導部落裡的婦女以地機織作平紋用以製作賽夏服裝。

這個時期可算是賽夏族南群女性重新投入手工織布技藝的啟蒙階段,但並未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手織服裝耗時費工且製作價格較高,相對之下使用現代機器大量生產賽夏織紋的布料或素材,具有方便及價格便宜的優勢。隨著技術的進步,更持續研發各種形式的創新。其中之一是風順恩所使用的電繡織帶素材。她蒐集及設計傳統圖紋,向工廠訂製電繡織帶,再與布料拼接製成族服。這種形式的現代族服因為取材方便,且價格較能被大眾所接受,成為近20年來廣受歡迎的選擇。

以電繡織帶素材所製作的女性服飾

以電繡織帶素材所製作的女性服飾。

雷紋梭織提花布料素材所製作的服飾

西元2000年之後,徐年枝與其女兒也持續進行素材及圖紋的研發,並委託工廠以機器織製生產雷紋梭織提花布料來製作族服。男性服飾的形式仍為單件長衣、省略了短衣。女性服飾則為背心式上衣及單片裙,並同時提供各種小尺寸男女童衣。至今仍有少許存貨持續提供族人購買使用。

雷紋梭織提花布料素材所製作的服飾

雷紋梭織提花布料素材所製作的服飾。

以上所介紹這些在1982年至2013年間所設計製作的賽夏「現代族服」,雖然運用了由外導入的新式工業化技術,但也呈現了族人運用外來技術及資源的各種巧思。在傳統織布技藝瀕臨消失斷裂的年代,協助提供族群內部對於傳統服飾的需求。

檢視賽夏衣飾文化從1980年代發展至今的建構過程,可發現不同時期的歷史記憶都已化為當代認同的一部份,同時也是完整呈現賽夏衣飾文化歷史發展過程所不可或缺的內容。相較於其他族群,例如當代卑南或排灣族群運用刺繡或珠繡技法取代織布來製作傳統服飾,賽夏族衣飾文化復振的例子提供了不同的其他可能性,也讓我們對於文化與認同提供了更開闊的認知與討論空間。

有鑑於此,在特展結束後,策展人員便將這批「現代族服」提報入藏,並於2023年的蒐藏審議會議取得同意收錄為史前館典藏品,目前正在進行編目整理,預計2024年中旬之後便可在本館藏品查詢系統公開相關內容。

參考書目

王勁之、風順恩。2022。〈賽夏族衣飾文化的消逝與復返〉。發表於「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復振」研討會,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林淑莉。2017。《賽夏族傳統服飾圖紋分析與織布傳習實踐》。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黃詩茹。2016。〈賽夏織女,追尋遺落的技藝與記憶:訪編織工藝師風順恩〉。臺灣工藝季刊63:60-63。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2017。〈織出祖先的紋路—尋回賽夏百年服飾風華〉。原住民族文獻第33期。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