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文化專欄
天搖地動地牛翻身:臺灣原住民地震傳說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原子彈)。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臺灣因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帶,也是環太平洋火山帶重要的島嶼,地震活動十分頻繁。自2012年起,中央氣象局啟用24位元地震觀測系統,每年約可蒐錄近40,000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約1,000 次。臺灣東部恰處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地震活動甚為頻繁(交通部中央氣象署,2017:11-40)。
關於地震的原因,民間傳說大多認為地底下住著一隻巨大的動物或怪獸,當牠翻身或移動時,大地就開始顫抖,也就發生地震。至於這隻地底下的怪獸是什麼,則會因為不同地區、民族與文化而不同。日本人將地震歸咎於地底熟睡中醒來的鯰魚,甚至在鹿兒島神宮內埋一個「要石」,栓住鯰魚不讓牠翻身,以避免地震發生。印尼蘇拉威西群島的人則相信地底下有一隻豬,每次扭動就會造成地震。北美原住民認為地底下住著一隻巨大的烏龜,蒙古人則認為地底下有一隻大青蛙(楊蓮福,2009:475)。
在臺灣民間傳說居住在地底的牛翻身就會有地震,因此也衍生許多如打地牛、學牛的叫聲等安撫地牛的民俗。「地牛」很像是漢人帶來的傳說,但根據研究指出,中國的傳說中有關地震的記載幾乎都與地牛無關,大多與鰲魚有關。清代文獻記載地震前後有「地生毛」的現象,如《重修臺灣府志》記載康熙年間「二十一年秋七月,地生毛」(范咸,1961:553),《金門志》記載嘉慶年間「十六年夏,夜有聲自東南來,地震。明日,地生黑毛,長寸許,類豬鬃」(林焜熿,1960:408),就是沒有地牛翻身的說法。
相較之下,許多臺灣原住民族卻都有與地牛相關的地震傳說,如日治時期佐山融吉即曾採錄阿美族的說法:「地中有水牛,累了。動動身體,便引起地震」、阿里山鄒族的說法:「莫托耶匹(地震)是在地中的有如牛、名叫『哇茲姆』的獸,搖牠的身體時所發生的」(莊美芳,2013:219)。
學者陳忠信(2008)認為,早在漢人來台之前,臺灣原住民族中充滿五花八門的地震傳說,像是鄒族和布農族的傳說提到地震來自「螃蟹和蛇打架」、阿美族也有「地震豬」的說法。當漢人與原住民族的交流愈來愈多,地牛的說法漸漸取代原住民族的各式傳說,成為臺灣的主流地震傳說。以種田為生的漢人對於牛有著特殊的感情和依賴性,比起其它動物,「地牛」的說法似乎更能被漢人接受,讓人們對地震抱持敬畏之心,因此地牛逐漸成為臺灣人集體想像中那隻會引起地震的動物。
日本學者大林太良(1979)歸納全世界地震傳說類型,牛與地震的神話常流傳在伊斯蘭文化圈,在阿拉伯半島、中東、非洲東部、北部、非洲的伊斯蘭文化地區,還有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等。臺灣原住民族「地牛」翻身的神話,可能是隨著遷徒而帶入臺灣(莊美芳,2013:220)。
臺灣其他原住民族傳說,除地牛翻身的說法,也有其他動物造成的地震傳說,例如泰雅族認為地震是地底的熊、海中的鹿或地震魚的說法:「他們相信地中有一隻大鯉魚,大蜂常常飛來螫那隻鯉魚。地震是鯉魚為了要趕走蜂而搖動身體所產生的」。阿美族和巴宰族認為是地底的大山豬造成的;鄒族和布農族傳聞地震來自「螃蟹和蛇打架」(莊美芳,2013);在卑南族知本則傳說地震是因為地底下有牛彼此互鬥,所以地震過後,觀察房子的牆壁會發現牛毛,如果是大地震,還會聽到響聲「哞」(金榮華,1989:17)。
還有其他類型關於地震的傳說,如卑南族普悠瑪部落相傳為消滅拉拉鄂斯人,一對兄弟為復仇發動地震,最終拉拉鄂斯人居住的地方幾乎化為灰燼,只留下一座又一座神秘石柱,筆直豎立在天地之間(林志興,2002)。這一座一座的石柱,就是卑南遺址上遺留下來的神祕石柱。
傳說拉拉鄂斯人居住的地方幾乎化為灰燼,僅留下的月形石柱(圖片來源《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
卑南族普悠瑪部落相傳為消滅拉拉鄂斯人,一對兄弟為復仇發動地震(圖片來源《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
參考文獻
大林太良:《神話の話》(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1979),頁 81-113。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地震百問》(臺北市:交通部中央氣象署,2017)。
林志興:《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臺北市:新自然主義,2002)。
林焜熿:《金門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陳忠信:〈試論臺灣地牛神話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學術年刊》第30期(2008.9),頁111-130。
莊美芳:〈論臺灣原住民各族地震神話類型─兼論排灣族群地震神話的特殊性〉,《東華漢學》第17期(2013),頁213-238。
楊蓮福:〈臺灣地震與民間文學之探討—以神話、傳說、故事為分析對象〉,《臺灣文獻》第六十卷第四期(2009),頁471-499。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秘書室助理研究員)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